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视域中的和谐社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道华主编;袁和平,赖文,马英勇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0612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度视域中的和谐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设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制度创新问题1
第一节 社会与制度关系概述1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5
一、问题意识与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5
二、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7
三、和谐社会的广义和狭义视角的理解9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11
第三节 制度的基本理论15
一、关于制度的定义15
二、制度的结构体系17
三、制度的正向和反向功能19
四、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21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制度失衡问题23
一、克服制度体系失衡的问题24
二、克服制度价值失衡的问题27
三、摆脱制度路径依赖的问题31
四、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的问题35
五、培养社会制度意识的问题38
第五节 通过制度创新要解决的发展失衡问题41
一、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41
二、克服利益结构失衡的问题43
三、实现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45
四、实现国家与社会平衡发展的问题48
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50
第二章 和谐社会与经济模式创新5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想52
一、经典作家为什么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52
二、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的主张55
三、经典社会主义为什么拒绝市场经济58
第二节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60
一、当今世界的计划经济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60
二、中国计划经济的成就及其缺陷62
三、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64
四、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65
第三节 市场经济是否能带来社会和谐66
一、市场经济极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66
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新的不平等性67
三、实现从传统市场经济向和谐市场经济转型70
四、构建和谐市场经济的路径选择72
第四节 国外主要经济体的市场经济模式比较78
一、欧美模式的特点和优劣79
二、东亚模式的特点和弊端83
三、拉美模式及其内在缺陷86
四、印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88
第五节 和谐社会视角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92
一、公平与效率孰先孰后92
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创新孰先孰后95
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最理想97
第三章 改善民生与制度正义100
第一节 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基础100
一、改善民生是国家的社会职能100
二、民生问题是社会动荡的重要根源102
第二节 中国的民生发展现状分析105
一、中国民生发展的总体进步趋势105
二、当前中国面临新的民生问题107
三、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的重要根源113
四、影响民生的主要因素114
第三节 改善民生与政治正义117
一、改善民生与政治民主的发展117
二、改善民生与社会法治的发展120
三、改善民生与政府职能的转型123
第四节 改善民生与经济正义127
一、经济与正义关系的一般考察128
二、改善民生与市场经济的完善130
三、经济全球化对民生的双重影响132
四、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136
第五节 改善民生与分配正义140
一、“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141
二、解决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失衡问题143
三、改善民生与工资制度的完善147
四、改善民生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152
五、改善民生与税收制度的完善155
第四章 和谐社会与反腐败制度治理160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遏制腐败160
一、腐败和权力腐败的概念160
二、对反腐形势的认识与判断163
三、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166
四、腐败问题的主要根源171
五、腐败问题的主要危害177
第二节 中国制度反腐败的初步形成181
一、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反腐和重典反腐18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群众反腐和运动反腐183
三、改革开放后的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185
四、中国制度反腐败的主要成果187
第三节 制度反腐的核心:民主与法治190
一、民主、法治与反腐败的关系191
二、民主的精髓之一:以权制权193
三、民主的精髓之二:以民制权194
四、法治反腐败的精髓:以法制权196
第四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反腐模式198
一、建立人民参与反腐机制199
二、建立权力制衡反腐机制201
三、确立法治国家观念206
四、完善法律反腐制度209
第五节 关于制度反腐败的几个热点问题212
一、反腐败与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213
二、反腐败与财政预算公开制度217
三、反腐败与媒体舆论监督制度221
四、反腐新战场——网络反腐224
第五章 生态文明与制度建设创新229
第一节 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危机230
一、世界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危机230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生态危机232
三、生态危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制约237
四、生态危机的根源239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积极成果241
一、改革开放前环境保护制度的初步探索242
二、改革开放初期环境保护制度框架的确立244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制度创新248
四、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252
第三节 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负向制度因素分析254
一、绿色执政理念滞后255
二、环境行政监管体制的缺陷256
三、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建设滞后258
第四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几个重要问题262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核心262
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264
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完善265
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体系的完善267
五、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机制的建立和完善270
第六章 和谐社会与非正式制度建设274
第一节 非正式制度的运行逻辑和特点274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非正式制度问题278
一、社会道德失范问题278
二、信仰迷茫与危机问题282
第三节 非正式制度中的意识形态建设285
一、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286
二、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失衡问题287
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问题290
第四节 道德信仰形成与国家发展模式的关系293
一、道德信仰缺失反映了国家发展模式失衡293
二、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发展模式转型296
三、社会文明视角下的发展模式转型299
参考文献303
后记313
热门推荐
- 3238280.html
- 3365909.html
- 899087.html
- 1410451.html
- 2901016.html
- 1680795.html
- 765545.html
- 838942.html
- 3464858.html
- 2313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5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6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1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2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