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手足穴点压治病 中国模式的手足骨膜反射疗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手足穴点压治病 中国模式的手足骨膜反射疗法
  • 陈小雨,陈哲实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3095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足(学科: 穴位按压疗法) 手(学科: 穴位按压疗法) 足 手 穴位按压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手足穴点压治病 中国模式的手足骨膜反射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中医学的三条基本规律1

1.1.1 中医学脏腑的功能1

1 心1

2 肺1

3 脾1

4 肝1

1 概论1

9 大肠2

1.1.2 脏腑之间的关系2

11 三焦2

10 膀胱2

1 心与肺2

7 胃2

6 胆2

5 肾2

8 小肠2

5 脾与肺3

8 肝与脾3

6 肝与肺3

7 肾与肺3

4 心与肾3

3 心与肝3

2 心与脾3

9 脾与肾4

10 肝与肾4

11 心与小肠4

12 肺与大肠4

13 脾和胃4

14 肝和胆4

15 肾与膀胱4

1.2 骨膜5

2 气5

1.2.1 骨膜的解剖5

1 阴阳5

1.1.3 阴阳、气的基本概念5

1.2.2 骨膜在点压中的诊疗作用6

1.3 开创中国模式的手足骨膜病理反射学的理论和实践7

1.4 反射学的两个基本概念8

1.4.1 反射和反射弧8

1 感受器9

2 传人神经9

3 神经中枢9

4 传出神经10

5 效应器10

1.4.2 淋巴10

1.5 手足骨膜病理反射区的理论是对国际反射学的新发展11

1.5.1 区分高级神经反射活动和初级神经反射活动11

1.5.2 手足部按摩必须深入点压触及骨膜15

1.5.3 国际反射学的基本观点17

1.6.1 手足部各种体系穴位的优点19

1.6 手足骨膜穴位19

1.6.2 手足骨膜穴位有经络的“根”20

1.6.3 从指针的角度看经络穴位的针灸功能22

1.7 指针点压技术23

1.7.1 心理治疗24

1.7.2 接受点压的手足和身体的姿势25

1.7.3 点压前后喝温开水26

1.7.4 保护皮肤26

1.7.5 指针点压骨膜穴位手法的种类26

1.7.7 主穴和压痛最敏感的穴位28

1.7.6 操作技术种类28

1.7.8 骨膜敏感点的部位29

1.7.9 比较两个反应点的敏感程度31

1.7.10 探查骨膜穴位和诊疗32

1.7.11 点压手背掌骨骨膜穴位的着力点和用力方向35

1.7.12 点压的时机和频率36

1.7.13 点压骨膜穴位的力度和时间38

1.7.14 关于点压疼痛的问题39

1.7.15 穴位疲劳的问题40

1.7.16 辅助工具点压棒41

2 中国模式的手部骨膜病理反射区、第2掌骨骨膜全息穴位和手部骨膜经络穴位并用42

2.1 手是人体神志和髓腑的代表42

2.2 手骨和韧带44

2.2.1 手骨44

2.2.2 韧带45

2.3 手部骨膜经络穴位47

2.3.1 手部骨膜经络穴位示意图47

2.3.2 手部骨膜经络穴位的部位和主治48

1 手太阴肺经骨膜穴位48

2 手厥阴心包经骨膜穴位51

3 手少阴心经骨膜穴位51

4 手阳明大肠经骨膜穴位54

5 手少阳三焦经骨膜穴位56

6 手太阳小肠经骨膜穴位57

7 奇穴骨膜穴位60

2.4.1 什么是全息70

2.4 手部骨膜全息穴位70

2.4.2 全息诊疗法71

2.4.3 第2掌骨骨膜全息穴位群71

2.4.4 第2掌骨骨侧全息穴位群72

2.4.5 第2掌骨骨膜全息穴位疗法75

2.5 手部骨膜病理反射区79

2.5.1 手部骨膜病理反射区示意图79

3 小脑、脑干82

5 鼻82

4 松果体、垂体穴82

1 头(大脑)82

2 额窦82

2.5.2 手部骨膜病理反射区的部位和主治82

14 心血管283

13 肺反射区83

12 肩83

10 甲状腺83

11 甲状旁腺83

9 耳83

8 眼83

7 颈区83

6 三叉神经、上下颌区83

22 十二指肠84

21 胃84

20 心血管184

19 胰84

