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 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 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李元,刘东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5514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行政法-中国-法律工作者-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行政诉讼法-宪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 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宪 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序言1

第一章 总纲(第1~32条)4

第1条 【国体】4

第2条 【政体】4

第3条 【民主集中制原则】4

第5条 【法治原则】5

第6条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原则】6

第7条 【国有经济】6

第8条 【集体经济】6

第9条 【自然资源】6

第10条 【土地制度】7

第11条 【非公有制经济】7

第13条 【保护私有财产】9

第30条 【行政区划】11

第31条 【特别行政区】11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56条)12

第34条 【选举权】12

第37条 【人身自由】12

第38条 【人格尊严及保护】12

第39条 【住宅权】12

第40条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12

第45条 【获得救济的权利】15

第51条 【公民自由和权利的限度】16

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57~135条)16

第57条 【全国人大的性质及常设机关】16

第58条 【国家立法权的行使主体】16

第59条 【全国人大的组成及选举】16

第60条 【全国人大的任期】17

第62条 【全国人大的职权】17

第63条 【全国人大的罢免权】17

第64条 【宪法的修改及法律的通过程序】18

第65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及选举】18

第67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19

第69条 【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19

第72条 【提案权】21

第73条 【质询权】21

第74条 【司法豁免权】22

第75条 【言论、表决豁免权】22

第79条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选举及任期】23

第80条 【国家主席的职权】23

第81条 【国家主席的外交职权】23

第84条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缺位处理】23

第85条 【国务院的性质、地位】24

第86条 【国务院的组成】24

第89条 【国务院的职权】24

第92条 【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关系】25

第93条 【中央军委的组成、职责与任期】25

第94条 【中央军委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制】25

第97条 【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26

第98条 【地方人大的任期】26

第101条 【地方人大对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的选举】26

第102条 【对地方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26

第103条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地位及产生】26

第112条 【民族自治机关】27

第113条 【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成】27

第114条 【自治地方的政府首长的人选】27

第116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7

第127条 【各级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29

第132条 【各级检察机关之间的关系】29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136~138条)29

反分裂 国家法30

中华人 民共和国立法法31

第一章 总则(第1~6条)31

第二章 法律(第7~55条)31

第三章 行政法规(第56~62条)35

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第63~77条)36

第五章 适用与备案(第78~92条)38

第六章 附则(第93~94条)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41

第一章 总则(第1~7条)41

第二章 选举机构(第8~10条)42

第三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第11~14条)42

第四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第15~17条)43

第五章 各少数民族的选举(第18~23条)44

第六章 选区划分(第24~25条)44

第七章 选民登记(第26~28条)44

第八章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第29~33条)45

第九章 选举程序(第34~45条)45

第十章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第46~54条)46

第十一章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第55~56条)47

第十二章 附则(第57条)47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51

第一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1~21条)51

第二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34条)52

第三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第35~38条)53

第四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39~46条)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72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79

序言79

第一章 总则(第1~11条)79

第二章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第12~23条)80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24~42条)81

第四章 政治体制(第43~104条)82

第五章 经济(第105~135条)87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第136~149条)89

第七章 对外事务(第150~157条)90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第158~159条)90

第九章 附则(第160条)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92

序言92

第一章 总则(第1~11条)92

第二章 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第12~23条)92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24~44条)93

第四章 政治体制(第45~102条)95

第五章 经济(第103~120条)99

第六章 文化和社会事务(第121~134条)100

第七章 对外事务(第135~142条)100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第143~144条)101

第九章 附则(第145条)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07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109

第一章 总则(第1~10条)109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第11~13条)109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第14~20条)110

第四章 录用(第21~32条)110

第五章 考核(第33~37条)111

第六章 职务任免(第38~42条)111

第七章 职务升降(第43~47条)111

第八章 奖励(第48~52条)112

第九章 惩戒(第53~59条)112

第十章 培训(第60~62条)113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第63~72条)113

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第73~79条)114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第80~86条)115

第十四章 退休(第87~89条)116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第90~94条)116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第95~100条)116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第101~104条)117

