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化学教程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理化学教程 上
  • 华·阿·基列耶夫著;张志炳,殷恭宽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13010·709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8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理化学教程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物理化学的起源M.B.罗萦诺索夫1

§2.物理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4

§3.物理化学的对象及其意义10

§4.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13

第一章 原子结构17

§5.原子-分子学说17

§6.放射现象19

§7.带核原子模型21

§8.氢原子22

§9.电磁振荡的一般光谱24

§10.辐射的量子理论。绝对黑体的光谱27

§11.氢原子的量子理论28

§12.在原子中电子的结合能。电子层31

§13.原子的量子理论36

§14.原子结构和Д.И.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系39

§15.质点与波47

§16.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50

§17.原子核的成和它们的生成能51

§18.绪论56

第二章 分子结构及化学键的本性56

§19.原子对电子的亲力58

§20.元素的电负性59

§21.化学键的形成62

§22.离子键63

§23.共价键67

§24.极性键72

§25.原子的相互影响73

§26.价键的方向性78

§27.分子的内旋转83

§28.分子内原子间的距离84

§29.极化和折射85

§30.偶极矩和分子的极性结构90

§31.氢离子和氢键94

§32.络合物96

§33.分子光谱97

§34.分子的原子生成能和键能102

§35.等张比容107

§36.分子的相互吸引108

§37.绪论。物质的聚集状态112

第三章 气体112

§38.气态的本性。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113

§39.理想气体的基本定律114

§40.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17

§41.通用气体常数118

§42.理想气体性质的计算120

§43.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的分压力121

§44.气体分子运动学说123

§45.气体分子运动学说的推论126

§46.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127

§47.分子的碰撞数和自由路程的长度131

§48.气体的热容133

§49.真实气体138

§50.气体的液化141

§51.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144

§52.对比状态方程式和对比状态148

§53.直线直径规则和临界现象149

§54.压缩系数150

§55.气体的扩散150

§56.气体的粘度154

§57.气体在极低压力下的性质156

§58.气体在高压下的性质157

第四章 晶体和无定形固体158

§59.绪论158

§60.有关物质晶体状态的基本知识159

§61.晶体的偷琴射线分析160

§62.晶体的内部结构163

§63.晶体内质点间键的类型164

§64.几何结晶学的要素167

§65.最紧密非列原理169

§66.离子晶体。品格能170

§67.离子晶体的结构和离子半径173

§68.盐类的晶体水合物179

§69.共价键的晶体180

§70.硅酸盐182

§71.金属185

§72.合金187

§73.分子晶体188

§74.冰189

§75.有机物晶体190

§76.晶态的一般特性190

§77.真实晶体191

§78.晶体的熔化温度和熔化热193

§79.晶体的热容195

§80.玻璃体状态198

§81.高分子化合物。塑料201

第五章 液体204

§82.液态204

§83.内压208

§84.液体的密度和克分子容积208

§85.液体的饱和蒸气压211

§86.液体的蒸发热215

§87.液体的粘度217

第六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88.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221