18 输尿管84

17 膀胱84

16 肾84

15 肾上腺84

23 乙血管585

24 脾85

25 合谷头面淋巴反射区85

26 肝胆耳眩晕反射区86

31 颈咽区87

30 痔反射区87

32 胸腹区87

28 上身淋巴87

29 心血管387

27 下身淋巴87

33 腰腿区88

34 上肢区88

35 胆88

36 新眼点88

2.5.3 手足骨膜病理反射区的对应关系和差异89

2.6 点压手部骨膜穴位诊疗疾病89

2.6.1 神经系统疾病89

1 神经衰弱89

2 失眠90

3 眩晕90

4 头痛91

5 坐骨神经痛93

8 两额角痛94

7 抽搐94

6 晕车呕吐94

9 两眉骨痛95

2.6.2 内分泌系统疾病95

1 甲状腺疾病95

2 甲状腺肿大95

3 甲亢96

4 手脚发凉96

5 手脚发热97

6 骨质疏松97

7 儿童发育不良97

8 缺钙97

9 糖尿病97

4 二联律98

8 治疗其他种类心脏病的辅助手段98

7 低血压98

6 高血压98

5 早搏98

2 窦性心动过缓98

1 冠心病心绞痛98

2.6.3 心血管系统疾病98

3 窦性心动过速98

2.6.4 消化系统疾病99

2 营养不良99

1 食欲减退99

11 贫血99

10 静脉曲张99

9 脑动脉硬化99

3 消化不良、腹胀、腹痛100

4 胃炎100

5 胃痉挛100

6 呃逆100

7 恶心100

8 呕吐100

9 口臭100

15 肝区疼痛101

14 黄疸101

16 肝硬化101

10 反酸促成烧心101

12 下腹部胀气101

11 十二指肠溃疡101

13 肝炎101

17 胆囊炎102

18 肠炎102

19 腹泻102

20 便秘103

21 痔疮103

22 脱肛103

2.6.5 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103

1 阴茎痛、尿道痛、阴道痛103

2 排尿困难103

3 尿频、尿急103

4 肾炎初期103

5 阳痿103

4 痰多104

3 咳嗽呕沫104

6 女性性冷淡104

1 肺心病104

2.6.6 呼吸系统疾病104

2 咳嗽105

5 咳喘105

2.6.7 运动系统疾病(三活动和三查原则)106

1 颈椎病107

2 颈软组织损伤107

3 颈椎增生107

4 颈项强直107

5 落枕107

6 脊背痛107

7 腰背痛107

13 骨节痛108

14 上肢关节痛108

12 四肢痛108

15 上肢麻木108

9 腰肌劳损108

10 腰腿痛108

8 腰痛108

11 骶骨痛108

16 肩部酸痛109

17 肩背痛109

18 肩背痛手不能后弯109

19 肩臂痛109

24 臂痛拘挛110

27 肘臂痛110

26 肘痛110

25 肘肩痛110

21 臂外侧痛手不及头110

23 前臂痛110

22 肘臂内侧痛110

20 臂外侧痛110

34 手背红肿111

35 手卷不伸111

33 手腕痛111

36 五指不能伸屈111

29 肘肩关节痛111

32 肘连肩痛111

31 肘挛111

30 臂肘痛不举111

28 肘腋拘挛111

37 指痉挛112

38 掌中热112

39 腕软组织损伤112

40 腕肘指关节痛112

41 手不能握物112

42 第1,第2指痛112

43 第3、第4、第5指痛112

44 指端麻木112

50 膝酸冷痛113

51 膝腘窝痛113

49 小腿抽筋113

52 踝关节软组织损伤113

45 手掌多汗113

48 下肢麻木113

47 乏力腿重113

46 足缓不收113

53 足跗肿114

54 足跟痛114

55 手足拘挛114

56 手颤114

2.6.8 眼、耳、鼻、喉、口腔疾病115

1 眼痛115

2 角膜炎115

3 目赤肿痛115

4 目黄115

5 眼睑震颤115

7 口跟?斜116

6 迎风泪下116

8 眼干眼痛117

9 白内障117

10 耳鸣118

11 流鼻血、鼻干燥119

12 鼻炎120

13 口干120

14 口噤121

15 口苦121

16 舌卷、舌缓121

17 舌强121

18 口疮121

19 牙痛121

24 咽炎122

23 扁桃体炎122

22 咽喉肿痛122

21 声音嘶哑122

