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分析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
  • 周围主编;徐昌彪,管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0515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电路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路分析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1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1

1.1.1 电路1

1.1.2 电路的形式与功能2

1.1.3 电路模型与集中参数电路3

1.2 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4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4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5

1.2.3 功率及其参考方向、功率正负号的意义6

1.2.4 能量8

1.3 电阻元件8

1.3.1 理想电阻元件8

1.3.2 工程中的电阻器10

1.4 独立电源元件14

1.4.1 理想电压源14

1.4.2 理想电流源15

1.5 基尔霍夫定律16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7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9

1.5.3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20

1.6 受控源21

1.7 两类约束关系及其应用24

习题一25

第2章 等效变换分析法30

2.1 单口电阻网络的等效30

2.1.1 串联电阻电路30

2.1.2 并联电阻电路31

2.1.3 混联电阻电路32

2.1.4 含受控源的单口电阻网络等效化简34

2.2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5

2.2.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35

2.2.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36

2.2.3 两种电源模型间的等效互换36

2.3 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38

2.3.1 几种简单独立源电路的等效38

2.3.2 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不含受控源)39

2.3.3 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含受控源)40

2.3.4 等效变换分析法在电路中的应用41

2.4 电源分裂(转移)法43

2.5 T-π变换44

习题二47

第3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51

3.1 支路分析法51

3.1.1 2b法51

3.1.2 支路电流分析法(1b法)53

3.1.3 支路电压分析法(1b法)54

3.2 节点电位分析法54

3.2.1 节点电位54

3.2.2 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55

3.2.3 节点方程的特殊处理方法58

3.3 回路电流分析法61

3.3.1 回路电流61

3.3.2 回路方程及其一般形式61

3.3.3 回路方程的特殊处理方法63

3.4 割集分析法66

3.4.1 树的概念67

3.4.2 割集与基本割集68

3.4.3 割集分析法69

习题三71

第4章 网络定理74

4.1 叠加定理74

4.2 替代定理78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81

4.3.1 戴维南定理82

4.3.2 诺顿定理87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89

4.5 特勒根定理91

4.6 互易定理94

4.6.1 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及其证明94

4.6.2 互易定理的应用96

4.7 对偶原理97

4.7.1 电路的对偶性97

4.7.2 对偶原理98

习题四98

第5章 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时域经典分析法101

5.1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101

5.1.1 理想电容元件101

5.1.2 理想电感元件104

5.1.3 工程中的电容器和电感器107

5.2 “缺失”的第4类基本元件——忆阻元件简介115

5.2.1 忆阻元件的预言115

5.2.2 忆阻器研究的发展过程116

5.3 换路定律与初始值的计算117

5.3.1 过渡过程的产生117

5.3.2 换路定律及其在初始值求解中的应用118

5.4 一阶电路的自由响应和强制响应121

5.4.1 求解非齐次方程的特解121

5.4.2 求解齐次方程的通解122

5.4.3 写出电路的全解123

5.5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23

5.5.1 具有初始储能的电容器通过电阻放电124

5.5.2 具有初始储能的电感通过电阻放电126

5.6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27

5.6.1 RC电路接通直流电压源127

5.6.2 RL电路接通直流电压源129

5.7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30

5.8 恒定激励下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32

5.9 正弦信号激励下的一阶电路135

5.10 阶跃信号与阶跃响应138

5.10.1 单位阶跃信号138

5.10.2 单位阶跃响应及其应用140

5.11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142

5.11.1 微分电路142

5.11.2 积分电路143

5.11.3 脉冲序列作用下的RC电路144

5.12 二阶电路的瞬态分析146

5.12.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47

5.12.2 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51

5.13 电路中发生强迫跃变时的瞬态分析153

5.13.1 冲激信号153

5.13.2 发生强迫跃变的电路结构156

5.13.3 强迫跃变后初始值的确定157

5.13.4 瞬变过程分析举例160

习题五161

第6章 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复频域分析法169

6.1 拉普拉斯变换169

6.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169

6.1.2 典型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169

6.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170

6.2.1 线性性170

6.2.2 比例性(尺度变换)170

6.2.3 时移性171

6.2.4 频移性171

6.2.5 时域微分性172

6.3 拉普拉斯反变换173

6.3.1 F(s)的极点均为单极点173

6.3.2 F(s)含重极点174

