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孔子·孔子弟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孔子·孔子弟子
  • 高专诚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1842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孔子·孔子弟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自序1

张岱年序1

钟启禄序1

自序1

第一部分 孔子与孔子弟子绪言3

第一章 收徒授业的发端12

1.1 弟子数目12

1.2 授徒时间16

1.3 授业的思想基础和目的19

1.4 受教条件23

第二章 教徒授业的具体措施32

2.1 教学要求和内容32

2.2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因材施教37

2.3 学与从政40

第三章 潜在的分化46

3.1 弟子分化的深层原因46

3.2 由为学而产生的分歧49

3.3 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之教法造成分歧50

3.4 孔学中的难点和不足造成分歧54

3.5 孔门“先进”与“后进”的分歧57

3.6 对孔子人格的理解造成分歧59

第四章 孔子的政治遭遇64

4.1 孔子以“正名”为核心的政治观念64

4.2 孔子对政治权势的不苟态度70

4.3 原初儒家的政治学说的弱点72

4.4 孔子对“三代”之人的崇敬75

4.5 敌对派别对儒家的攻击和反对77

4.6 孔子的政治命运79

第五章 孔子消极厌世的思想89

5.1 厌世情绪的发生89

5.2 “天命”观念的悲观实质90

5.3 厌世思想中的悲凉情调94

第二部分 孔子弟子绪言103

第一章 以颜回为首的德行之儒108

1.1 孔门中的颜氏诸人108

1.2 颜回的身世及其好学的精神110

1.3 颜回、闵损、冉耕、原宪、南容和公冶长的德行之仁113

1.4 颜回偏重内省的思想方法118

1.5 颜回与孔子之间的真诚交流121

1.6 颜回等德行弟子的政治思想和活动125

第二章 孔门中杰出的政事弟子139

2.1 子贡、子路和冉求139

2.2 子贡、子路与孔子的交流及其政治追求141

2.3 子路的尚勇及其率直的性格144

2.4 冉求的政治成就及其与孔学的分歧148

2.5 三位弟子对“学”的轻视155

2.6 孔子对子路和子贡的批评159

2.7 三位弟子的缺仁乏礼167

2.8 子贡对孔子人格形象的赞崇和播扬170

2.9 小结176

第三章 子思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考188

3.1 对子思之地位的怀疑188

3.2 对曾子与子思之师承关系——曾思学派——的怀疑194

3.3 伯鱼和子思的思想·《中庸》的作者辩证·《中庸》的历史价值196

3.4 小结205

第四章 曾参的思想贡献及其影响209

4.1 “乐正氏”意指何人209

4.2 对曾子之道统地位的质疑211

4.3 曾点·曾子一派的“孝行”214

4.4 曾子的尽礼、守约219

4.5 曾子等人的政治态度224

4.6 曾子的思想创建226

4.7 曾子对“君子”的严格定义227

4.8 曾子对“孝”的理论的发挥·“孝”的消极意义·曾子与《孝经》235

4.9 有若的具体情形245

4.10 曾子后学·吴起的生平事迹252

4.11 小结257

第五章 与所谓“孟氏之儒”有关的弟子268

5.1 思孟学派的质疑268

5.2 孟子和子游的关系273

5.3 子游的生平和思想276

5.4 澹台灭明的重民思想279

第六章 与所谓“孙氏之儒”有关的弟子285

6.1 荀子所师学285

6.2 仲弓的德行290

6.3 子夏的生平事迹293

6.4 子夏的思想特色294

6.5 子夏与儒家经典298

6.6 子夏与几位同门之矛盾对立的深远意义302

6.7 子夏弟子的去向对子夏之学的冲击304

6.8 与子夏进行交流的樊须和司马牛307

第七章 子张和宰予的激进思想319

7.1 子张和宰予的一般情形319

7.2 子张、宰予对政事的态度320

7.3 子张、宰予学问上的短长321

7.4 子张与子夏的分歧327

7.5 子张和宰予的激进主张·孔子的批评328

7.6 子张之学的延续333

第八章 “漆雕氏之儒”考340

8.1 漆雕氏为任侠一派340

8.2 宓子贱和巫马期的政治做为344

8.3 小结348

第九章 “仲良氏之儒”考352

第三部分 结束语:孔子弟子综述绪言357

第一章 弟子分化的全景360

第二章 弟子思想的意义及其历史价值370

第三章 研究孔子弟子的几项原则和方法376

主要参考书目379

索引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