20 牙龈痛122

2.7 点压手部骨膜穴位治疗心血管疾病123

2.7.1 鉴别诊断123

2.7.2 有关心血管病的手部骨膜穴位和主治124

1 心血管1124

2 心血管2126

3 心血管3127

4 心血管4130

5 心血管5131

6 心血管6132

7 心血管7132

8 肾1133

9 肾2(又名夜尿点)133

10 肾上腺(劳宫)133

11 甲状腺134

12 甲状旁腺135

13 肝1136

14 肝2137

15 肝3137

16 肝4138

17 中渚138

18 后溪139

19 阳溪140

20 内关140

21 郄门142

22 阳池142

23 头143

24 中泉143

2.7.3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处方144

1 心绞痛144

2 窦性心动过速144

6 高血压145

5 早搏145

4 二联律145

3 窦性心动过缓145

7 低血压146

8 增加点压的穴位146

2.7.4 操作规程147

2.8 典型病例149

2.9 三项预防措施155

2.10.1 按压至阳穴156

2.10 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156

2.10.2 助压器157

2.10.3 推广158

2.11 点压手穴健康法159

3 中国模式的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与足部骨膜经络穴位并用160

3.1 足的骨骼和韧带160

3.2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按摩法有很大的优点162

3.3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163

3.3.1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是人体全息的投影163

3.3.2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部位示意图164

3.3.3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的部位和主治167

1 头(大脑)167

2 小脑及脑干167

3 三叉神经上颌反射区167

4 下颌167

5 坐骨神经167

6 松果体、脑垂体168

9 肾上腺169

8 甲状旁腺169

7 甲状腺169

10 性腺(睾丸、卵巢)170

11 前列腺、子宫170

12 阴茎、阴道、尿道170

13 腹股沟170

14 胸(乳房)170

15 月经反射区170

16 肾170

23 下身淋巴171

24 胸部淋巴171

22 上身淋巴171

26 高血压特效反射区171

17 输尿管171

21 扁桃体171

20 脾反射区171

19 心脏1、心脏2171

18 膀胱171

25 头颈淋巴172

27 喉与气管、声带173

28 肺、支气管173

29 膈173

37 降结肠174

36 升结肠174

35 横结肠174

34 小肠174

33 胰腺174

32 十二指肠174

31 胃174

30 食管174

38 乙状结肠及直肠175

39 肛门175

40 盲肠175

41 肝175

42 胆175

43 胆囊175

44 眼175

45 耳175

46 鼻175

52 髋关节176

51 膝176

53 肋骨176

54 颈176

49 肩胛骨176

48 肩176

47 迷路(平衡器官)176

50 肘176

58 骶骨177

3.3.4 人体的对应关系177

60 斜方肌177

59 尾骨177

57 腰椎177

56 胸椎177

55 颈椎177

3.4 足部骨膜经络穴位179

3.4.1 足部骨膜经络穴位敏感点的发现,开拓了经络腧穴学179

3.4.2 足部骨膜经络穴位示意图182

3.4.3 足部骨膜经络穴位的部位和主治185

1 足太阴脾经胃膜穴位185

2 足厥阴肝经骨膜穴位186

3 足少阴肾经骨膜穴位187

4 足阳明胃经骨膜穴位188

5 足少阳胆经骨膜穴位189

6 足太阳膀胱经骨膜穴位190

3.5 足部骨膜病理反射区和足部骨膜经络穴位并用的对症疗法191