第十八章 附则(第105~107条)117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118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12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127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130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136

第一章 总则(第1~10条)136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第11~21条)136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第22~28条)138

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第29~57条)139

第五章 行政许可的费用(第58~59条)142

第六章 监督检查(第60~70条)143

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71~81条)144

第八章 附则(第82~83条)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46

第一章 总则(第1~7条)146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第8~14条)147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第15~19条)149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第20~29条)150

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第30~43条)152

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第44~54条)155

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55~62条)156

第八章 附则(第63~64条)1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57

第一章 总则(第1~9条)157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10~22条)158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23~76条)159

第四章 处罚程序(第77~111条)163

第五章 执法监督(第112~117条)167

第六章 附则(第118~119条)16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1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76

第一章 总则(第1~5条)176

第二章 行政复议范围(第6~8条)177

第6条 【复议范围】177

第7条 【规定的审查】178

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第9~16条)178

第9条 【复议期间】178

第10条 【复议申请人】179

第12条 【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181

第13条 【对其他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复议申请】181

第14条 【诉讼或裁决】181

第15条 【其他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181

第16条 【复议与诉讼的选择】182

第四章 行政复议受理(第17~21条)182

第19条 【复议之后的行政诉讼】182

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第22~33条)183

第22条 【书面审查原则及例外】183

第26条 【复议机关对规定的处理】184

第27条 【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处理】184

第28条 【复议决定的作出】184

第29条 【行政赔偿】186

第30条 【自然资源确权案件的复议前置及终局裁决】187

第33条 【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处理】188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34~38条)188

第七章 附则(第39~43条)189

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5

第一章 总则(第1~10条)195

第5条 【合法性审查原则】196

第二章 受案范围(第11~12条)196

第11条 【受案范围】196

第12条 【排除范围】200

第三章 管辖(第13~23条)200

第14条 【中级法院的管辖】200

第17条 【一般地域管辖】202

第18条 【特殊地域管辖】203

第19条 【不动产的特殊地域管辖】204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第24~30条)205

第24条 【原告】205

第25条 【被告】207

第26条 【共同诉讼】209

第27条 【第三人】209

第五章 证据(第31~36条)210

第31条 【证据的种类】210

第32条 【举证责任】216

第33条 【被告取证】216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第37~42条)220

第37条 【行政复议与诉讼】220

第38条 【复议及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间】220

第39条 【直接起诉期间】220

第41条 【起诉条件】223

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第43~64条)224

第44条 【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225

第45条 【公开审判及例外】225

第48条 【视为撤诉及缺席判决】225

第50条 【不适用调解原则】227

第52条 【审案的依据】228

第53条 【规章的适用】228

第54条 【判决】231

第55条 【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限制】235

第58条 【上诉】235

第61条 【上诉案件的裁判】236

第八章 执行(第65~66条)238

第66条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240

第九章 侵权赔偿责任(第67~69条)241

第67条 【行政侵权赔偿请求权及程序】241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第70~73条)241

第十一章 附则(第74~75条)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42

第一章 总则(第1~2条)242

第2条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及履行机关】242

第二章 行政赔偿(第3~16条)242

第3条【侵犯人身侵权的行政赔偿范围】242

第4条 【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242

第5条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243

第7条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43

第8条 【复议机关的赔偿责任】244

第9条 【赔偿的提出】245

第10条 【求偿人可选择赔偿义务机关】245

第14条 【赔偿请求人的起诉】245

第15条 【举证责任】245

第三章 刑事赔偿(第17~31条)246

第17条 【人身侵权的刑事赔偿范围】246

第18条 【财产侵权的刑事赔偿范围】246

第19条 【国家免责的情形】246

第21条 【赔偿义务机关】247

第24条 【赔偿请求人的权利救济】248

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32~37条)252

第34条 【侵犯生命健康权赔偿金的计算】252

第35条 【精神损害赔偿】253

第36条 【侵犯财产权赔偿金的计算】253

第五章 其他规定(第38~40条)254

第38条 【非刑事诉讼的司法救济】254

第39条 【求偿时效】254

第六章 附则(第41~42条)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