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学实用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造学实用教程
  • 刘悦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1228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4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55页
  • 主题词:创造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学实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创造学概述1

1.1 创造学的起源与发展1

1.1.1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发明创造的历史1

1.1.2 创造学的诞生及其在各国的发展2

1.2 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4

1.2.1 创造活动4

1.2.2 创造力5

1.2.3 创造过程5

1.2.4 创造环境7

1.2.5 创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7

阅读材料:①可控核聚变浅说8

②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9

思考题10

第2章 发明创造者11

2.1 发明创造人人可为11

2.1.1 小发明也是发明创造11

2.1.2 发明创造的机会是无限的13

2.1.3 年龄不影响创造力的发挥13

2.1.4 发明创造首先需要的是智慧15

2.2 创造性思维方法17

2.2.1 逆向思维17

2.2.2 横向思维19

2.2.4 灵感思维20

2.2.3 联想思维20

2.3 创造型人才的品质及创造能力的培养21

2.3.1 创造型人才品质21

2.3.2 创造能力的培养24

2.4 创造者个人与集体的作用27

2.4.1 智力激励法28

2.4.2 其他集体创造方法29

阅读材料:独立发明家将成为创新主体30

思考题31

第3章 发明创造的范例32

3.1 增加功能不断创新32

3.2 去掉冗余也是创新34

3.3 创新使一加一大于二35

3.4 移植、借用都可创新38

3.5 抓住机遇积极创新40

3.6 专利是创新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创新的基础44

3.7 顺其自然从容创新、轻松愉快也是创新47

3.8 也谈创新技法49

3.8.1 寻找创新思路的设问法49

3.8.2 寻找组合对象的矩阵法50

3.8.3 寻找改进方向的列举法51

思考题52

第4章 发明创造应遵循的原则53

4.1 发明创造应遵循的原则53

4.1.1 社会性原则54

4.1.2 市场性原则55

4.1.3 科学性原则56

4.2 能量及其转换57

4.3 能量的储存60

4.4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能源的利用61

阅读材料:举世瞩目的“有生于无”难题64

思考题65

第5章 发明创造的基本概念66

5.1 几个定义66

5.2 发明创造的界限68

5.2.1 新颖性68

5.2.2 创造性68

5.2.3 实用性69

5.3 发明创造的范围70

5.4.1 如何在专利局查阅中国专利文献71

5.4 怎样查阅中国专利71

5.4.2 如何在因特网上查阅中国专利文献72

5.5 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73

5.5.1 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73

5.5.2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沿革与现状75

阅读材料:①IPC国际专利分类表(简表)79

②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84

思考题89

第6章 专利的申请90

6.1 专利申请前的准备90

6.2 专利申请的一般要求91

6.3.1 请求书94

6.3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94

6.3.2 说明书的撰写95

6.3.3 说明书摘要的撰写98

6.3.4 说明书附图的要求98

6.3.5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99

6.4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内容及撰写要求103

阅读材料:专利收费项目和标准105

思考题107

附录 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108

第7章 新产品的开发112

7.1 方法论简介112

7.2 系统化设计法115

7.2.1 设计空间116

7.2.2 系统化设计法120

7.2.3 评价方法125

7.3 常见的设计原理128

思考题133

第8章 创造教育134

8.1 创造教育的目标134

8.2 创造教育的条件136

8.3 创造教育的途径137

8.4 创造教育的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138

8.5 创造教育的典范140

思考题141

参考文献1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