6.4 拉普拉斯变换在微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175

6.5 电路的复频域模型及复频域分析法176

6.5.1 电阻元件的复频域模型176

6.5.2 电感元件的复频域模型176

6.5.3 电容元件的复频域模型177

6.5.4 复频域分析法177

习题六178

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79

7.1 正弦信号179

7.1.1 周期信号179

7.1.2 正弦信号180

7.2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185

7.2.1 复数及其运算185

7.2.2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186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189

7.3.1 基本电路元件的正弦稳态特性189

7.3.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97

7.4 阻抗与导纳199

7.4.1 RLC串联电路及其阻抗199

7.4.2 GCL并联电路及其导纳202

7.4.3 无源单口网络的阻抗和导纳204

7.4.4 阻抗与导纳的串联、并联与混联206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211

7.5.1 回路电流分析法的相量形式211

7.5.2 节点电位分析法的相量形式212

7.5.3 戴维南定理的相量形式214

7.5.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求解法215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216

7.6.1 单口网络的功率216

7.6.2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24

7.7 三相电路228

7.7.1 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229

7.7.2 基本连接方式230

7.7.3 对称三相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231

7.7.4 三相电路的功率235

习题七237

第8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244

8.1 耦合电感244

8.1.1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245

8.1.2 耦合线圈的同名端247

8.1.3 耦合电感的储能249

8.2 耦合电感电路分析249

8.2.1 耦合电感的相量模型249

8.2.2 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251

8.2.3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255

8.2.4 耦合电感电路分析257

8.3 空芯变压器259

8.3.1 空芯变压器的电路方程259

8.3.2 空芯变压器的初级等效电路260

8.3.3 空芯变压器的次级等效电路262

8.4 理想变压器264

8.4.1 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265

8.4.2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267

8.4.3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计算269

8.5 铁芯变压器270

8.5.1 铁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70

8.5.2 铁芯变压器的等效电路273

习题八275

第9章 线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279

9.1 网络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279

9.2 RC电路的频率特性280

9.2.1 RC低通电路280

9.2.2 RC高通电路281

9.2.3 RC带通电路282

9.2.4 RC带阻电路283

9.2.5 RC移相电路(又称全通电路)283

9.3 RLC串联谐振电路284

9.3.1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284

9.3.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284

9.3.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286

9.3.4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288

9.4 GLC并联谐振电路289

9.5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分析291

9.5.1 非正弦周期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292

9.5.2 非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响应292

9.5.3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功率294

习题九296

第10章 双口网络299

10.1 双口网络方程与网络参数299

10.1.1 双口网络概述299

10.1.2 双口网络方程299

10.1.3 网络参数300

10.2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05

10.2.1 Z参数等效电路305

10.2.2 Y参数等效电路305

10.2.3 H参数等效电路306

10.3 双口网络的基本连接306

10.3.1 双口网络的串联306

10.3.2 双口网络的并联306

10.3.3 双口网络的级联307

10.4 双口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影像阻抗与传输常数308

10.4.1 双口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308

10.4.2 双口网络的影像阻抗309

10.4.3 双口网络的传输常数310

10.5 回转器与负阻抗变换器311

10.5.1 回转器311

10.5.2 负阻抗变换器312

习题十313

第11章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315

11.1 含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电路的分析315

11.1.1 非线性电阻元件及其分类315

11.1.2 非线性电阻电路解析法316

11.1.3 非线性电阻电路图解法317

11.2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318

11.3 含理想二极管电路的分析321

11.3.1 理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21

11.3.2 戴维南等效在含理想二极管电路分析中的应用321

11.3.3 转移特性曲线的求取322

11.4 小信号分析324

11.4.1 小信号模型325

11.4.2 小信号分析法326

11.5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327

11.5.1 混沌现象及其主要特征327

11.5.2 混沌电路329

习题十一33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32

参考资料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