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争论与选择 列宁斯大林与党内反对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爱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4862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内斗争-党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争论与选择 列宁斯大林与党内反对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选择苏维埃发展道路10
第一节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经过及结局10
一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经过11
二 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分析13
三 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17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起源、意义及其启示21
一 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政局21
二 十月革命的历史经过26
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9
第二章 停止战时共产主义,选择新经济政策发展道路32
第一节 战时共产主义道路的选择32
一 十月革命前后布尔什维克政党经济政策的选择33
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及其主要内容37
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内战条件下的无奈选择40
第二节 转向新经济政策发展道路43
一 转向新经济政策是迫不得已的选择43
二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45
第三节 斯大林与布哈林对新经济政策的共识与分歧47
一1923—1927年斯大林和布哈林在贯彻新经济政策思想上没有分歧47
二 斯大林和布哈林对新经济政策认识上分歧的产生48
三 斯大林和布哈林对新经济政策认识上分歧的深化52
第四节 终止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分析57
一 十五大前后苏联的困境与选择57
二 为什么放弃新经济政策60
第三章 工人管理国家还是共产党领导工人管理国家的争论65
第一节 1920年代前后的时代背景66
一 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国际处境66
二 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国内困难66
三 工会的作用和任务问题的提出针对的是党和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问题68
第二节 托洛茨基的工会管理国家建设构想70
一 托洛茨基提出工会问题的缘由70
二 托洛茨基提出工会问题的目的76
三 托洛茨基提出劳动军事化建设方案及由此引发的争议82
第三节 列宁对工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83
一 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工会问题的认识83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工会问题的认识84
三 工会问题争论期间列宁对工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87
第四节 其他主要反对派对工会国家问题的认识91
一 工人反对派的认识和看法91
二 民主集中派的认识和看法96
第五节 围绕工会管理国家建设方案争论的结局99
第四章 选择“列宁主义”政治道路104
第一节 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104
一 “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104
二 布尔什维主义的发展106
三 “布尔什维主义”的概念辨析110
第二节 俄共(布)主要领导人尝试对“什么是列宁主义”进行概括112
第三节 托洛茨基发表《十月的教训》引发党内阐释“列宁主义”的高潮114
一 十月革命前列宁一直都在批判“托洛茨基主义”115
二 如何理解和评价《十月的教训》116
三 俄共(布)党内围绕“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展开的争论121
第四节 围绕“什么是列宁主义”展开争论的结局及简短的评价130
第五章 遏制官僚主义,构建党内民主的争论134
第一节 党内民主问题的历史渊源134
第二节 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反对派围绕民主问题展开的争论139
一 托洛茨基是如何成为俄共(布)党内反对派领袖的139
二 俄共(布)中央与党内反对派围绕党内民主问题进行的磋商142
三 围绕党内民主问题展开全党争论及《关于党的建设》决议的通过145
四 托洛茨基发表《新方针》,继续指责党内民主状况148
五 围绕党内民主问题争论的结局151
第三节 联共(布)中央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新反对派围绕党内民主问题展开的争论和选择156
一 “三人领导小组”出现裂痕与“新反对派”的产生156
二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新反对派”的发动159
三 如何评价“新反对派”引发的争论162
第四节 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围绕党内民主问题进行的争论及选择163
一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形成及其与联共(布)中央的初步斗争163
二“托—季联合反对派”在与联共(布)中央和解之后的再一次发动167
三 如何评价联共(布)中央与“联合反对派”之间的斗争171
第六章 选择“一国建成社会主义”175
第一节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175
第二节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形成178
第七章 工业化道路的争论183
第一节 联共(布)中央多数派与托洛茨基反对派围绕“工业化”问题的争论183
第二节 联共(布)中央多数派与新反对派围绕工业化问题的争论187
第三节 与联合反对派围绕工业化问题的争论193
第八章 农村发展和农业集体化道路的争论与选择198
第一节 托洛茨基反对派在农业和农民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198
第二节 新反对派在农业和农民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202
第三节 布哈林在农业和农民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203
第四节 反右倾斗争与农业集体化道路的选择207
第九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选择210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取得的成就210
一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取得的经济成就210
二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在其他社会领域取得的成就214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215
参考文献220
后记231
热门推荐
- 3081639.html
- 150917.html
- 2355085.html
- 649022.html
- 439548.html
- 1474056.html
- 1257702.html
- 1151363.html
- 1771630.html
- 302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1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6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9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0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7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1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6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