3.5.1 神经系统疾病191

1 头晕191

2 头痛191

8 坐骨神经痛192

2 消瘦192

1 缺钙192

3.5.2 内分泌系统疾病192

4 神经痛192

7 神经衰弱192

6 三叉神经痛192

5 颜面神经麻痹192

3 偏头痛192

3.5.3 生殖系统疾病193

1 阳痿193

8 儿童发育不良193

2 前列腺增生193

3 痛经193

5 骨质疏松193

6 手脚发凉193

4 水肿193

3 甲状腺功能亢进,凸眼或甲状腺肿大193

7 更年期综合征193

9 卵巢炎194

2 膀胱炎194

3.5.4 泌尿系统疾病194

10 女性性冷淡194

1 遗尿194

8 输卵管炎194

7 子宫出血、发炎194

6 阴道痛194

5 月经过少194

4 月经过多194

3 输尿管炎195

4 排尿困难195

5 老年人尿频195

6 尿失禁196

7 浮肿196

3.5.5 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196

1 贫血196

2 缺铁症196

3 高血压196

9 动脉硬化197

10 静脉曲张197

8 胆固醇过高197

12 过敏197

11 淋巴结肿大197

7 窦性心动过缓197

6 窦性心动过速197

5 心绞痛197

4 低血压197

13 炎症198

14 发热198

3.5.6 消化系统疾病198

1 食欲不振198

2 消化不良198

3 营养不良198

4 牙痛198

5 牙龈炎198

6 味觉障碍198

7 口臭198

14 下腹部胀气199

13 胃胀气199

15 胆囊炎、胆结石199

16 十二指肠溃疡199

10 胃炎199

12 打嗝199

11 反酸烧心199

9 胃痛199

8 食管疾病199

17 肝区疼痛200

18 肝炎200

19 黄疸200

20 肝硬化200

21 胰腺炎200

22 肠炎200

23 慢性阑尾炎200

24 腹泻200

25 直肠炎200

2 流行性感冒201

3 咳嗽201

1 感冒201

5 哮喘201

4 喷嚏201

28 痔疮201

27 脱肛201

26 便秘201

3.5.7 呼吸系统疾病201

6 肺气肿202

7 肺炎202

8 肺结核202

5 白内障203

9 肝病并发症眼病203

8 甲状腺疾病并发症眼病203

7 糖尿病并发症眼病203

6 青光眼203

1 眼睑炎203

4 斜视203

3 假性近视203

2 视网膜炎203

3.5.8 眼、耳、鼻、喉、口腔疾病203

15 扁桃体炎204

16 嘶哑204

14 喉炎204

17 打鼾204

10 药物中毒性耳鸣204

13 鼻炎204

12 流鼻血、鼻干燥204

11 神经性耳鸣204

3.5.9 运动系统疾病205

1 三活动原则205

2 风湿性关节炎205

3 颈椎增生205

4 背痛205

5 腰痛205

16 脚踝肿痛206

15 膝关节痛206

14 髋关节炎206

13 髋关节痛206

12 手指甲脆弱206

10 腕关节痛206

9 肘关节痛206

8 肩关节炎、肩胛骨酸痛206

7 尾骨痛206

6 腰椎增生206

11 指头痛206

17 踝关节炎207

18 下肢酸麻207

19 上肢酸麻207

20 劳累性肌肉酸痛207

21 骨折207

22 腱鞘炎207

23 肌肉抽搐207

2 脱发208

3.6 足疗健康法208

4 皮肤粗糙208

3 湿疹208

1 痤疮(粉刺)208

3.5.10 皮肤病208

24 小腿抽筋208

4 四种疑难病的疗法和辅助疗法210

4.1 糖尿病的辅助疗法210

4.1.1 糖尿病概况210

4.1.2 病因210

4.1.3 综合治疗211

4.2 前列腺增生215

4.3 脑动脉硬化、脑萎缩所致的头晕217

4.4 点压松果体反射点治疗失眠,甚至是顽固性的失眠218

5 附件221

5.1 引用插图说明221

5.2 编后话点压手穴发现手骨膜信息经气阴阳反馈体系221

5.3 非医务人员学习本书后治病纪实223

5.4 外国中医来华学习225

5.4.1 瑞士中医黄华来学习的信摘要225

5.4.2 澳大利亚中医宋旭华要求学习的信件摘要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