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极论与中介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聂暾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2002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哲学理论 辩证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极论与中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篇 传统的中道和矛盾观第一章 “矛盾”范畴与传统的两极矛盾观1
一 从一个故事和神学家的话被借用说起——“矛盾”范畴与两极矛盾说的由来1
二 “0”是不是一个数?——两极矛盾观的一个明显缺陷6
三 “有”与“无”是对立两极吗?——不要模糊了对立两极的真正含义8
四 “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两极矛盾观导致形而上学的两极思维方式10
第二章 我国古典哲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14
一 从“阴阳”范畴到“对立”范畴——朴素辩证法的曙光14
二 “中庸”学说并非折衷主义——一个长期被误解的有价值的学说17
三 “阴阳”学说与“中庸”学说的互补和融合——探求我国古典哲学中合理部分的融合和统一20
第二篇 辩证法的“中介”观第三章 “中介”范畴的确立和统一物的构成23
一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学说——经典哲学家对“中介”的论述23
二 达尔文主义面临着挑战——“中介”的普遍性得到了进一步肯定25
三 真理的发展往往需要补充——“两极与中介”统一矛盾观是两极矛盾观的必要补充27
第四章“中介”的地位和作用30
一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分界点30
二 “0”是正数与负数的连接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的连接点31
三 为何会出现天空和湖里的两个月亮?——“中介”是对立两极相对称的中间点33
四 磁铁的两端为何磁力最强?——“中介”是对立两极量变的启始点34
五 一百个零也还是零——“中介”是只有唯一量位的确定点36
六 “春分”、“秋分”与四季变化——“中介”是对立两极转化中的转折点37
七 人性本有“善、中、恶”——“中介”是区别对立两极的中性点39
八 为何说“过犹不及”?——“中介”是对立两极相犹的参照点41
九 水的三态变化与关节点——“中介”是对立两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42
十 从“中介”的地位看统一体的基本架构——统一体的基本格局44
第五章 “中介”的基本特性48
一 为什么允许投弃权票?——“中介”具有不偏不倚的中立性48
二 铅为何能变成黄金?——“中介”具有“由此达彼和由彼达此”的中转性51
三 只有90°的角才是直角——“中介”具有无级差的唯一性52
四 盈亏一分钱也是收支不平衡——“中介”具有稍纵即逝的易变性53
五 邻之愈近,似之愈甚——“中介”具有似是而非的近似性54
六 “三极管”为何有放大功能?——“中介”具有事半功倍的放大性56
七 重量和长度的衡量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中介”具有衡量事物变化程度的基础性57
八 两栖动物的特性——“中介”具有“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双重性59
第三篇 辩证法的“两极”观第六章 “两极”的基本特性63
一 噪音杀人,寂静也杀人——“两极”具有本质相犹的同一性63
二 “刀对刀”和“枪对枪”——“两极”具有本质相反的对立性66
三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是笑话?——“两极”具有量位级差的多样性68
四 偷牛贼和偷菜贼——“两极”具有背道而驰的方向性69
五 “多和少是一对孪生子”——“两极”具有同时显现的并存性71
六 “下山容易,上山难”——“两极”具有顺向和逆向的转化性73
七 正粒子与反粒子的碰撞和“湮灭”——“两极”具有相互融合的中和性75
八 “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极”具有变化幅度的对等性77
第七章“两极与中介”的贯通和统一79
一 正数大于零数,零数大于负数——“两极与中介”具有三级递变的阶段性79
二 凹面镜、平面镜、凸面镜的不同用途——“两极与中介”具有功能互补的完整性81
三 “你、我、他”构成人的群体——“两极与中介”具有相互依存的统一性83
四 此岸、桥、彼岸——“两极与中介”具有相互连接的贯通性85
五 “物极必反”与“物中则正”——“两极与中介”具有极反中正的转位性86
第四篇 二类范畴与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第八章 辩证法的第一类范畴89
一 为什么同一原因谋杀案的结果不同——原因、过程、结果89
二 个性、类性、共性——个别、类别、一般92
三 作品的体裁、结构、素材——形式、结构、内容95
四 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听天由命”——偶然、必然、自由97
五 机票、飞行、到站——根据、可能、现实99
六 见虾、见鱼鳖、见蛟龙——现象、本质、规律103
一 侏儒、巨人、正常人——变态与常态107
第九章 辩证法的第二类范畴107
二 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成败关键何在?——平衡与失衡109
三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再思考——均衡与失衡111
四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协调与失调113
五 群众为什么担心政策多变——稳定与转化117
六 从波涛起伏到水面平静——融合与分化118
七 向达尔文学派的又一次挑战——斗争与和合120
八 夫妻的吵架与离婚——对抗与摩擦122
九 物件堆放不怕多就怕乱——有序与无序124
第十章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说明和发挥127
一 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的真正内涵——“两极与中介”的对立统一律128
二 “差之毫厘”与“异构异性”——质、度、序的辩证互变律130
三 “否极泰来”——发展“三段式”的辩证否定律134
第五篇 时空观和意识观的再发挥第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的三形态137
