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论
  • 庄福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413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的对象和任务3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的对象3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的基本内容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的任务8

第二章 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的方法论10

一、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10

二、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概括和回答13

三、要突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1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20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努力学习西方20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新觉醒27

三、新旧文化运动的交替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3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特点35

一、经过十月革命而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35

二、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相结合39

三、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同学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相结合41

四、探索改造社会的途径和研究唯物史观的原理相结合45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51

第五章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最初传播51

一、先进知识分子对唯物史观的最初传播55

二、李大钊传播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60

三、马克思主义同改良主义争论的哲学意义68

四、资产阶级革命者对唯物史观的学理介绍与研究72

五、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等文章的哲学意义84

六、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的哲学意义87

第六章 唯物史观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传播91

一、陈独秀传播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92

二、李达传播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96

三、蔡和森传播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109

四、毛泽东传播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115

五、李大钊继续传播唯物史观的活动和贡献119

六、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等文的哲学意义125

七、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等文的哲学意义130

八、马克思主义同假社会主义争论的哲学意义134

九、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争论的哲学意义142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共合作和大革命时期的传播150

一、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卓越贡献151

二、蔡和森传播唯物史观的贡献162

三、李达《现代社会学》一书的意义168

四、毛泽东传播唯物史观的贡献178

五、陈独秀等评所谓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184

六、恽代英等批判国家主义派的哲学意义194

七、批判戴季陶主义的哲学意义202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现历史性转变中日益和中国实践相结合215

第八章 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15

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特点的分析和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216

二、反对中国托陈取消派的斗争224

三、反对人权派和人权运动的斗争234

四、反对本本主义、洗刷唯心精神、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创新238

第九章 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过渡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48

一、毛泽东对民族矛盾、国内矛盾的分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250

二、国民党法西斯主义哲学思想的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击257

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263

四、关于辩证法的论战273

五、李达、艾思奇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贡献280

六、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289

七、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300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传播和发展317

第十章 革命高潮和理论高潮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多方面展开317

一、抗日战争全过程的科学预测和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18

二、统一战线的辩证法329

三、全党学哲学和整风运动333

四、哲学和文艺341

五、实际工作中应用辩证唯物论350

第十一章 围绕中国的特点而开展的两种哲学思想的斗争360

一、中国的历史特点和新民主主义理论360

二、坚持民主精神和批判法西斯主义哲学368

三、坚持科学精神和批判复古主义哲学376

四、马克思主义者对新理学和新心学的批评382

第十二章 围绕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开展的两种历史观的斗争394

一、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中国之命运》394

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论联合政府》398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404

第五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应用和发展417

第十三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分析革命形势和确定战略方针中的历史作用417

一、新形势下战略策略的辩证法417

二、敢于胜利和善于胜利的思想武器422

三、中国革命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427

四、对于第三条道路的批判432

第十四章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437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及其军事指挥艺术437

二、对历史性转变和工作重点转移的科学分析440

三、对于美国白皮书的批判446

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胜利和发展451

第六编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弘扬重视历史的光荣传统466

后记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