图书介绍

西北农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北农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南
  • 王兰民,袁中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389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农村住宅-防震设计-西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北农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1

1.1 地震的成因和类型1

1.1.1 地震的成因类型1

1.1.2 按震源深度分类5

1.1.3 按震中距分类6

1.1.4 按地震序列分类6

1.2 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7

1.2.1 板块构造7

1.2.2 全球主要地震带9

1.2.3 我国的地震和地震带11

1.3 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13

1.3.1 地震震级13

1.3.2 震级和能量15

1.3.3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和烈度表15

1.3.4 抗震设防烈度21

1.4 地震波22

1.4.1 体波和面波23

1.4.2 地震定位的原理24

1.4.3 地震波与震害26

1.4.4 地震波的应用28

1.5 地震灾害28

1.5.1 地震灾害的分类28

1.5.2 直接灾害29

1.5.3 次生灾害35

1.5.4 诱发灾害42

1.6 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43

1.6.1 我国的防震减灾机构和职责43

1.6.2 我国的防震减灾法规和防震减灾规划44

1.6.3 监测预报44

1.6.4 震害防御45

1.6.5 应急救援45

1.6.6 地震科技46

1.7 日本和美国的震害防御体系46

1.7.1 日本46

1.7.2 美国47

第二章 西北地区的地震灾害50

2.1 西北地区的地震和受灾状况50

2.1.1 西北地区的地震50

2.1.2 西北地区地震灾害与经济条件的对比60

2.1.3 西北地区地震灾害与东部地区的对比62

2.1.4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63

2.1.5 玉树地震与“5·12”汶川地震的主要差异64

2.2 西北地区活动断层分布65

2.2.1 西北地区活动断层分布65

2.2.2 西北地区主要地震带及典型地震66

2.2.3 西北地区各省主要活断层活动情况以及典型地震67

第三章 农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则74

3.1 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74

3.1.1 抗震设防的目的、准则和目标74

3.1.2 相关法律、规范和文件75

3.1.3 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简介76

3.2 农居地震安全的可行性77

3.2.1 经济可行性77

3.2.2 技术可行性79

3.2.3 农村社会发展需求79

3.2.4 环保、低碳的需求79

3.2.5 农居地震安全的实施效果80

3.3 推进农居地震安全的基本原则81

3.4 抗震设防原则82

3.4.1 场地的安全原则83

3.4.2 地基和基础的安全原则84

3.4.3 外形布局85

3.4.4 结构体系87

3.4.5 施工要求90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居现状及典型农居结构特征91

4.1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91

4.1.1 西北地区地理气候条件91

4.1.2 西北地区农村人口分布状况94

4.1.3 西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95

4.2 西北地区农居类型98

4.2.1 农居分类原则98

4.2.2 主要农居类型100

4.2.3 民族特色农居100

4.3 西北地区农居类型的分布103

4.3.1 农居类型分布特征103

4.3.2 农居结构类型与分布的影响因素104

4.4 西北地区的典型土木农居108

4.4.1 木构架承重土木房屋108

4.4.2 土墙承重土木结构111

4.4.3 混合承重土木结构112

4.5 西北地区的典型砖木农居113

4.5.1 木构架承重砖平房113

4.5.2 墙体承重砖平房113

4.6 西北地区典型单层砖混农居114

4.7 西北地区典型多层砌体农居116

第五章 西北农居震害119

5.1 土木农居的震害119

5.1.1 不同烈度下的震害119

5.1.2 震害机理121

5.2 砖木农居的震害126

5.2.1 不同烈度下的震害126

5.2.2 震害机理129

5.3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震害130

5.3.1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130

5.3.2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震害机理133

第六章 场地的震害效应及选址138

6.1 场地的地震安全意义138

6.2 土层结构的影响138

6.3 地形的影响140

6.4 地貌条件的影响142

6.5 场地安全与地质灾害143

6.6 地震安全农居选址146

6.6.1 避开危险地段147

6.6.2 慎选不利地段150

6.6.3 可选一般地段151

6.6.4 首选有利地段151

第七章 地基和基础的地震安全技术152

7.1 地基及其作用152

7.2 主要地基类型及其安全问题152

7.2.1 黄土地基154

7.2.2 冻土和寒湿地基157

7.2.3 戈壁砂砾土地基158

7.2.4 冲洪积地基159

7.2.5 山地坡积残积地基160

