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切削加工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新切削加工技术
  • 徐明坚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复汉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切削加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加工技术的任务分派1

1.2 加工法的分类(新式加工法)2

1.3 加工技术的历史3

第2章 切削理论5

2.1 切削的概念5

2.2 与切削有关的要因与切削良否的判定8

2.3 切屑的生成机构10

2.4 切屑瘤11

2.5 切削阻力的理论计算14

2.6 切削温度的理论计算17

2.6.1 剪断面平均温度θs的计算18

2.6.2 前倾面摩擦所致的温升θ?19

2.7 被削材、工具的热性质23

2.8 计算例26

2.9 铣削的理论30

2.9.1 进给量与切削量31

2.9.2 刃尖的轨迹与切削厚度31

2.9.3 向上铣削与向下铣削与向下铣削35

第3章 切削诸元的测定与实验式37

3.1 切削力的测定法37

3.1.1 从电力测定值计算切削力37

3.1.2 利用工具动力测定切削力39

3.2 切削力的实验式46

3.2.1 车刀的切削阻力46

3.2.2 钻头的切削阻力49

3.2.3 铣削的切削阻力51

3.3 切屑厚度tc的测定法55

3.4 切屑一工具接触长度的测定法57

3.5 切削温度的测定法58

3.5.1 用工具一被削材热电偶法测定59

3.5.2 把热电偶线埋入工具内的方法63

3.5.3 把热电偶线埋入被削材内的方法63

3.6 热起电力校正曲线65

3.7 切削温度的实验式68

第4章 工具摩耗与工具寿命70

4.1 工具摩耗的特色70

4.2 工具摩耗的形态70

4.3 摩耗机构72

4.4 前倾面摩耗76

4.5 离隙面摩耗78

4.5.1 离隙面摩耗宽度Vв的定义与测定79

4.5.2 离隙面摩耗曲线与摩耗速度的计算80

4.5.3 离隙面的摩耗机构82

4.6 边界摩耗83

4.7 工具寿命的判定84

4.8 工具寿命方程式86

4.9 寿命方程式的求法86

4.10 钻头的摩耗88

4.11 铣刀的损伤90

第5章 工具刃部角度与其作用93

5.1 刃部角度名称93

5.2 角度的相关关系95

5.3 各角度的作用96

5.3.1 切刃倾角(上倾角)λ96

5.3.2 前倾角α97

5.3.3 侧离隙角δ98

5.3.4 角隅部离隙角δc(图5.1)99

5.3.5 接近角Cs(侧切刃角)99

5.3.6 副切刃角C?(前切刃角)101

5.3.7 角隅部形状101

5.4 钻头各部名称与其作用101

5.5 铣刀各部名称与其作用108

5.5.1 平铣刀108

5.5.2 刀片式正面铣刀各部名称与其作用(图5.19)110

第6章 切削工具材114

6.1 切削工具材的必要条件114

6.2 切削工具材的分类114

6.3 高速工具钢115

6.4 烧结工具118

6.5 超硬合金工具120

6.6 陶性合金工具126

6.7 陶瓷工具129

6.8 CBN及钻石烧结工具134

6.9 工具材种的选定137

第7章 切削油剂141

7.1 切削油剂的效果与条件141

7.1.1 切削用切削油剂的作用141

7.1.2 磨削用切削油剂的作用142

7.2 切削油剂的分类143

7.2.1 非水溶性切削油145

7.2.2 水溶性切削油146

7.2.3 其他切削剂147

7.3 切削油剂选定法147

第8章 切削面粗糙度150

8.1 加工表面的品位150

8.2 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法与测定法152

8.3 切削面粗糙度156

8.3.1 理论切削面粗糙度Rmax(theo)156

8.3.2 实际的切削面粗糙度160

8.4 工具摩耗与切削面粗糙度161

8.5 颤纹165

8.6 表面粗糙度的频谱解析166

第9章 切削与切屑168

9.1 切削与切屑168

9.2 切屑形状与处理169

9.2.1 切屑厚度tc169

9.2.2 切屑断面形状171

9.2.3 切屑的物理试验173

9.2.4 切屑形状分类174

9.2.5 切屑形状的形成176

9.2.6 切屑的折断178

9.2.7 断屑口179

9.2.8 特殊切屑处理法182

9.3 切屑的颜色与切削温度183

9.3.1 切屑的颜色与其表示法(钢切削)183

9.3.2 切屑的冷却186

9.3.3 氧化膜的生成189

9.3.4 刃尖温度与切削平均温度191

9.3.5 由切屑颜色推定刃尖温度192

9.3.6 切削条件与切屑颜色193

9.4 由切屑判定切削条件是否适当194

第10章 被削性、经济工具寿命及切削条件的选定199

10.1 被削性199

10.2 难削材与其对策204

10.3 被削性改善对策206

10.4 快削材(快削钢)207

10.5 脱氧铜208

10.6 切削条件与工具寿命方程式(钢)208

10.7 机械加工的经济性211

共通符号219

机械加工练习题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