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李寿山【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李寿山
  • 李寿山主编;张文康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361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李寿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医家小传1

专病论治5

一、论经方临证遣方用药规律5

1.方随证出:遣方用药的原则性5

2.方随证变:遣方用药的灵活性9

3.掌握方规;遣方用药的关键性13

二、胸痹心痛诊治经验22

1.病因病机:阳虚为本、痰瘀为标22

2.治则治法:燮理脏腑、补通兼施23

(1)心肺同调、益气养阴、宣痹通阳法23

(2)心胃(脾)同治、健运中气、化痰降浊法25

(3)补肝养血、疏肝解郁、安神宁心法27

(4)温补肾阳、交通心肾、回阳复脉法29

三、中风诊治提挈31

1.观神态,当辨病位深浅31

2.明闭脱,须辨邪正虚实32

3.析病机,审辨标本主次33

4.论治法,明辨缓急先后34

四、头痛顽症从瘀论治38

五、眩分虚实,治从标本缓急42

1.阴虚是本,风火为标,滋阴清火熄风43

2.痰浊中阻,标急于本,燥湿化痰和中45

3.气虚血滞,脑失所养,祛瘀生新通络46

六、浅谈心悸治要48

1.察脉舌,审辨虚实寒热48

2.析病机,确定辨治大法50

七、痫分阴阳,证有缓急58

八、从调理脾胃谈临床应用61

1.调理脾胃与异病同治61

(1)脾虚不运,生化无源,治以健运61

(2)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治以升运62

(3)脾阳不振,寒湿内困,治以温运63

(4)脾阴亏虚,燥热内伤,治以滋运64

2.调理脾胃治疗脾胃病65

(1)胃脘痛证治举隅66

(2)久泻证治举隅69

九、谈消化系疑难病证治法73

1.萎缩性胃炎从“痞”论治73

2.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80

3.溃疡性结肠炎从“痢”论治86

4.浅谈胃缓(胃下垂)证治91

(1)病由气陷,缓而垂下92

(2)治疗大法,升陷益胃92

(3)举之不效,必夹痰瘀93

十、谈治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八法94

1.清热利湿、芳化解毒法94

2.疏肝理气、清化湿热法95

3.清热解毒、化浊开闭法96

4.凉营活血、解毒清热法96

5.疏肝和脾、调理气血法97

6.益气养血、育阴软坚法98

7.疏泄三焦、运脾行水法99

8.滋阴清热、益肾渗湿法100

十一、疗胆胀(胆囊炎)以通为法109

1.肝胆气郁,疏之以通,理气化湿110

2.湿热蕴结,泻之以通,清利湿热111

3.寒饮内伏,温之以通,理中化饮111

十二、慢性肾炎证治心得115

1.清化益肾治“慢肾”(肾劳)116

2.清宣解毒治“急发”118

3.清开降浊治“肾衰”120

4.激素用后的治法123

十三、劳淋证治一得126

1.急则治标,清热解毒渗湿126

2.缓则治本,健脾益肾通淋128

(1)血热妄行,清分虚实133

十四、妇科病证治举隅133

1.治崩漏活用三法133

(2)中虚气陷,补有温清135

(3)胞脉瘀阻,通中有敛137

(4)因龄施治,分期调经139

2.经带胎产诸证治验拾遗141

诊余漫话151

一、三言两语谈治学151

二、精勤博采笃于行153

1.博学精读奠根基153

2.三勤三忌两枢要154

3.医海无涯恒作舟157

三、学习仲景学术的几点体会157

1.六经辨证析原 综合辨证法159

2.邪正盛衰归趋 动态辨证法163

四、谈仲景学术对脾胃学说形成与发展的贡献169

五、浅谈麻黄升麻汤的方证与应用173

六、谈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四个关系177

1.脏腑相互关系177

2.纳与化的关系182

3.升与降的关系183

4.燥与湿的关系184

七、浅谈疏肝补肾对调理脾胃的重要意义185

八、谈调理脾胃的用药规律与注意事项186

1.调理脾胃用药规律186

2.调理脾胃注意事项189

1.养胃阴的学术思想193

九、浅谈叶桂养胃阴的学术思想和应用193

2.养胃阴的辨治大法194

十、谈瘀血的病因病机与活血八法196

1.瘀血的病因病机197

2.活血八法的临床应用199

十一、察舌脉辨瘀证204

1.经络系脏腑204

2.知常以明辨205

3.形色辨虚实206

4.验证于临床207

十二、久痢话运法210

十三、大黄能攻擅守,补泻两用211

年谱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