一 从时间延迟和长度收缩说起——相对论的新时空观137
二 三种空间与三种几何学——空间三形态139
三 物体运动速度大于光速时将会怎样?——时间三形态141
一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信息——物质、信息、意识的统一关联144
第十二章 物质、信息、意识144
二 反物质和暗物质到哪里去了?——物质三形态147
三 人做梦是怎样一回事?——意识三形态150
第六篇 认识论和思想方法的“两极与中介”第十三章 实践认识论的“两极与中介”155
一 对哲学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认识论的三个基本派别155
二 “有的放矢”——实践的主体、中介、客体157
三 “按图索骥”——认识的主体、中介、客体161
四 “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句话对吗?——行动的目标、途径、动力163
五 穷人和商人的不同看法——行为的主体、价值、客体167
六 怀疑是通向真理的桥梁——再认识的否认、怀疑、确认172
七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吗?——事物的破坏、保留、创新174
八 真理的多走一步和少走一步——右谬误、真理、左谬误178
第十四章 正确把握“中介”的思想方法185
一 “欲速则不达”——讲究适度的方法185
二 “无规矩不成方圆”——确立标准的方法187
三 庖丁解牛的技巧何在?——疏理系统的方法189
四 鱼目和珍珠不可不辨——划分界限的方法193
五 流线形和45°角——选择最佳量的方法197
六 圆周率和能量守恒定律——寻找常量的方法198
七 平衡与人的健康——掌握平衡的方法200
八 读书学习最忌“一曝十寒”——近于均衡的方法203
九 鲁庙里的怪酒壶怪在哪里?——把握转折点的方法205
十 架起一座从旧事物过渡到新事物的桥梁——寻找中间环节的方法208
十一 为了归正必须矫枉——矫枉归正的方法210
十二 既要反左,也要反右——防止两种倾向的方法213
十三 阿波罗飞船的启示——优化结构的方法216
一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抓好开头的方法219
第十五章 正确把握“两极与中介”的思想方法219
二 面对先进、中间、后进的群体怎么办?——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221
三 怎样把握车船的载重量——把握额定值与最大值的方法223
四 “刻鼻刻目”的技巧——留有余地的方法225
五 宁缺毋滥——宁偏右,勿偏左的方法227
六 宁可无说,不可胡说——无为而治的方法228
七 “掘井九仞,未及泉,犹如弃井”——“一不做,二不休”的方法230
八 “此路不通”与“迷途知返”——“一不做,二不迷”的方法232
九 “寻石兽”故事的启示——三向思维的方法233
一 不该遗忘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学说——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237
第七篇 若干具体关系的“两极与中介”第十六章 若干社会治理关系的“两极与中介”237
二 “天人合一”观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形态”241
三 我们应建构怎样的社会?——社会文明的物质建构、制度建构、精神建构246
四 治国安民的有效手段——法治、惠治、教治250
五 引导、放开、堵塞——提倡、允许、制止254
六 对人们的欲望应如何引导?——禁欲、节欲、纵欲259
七 你是在解决哪个方面的问题?——历史问题、现时问题、未来问题262
八 你是站在哪个时空坐标点上观察事物?——鉴古、察今、预见264
九 未雨绸缪、斗而铸兵、亡羊补牢——预防、抢救、补救268
十 怎样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廉政、善政、勤政270
第十七章 若干经济关系的“两极与中介”273
一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基本层次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273
二 总量平衡是经济发展的法则——商品总供给、货币总投放、商品总需求275
三 实行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迟缓发展、持续发展、短期发展277
四 改善和强化经济主体的内在功能建设——经济素质、经济结构、经济体制279
五 选择何种经济发展类型有利?——引进型经济、自主型经济、推出型经济283
六 经济活动追求的是什么?——质量、速度、效益286
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卑、自信、自负289
第十八章 若干行为关系的“两极与中介”289
二 狷乎?狂乎?中行乎?——怯懦、勇敢、鲁莽290
三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谦虚、虚伪291
四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寡断、果断、武断293
五 “诸葛一生惟谨慎”——轻率、谨慎、拘谨294
六 “圆的不稳,方的不滚”——拘泥、灵活、随意296
七 “夜郎自大”与“贾桂作风”——自鄙、自尊、自大297
八 “正人先正己”——自纵、自律、自缚298
九 “揠苗助长”行为的教训——迟缓、急切、急躁299
十 “粗枝大叶往往搞错”——马虎、细致、繁细300
十一 “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节俭、吝啬301
十二 “太刚则折,太柔则废”——懦弱、坚强、坚脆302
十三 “咬定青山不放松”——动摇、坚定、固执304
十四 “智者见于未萌”——迟钝、机警、多疑305
十五 “君子和而不流”——分裂、和合、苟同306
十六 “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吗?——刁滑、老实、愚蠢307
十七 “进入角色”与“抢戏”——被动、主动、盲动309
十八 “小不忍,则乱大谋”——斗气、忍让、迁就310
后记315
热门推荐
- 1189305.html
- 2429035.html
- 3202318.html
- 816513.html
- 1609507.html
- 3909592.html
- 3699082.html
- 1450098.html
- 825146.html
- 86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9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2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