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膜分离技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膜分离技术基础
  • 王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2852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膜分离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膜及膜过程1

二、膜分离过程的优点2

三、膜过程分类3

参考文献6

第一章 膜的定义、分类、制备及其应用7

一、膜的定义7

二、膜的分类7

三、膜的使用13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反渗透(高滤)19

第一节 概述19

一、反渗透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19

二、我国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20

三、反渗透过程和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21

二、反渗透膜分离机理及分离规律22

一、反渗透过程22

第二节 反渗透基本原理22

三、渗透与渗透压(Van't Hoff渗透压定律)23

四、计算溶液渗透压的其他方法25

五、海盐水渗透压的计算25

第三节 反渗透过程的热力学28

第四节 反渗透过程的传质机理及模型38

一、现象学模型38

二、溶解-扩散模型48

三、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53

四、摩擦模型67

五、孔道模型69

六、反渗透膜的其他透过机理72

第五节 反渗透膜的制作与形成机理73

一、膜的制作工艺类别74

二、相转化制膜工艺74

三、复合膜的制备和成膜机理77

四、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膜的制备和成膜机理79

五、膜的贮存86

第六节 反渗透膜的主要特性参数及膜材料87

一、反渗透膜的主要特性参数87

二、典型的反渗透膜材料88

三、典型的反渗透膜92

第七节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其改善措施104

一、浓差极化105

二、不可逆膜污染与原料水质预处理117

三、膜装置的清洗及其后处理134

第八节 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及膜成型机械装置141

一、实验室的膜分离装置141

二、工业膜分离装置142

三、工业用膜成型机械装置152

第九节 膜分离工艺流程155

一、膜组件的合理排列组合的意义155

二、膜组件的排列组合155

三、膜组件的排列组合方式的确定157

一、海水脱盐160

第十节 反渗透的应用160

二、饮用水生产161

三、纯水生产162

四、用干电镀工厂及电泳涂漆工厂的闭路循环操作163

五、用于食品工业中加工乳浆、果汁以及污水处理164

六、在纸浆及造纸工业中的应用164

七、用于射性废水的浓缩164

九、低分子量水溶性组分的浓缩回收165

八、油水乳液的分离165

十、甘蔗糖汁及甜菜糖汁的浓缩167

参考文献168

第三章 纳滤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氧化法及絮凝沉淀法173

二、膜技术法173

三、我国纳滤技术的发展及其今后优先发展的应用领域175

第二节 纳滤原理176

一、纳滤过程176

二、纳滤分离机理与分离规律177

三、纳滤的操作模式178

第三节 纳滤膜过程的数学描述178

一、电中性的溶液178

二、荷电膜180

第四节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192

一、转化法192

二、共混法192

三、复合法193

四、荷电化法194

第五节 主要的NF膜及其性能测定194

一、主要的NF膜194

二、NF膜的性能测定198

第六节 NF膜的污染及清洗199

第七节 纳滤膜装置(设备)与纳滤的应用200

一、纳滤膜设备200

二、纳滤膜的应用200

参考文献204

第一节 概述207

一、超滤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207

二、我国超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207

第四章 超滤207

第二节 超滤原理及其操作模式208

一、超滤过程208

二、分离机理208

三、超滤操作模式208

二、细孔模型210

三、孔模型210

第三节 超滤过程的数学描述210

一、现象学模型210

四、筛子模型211

五、浓?极化与凝胶极化模型211

第四节 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测定228

一、超滤膜的制备228

二、超滤膜的结构233

三、超滤膜的性能测定234

四、超滤膜孔径的测定236

第五节 超滤过程的膜污染240

一、概述240

二、超滤膜污染241

三、超滤膜污染的控制方法243

四、超滤膜的清洗248

第六节 超滤过程装置(设备)及其应用251

一、超滤膜设备(装置)251

二、超滤膜的应用256

三、超滤的应用现状及前景261

参考文献262

第五章 微滤265

第一节 概述265

一、微滤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265

二、我国微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265

第二节 微滤原理及其操作模式266

一、微滤过程266

二、微滤分离机理267

三、微滤操作模式268

第三节 微滤过程的数学描述268

一、概述268

二、微滤过程的数学描述(模型)269

第四节 微孔滤膜的制作方法273

一、微孔滤膜的制备方法274

二、主要的微孔滤膜材料280

一、一般性能测定281

第五节 微孔滤膜的性能测定281

二、孔径及其分布的测定283

第六节 错流微滤过程的膜污染287

第七节 微滤装置(设备)及微滤的应用289

一、微滤设备289

二、微滤的应用291

三、微滤的应用现状及前景294

参考文献295

主要参考书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