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及激励政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31878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再生能源-能源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及激励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
1.1.1 理论意义1
1.1.2 实际应用价值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2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2 国内外研究趋势4
1.3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及重点难点5
1.3.1 研究目标5
1.3.2 基本观点5
1.3.3 研究重点6
1.3.4 研究难点6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7
第2章 本质探究: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理念、立法目的及演进9
2.1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基本界定9
2.1.1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范畴归属:兼从环境法和资源法10
2.1.2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补贴制度及激励政策的法律概念位阶12
2.1.3 补贴措施与激励政策的概念异同13
2.2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立法理念17
2.2.1 多元价值协调——外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理念17
2.2.2 可持续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理念20
2.3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26
2.3.1 可再生能源配比的总量目标与阶段目标并进27
2.3.2 能源安全与保护环境并重29
2.3.3 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31
2.3.4 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与协调33
2.4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演进35
2.4.1 外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演进35
2.4.2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演进44
2.5 可再生能源的政府补贴措施与市场激励政策的内在联系51
2.5.1 从政府规制逐渐走向激励性规制51
2.5.2 正向激励政策与逆向限制政策的结合52
第3章 理论探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理论基础55
3.1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法哲学论55
3.1.1 生态伦理55
3.1.2 生态契约论——公共信托理论59
3.1.3 生态主义理论核心——生态承载力62
3.2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价值论64
3.2.1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环境保护价值理念64
3.2.2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核心价值——环境权68
3.3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经济理论73
3.3.1 外部性理论73
3.3.2 生态资本论77
3.3.3 循环经济论78
3.3.4 制度变迁理论79
3.4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途径之争81
3.4.1 庇古(政府解)与科斯(市场解)之争81
3.4.2 政府调控手段与市场激励手段之争82
第4章 立法探究: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立法85
4.1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制度原点85
4.1.1 政府导向型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为主85
4.1.2 产业型补贴措施为主,消费终端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有限86
4.2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立法87
4.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87
4.2.2 风力发电的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90
4.2.3 生物质能发电的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93
4.3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工具模式94
4.3.1 政策工具的概念及分类94
4.3.2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工具模式95
4.3.3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工具矩阵主要特点99
4.4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主要工具101
4.4.1 固定电价强制上网制度101
4.4.2 可再生能源电价规制政策104
4.4.3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政策113
4.4.4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122
4.4.5 绿色证书交易制度125
4.4.6 可再生能源财政税收激励政策130
第5章 利益相关方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法律主体权利义务137
5.1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定位137
5.1.1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中的管理主体——政府138
5.1.2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中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139
5.1.3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中的消费者主体——公众140
5.1.4 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中的其他主体——中介140
5.2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法律主体权利义务本质141
5.2.1 公共产权理论引入的必要性141
5.2.2 公共产权权利体的确定——环境权的享有范围142
5.2.3 公共产权义务体的确定——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对公共群体的义务143
5.2.4 公共产权制度创新与服务型政府144
5.3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及激励政策的责任划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145
5.3.1 企业的环境资源社会责任与生产者的延伸责任146
5.3.2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政管制机制147
5.3.3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经济调节机制147
5.4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148
5.4.1 基于公共产品特有属性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148
5.4.2 基于公共产品特有属性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149
5.4.3 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150
第6章 制度反思: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制度缺陷及完善153
6.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制度缺陷及完善153
6.1.1 政府间的利益冲突153
6.1.2 企业投资的非理性156
6.1.3 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权利义务不够明晰158
6.1.4 公众参与宏观调控的障碍159
6.1.5 个人碳交易对电力消费选择的影响160
6.1.6 我国可再生能源政府监管模式的改革161
6.1.7 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多元参与机制162
6.2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163
6.2.1 “电改文件体系”遇到的法律障碍163
6.2.2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立法欠缺164
6.2.3 实现相互促进的政府导向型激励政策与市场型激励政策166
6.2.4 实现相互促进的产业型激励政策与消费终端激励政策167
6.2.5 建立多元价值的目标政策168
6.3 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及激励政策的制度缺失及完善169
6.3.1 总量目标制度规划的滞后及改进169
6.3.2 全额保障上网制度与配额制互补模式的缺失及完善171
6.3.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需要“有法律约束力的惩罚机制”172
6.3.4 绿证并非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最优解173
6.3.5 市场交易机制中的制度缺陷及完善174
6.3.6 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175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
- 1736459.html
- 865271.html
- 744415.html
- 1849847.html
- 2682986.html
- 1388815.html
- 2428114.html
- 3796869.html
- 143293.html
- 3858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1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3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