7.3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161

7.4 基础及其作用162

7.5 农居的基础类型163

7.6 基础的设计166

7.7 基础的施工168

7.7.1 基础的埋深168

7.7.2 基础施工170

7.7.3 基础的最小宽度171

第八章 土木农居地震安全技术176

8.1 土木结构的地震安全问题177

8.1.1 墙体震害问题177

8.1.2 结构震害问题178

8.1.3 生土房屋墙体建造工艺181

8.2 土墙的地震安全技术183

8.2.1 土墙抗震性能183

8.2.2 土墙抗震加固技术183

8.2.3 土墙抗震性能评价184

8.3 土墙承重和混合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193

8.3.1 土墙承重平房抗震性能193

8.3.2 土墙承重平房抗震加固技术201

8.4 木构架房屋的地震安全技术202

8.4.1 木构架房屋震害特征202

8.4.2 木构架房屋抗震加固技术203

8.5 窑洞的地震安全技术205

8.5.1 窑洞地震安全问题205

8.5.2 窑洞抗震性能分析207

8.5.3 窑洞抗震设防技术208

8.6 土木农居地震安全图集209

8.6.1 土木农居屋盖和木构件施工技术图209

8.6.2 土木农居墙体抗震技术图210

8.6.3 土木农居圈梁施工图212

8.6.4 窑洞抗震技术图214

第九章 砖木农居的地震安全技术217

9.1 砖木农居的地震安全问题217

9.1.1 墙体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217

9.1.2 屋盖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218

9.1.3 附属构件存在的地震安全问题219

9.2 砖墙承重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220

9.2.1 木屋盖施工技术220

9.2.2 建筑装饰221

9.2.3 砖墙的地震安全技术222

9.2.4 抗震构造措施228

9.2.5 抗震加固技术232

9.3 木构架承重砖平房的地震安全技术234

9.3.1 木构架的地震安全技术234

9.3.2 抗震构造措施235

9.3.3 抗震加固技术238

9.4 砖木农居地震安全图集239

9.4.1 砖木农居屋顶施工图集239

9.4.2 砖木农居常用抗震加固技术242

第十章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地震安全技术246

10.1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的地震安全问题246

10.1.1 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的地震安全问题246

10.1.2 缺少抗震构造措施导致的地震安全问题247

10.1.3 屋盖的地震安全问题248

10.2 单层砖混农居地震安全技术248

10.2.1 单层砖混农居抗震技术的一般规定248

10.2.2 混凝土屋盖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249

10.2.3 附属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251

10.3 多层砌体农居地震安全技术253

10.3.1 多孔砖墙体砌筑技术253

10.3.2 多层砌体农居抗震技术的一般规定254

10.3.3 多层砌体屋盖和楼板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256

10.3.4 多层砌体楼梯间和附属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257

10.4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的抗震构造措施257

10.4.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257

10.4.2 门窗过梁260

10.5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农居地震安全图集262

10.5.1 预制板屋盖施工图262

10.5.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屋盖施工图264

10.5.3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房屋平屋顶施工图265

10.5.4 单层砖混和多层砌体房屋墙体加筋图266

10.5.5 钢筋混凝土圈梁施工图268

10.5.6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图270

10.5.7 门窗过梁施工图275

10.5.8 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277

第十一章 农居的使用和维护278

11.1 农居的使用278

11.1.1 不要随意改造278

11.1.2 不要堆(吊)重物279

11.1.3 不要过度装修279

11.1.4 不要随便开挖280

11.2 农居的维护280

11.2.1 地基的维护281

11.2.2 基础的维护282

11.2.3 墙体的维护283

11.2.4 屋盖的维护283

11.2.5 楼地面工程的养护284

11.2.6 墙台面及吊顶工程的养护285

第十二章 房屋建造工程量估算286

12.1 土方量估算286

12.1.1 人工开挖土方体积换算方法286

12.1.2 基坑土方量和工时计算287

12.1.3 边坡土方量289

12.2 砌筑砂浆工程量计算291

12.3 基础工程量计算292

12.3.1 石基础工程量计算292

12.3.2 砖基础工程量计算293

12.3.3 灰土基础工程量计算295

12.3.4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295

12.4 土坯制作及计算296

12.5 砖墙用料及工程量计算297

12.6 圈梁、构造柱用料计算298

12.7 现浇混凝土楼板用料计算30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