§89.基本概念和基本量223

§90.理想气体的膨胀功229

§91.热力学第一定律231

§92.盖斯定律236

§93.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239

§94.温度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关系246

§95.内能和热函253

第七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256

§9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56

§97.关于过程自动进行的可能性和方向257

§9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性262

§9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264

§100.热力学的基本循环(卡诺循环)265

§101.循环的最大有效工作系数269

§102.熵272

§103.不可逆过程274

§104.普遍关系式275

§105.系统的熵和热力学几率277

§106.特性函数和热力学位280

§107.关于平衡286

§108.新的概念和它们的相互关系290

§109.循环过程法293

§110.化学过程294

§111.第二定律对于研究气体的应用297

§112.热力学温标303

§113.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304

§114.在多相系统中平衡的一般条件308

第八章 相平衡308

§115.化学位309

§116.相律311

§117.单元系统315

§118.相变时的平衡关系320

§119.饱和蒸气压的比较计算法325

§120.压力对熔点和晶型变化温度的关系329

第九章 溶液331

§121.绪论。溶液组成的表示法331

§122.气体混合物335

§123.液态溶液339

§124.稀溶液。溶媒饱和蒸气压的下降341

§125.稀溶液的结晶温度343

§126.稀溶液的沸点347

§127.稀溶液的渗透压力348

§128.渗透压力的热力学350

§129.溶质分子量的测定351

§130.浓溶液352

§131.最简单系统的饱和蒸气压354

§132.各种系统的饱和蒸气压357

§133.活度和活度系数361

§135.溶液蒸气的组成364

§134.溶液的蒸发热364

§136.溶液的沸点367

§137.二元系统的分馏368

§138.恒沸溶液371

§139.杠杆规则373

§140.精馏375

§141.各组分间彼此部分溶解的系统的和蒸气压377

§142.互不相溶的液体系统的饱和蒸气压。蒸气蒸馏379

§143.气体溶于液体中的溶液380

§144.绪论384

第十章 凝聚系统内的相平衡384

§145.液体的相互溶解度385

§146.在两层液态系统中的第三种组分。分配定律389

§147.三元系统组成的图解概念390

§148.三元液相系统中的等温平衡392

§149.从溶液中的提取394

§150.固态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396

§151.从溶液中结晶。含有简单低熔混合物的系统的状态图399

§152.各组分间生成化合物的系统404

§154.各组分在液态时具有有限溶解度的系统409

§155.各组分发生晶型变化的系统410

§156.复杂系统。CaO—SiO2系统411

§157.三元系统414

§158.复杂三元系统。CaO—Al2O3—SiO2系统416

§159.热分析417

第十一章 化学平衡421

§160.绪论421

§161.质量作用定律。平衡常数422

§162.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428

§163.化学亲力431

§164.化学反应的等压和等容方程式434

§165.多?反应中的化学平衡437

§166.热定理442

§167.绝对熵444

§168.熵值的几种规律448

§169.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位451

§170.绪论453

§171.标准条件下等温位的变化453

第十二章 化学平衡的计算453

§172.化合物的生成?压位454

§173.等压位变化和平衡常数的间接计算456

§174.等压位变化的实验测定法457

§175.用反应的热效应和熵来计算平衡459

§176.同类型反应459

§177.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关系463

§178.用标准熵和反应组分的生成热来计算化学平衡465

§179.同类型反应的平衡的计算468

第十三章 表面现象473

§180.绪论473

§181.表面张力474

§182.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476

§183.单元系统内表面现象的热力学477

§184.表面大小的变化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479

§185.极微小液滴上的饱和蒸气压481

§186.微小晶体的熔点483

§187.分散度对溶解度的影响483

§188.介安状态和新相的生成484

§189.溶液的表面性质486

§190.分子在表面上的定向排列488

§191.两液体间的界面的性质489

§192.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489

§193.吸附等温线491

§194.毛细管凝结现象491

§195.吸附等温式492

§196.从溶液中吸附493

§197.吸附作用与温度和气体种类的关系494

§198.吸附现象的本性495

§153.各组分间生成混晶(固态溶液)的系统496

§199.色层吸附作用497

§200.吸附作用的实际应用498

§201.固体的表面膜499

第十四章 电解质溶液502

§202.绪论502

§203.电离假说503

§204.溶解时电解质的离解。电离的原因504

§205.溶液中离子的水合作用和溶媒化作用507

§20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溶液的性质509

§207.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514

§208.强电解质515

§209.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517

§210.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性质522

§211.溶度积522

§212.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缓冲溶液525

§213.盐的水解529

§214.离子运动的速度。迁移数532

§215.溶液的电导。比电导535

§216.当量电导536

§217.强电解质的电导540

§218.弱电解质的电导543

§219.电导测定的应用544

§220.非水溶液546

§221.广义酸硷理论548

第十五章 电极反应和电动势551

§222.绪论551

§223.电动势552

§224.可逆电池和不可逆电池559

§225.电板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563

§226.氢电极569

§231.氧化-还原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池570

§227.甘汞电极572

§228.电动势的测定。标准电池573

§229.浓差电池575

§230.扩散电势577

§232.原电池的电动势和温度的关系581

§233.电位法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变数的测定583

§234.溶度积的电位测定法585

§285.pH值的电位测定法和电位滴定587

§236.非水溶液589

§237.电解时的化学反应592

§238.电解的定量定律593

§239.电解的实际应用596

§240.金属的电极结晶597

§241.极化597

§242.分解电势和超电压600

§243.蓄电池605

§244.金属的电化腐蚀607

§245.金属腐蚀的防止法611

第十六章 单相反应的动力学。光化反应615

§246.绪论615

§247.反应物的浓度与化学反应速度的关系618

§248.化学反应在动力学上的分类620

§249.反应级数622

§250.一级反应623

§251.二级反应625

§252.复杂反应628

§253.可逆反应633

§254.反应级数的测定635

§255.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活化能636

§256.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的计算644

§257.有效碰撞理论648

§258.过渡状态(活化复体)法649

§259.连锁反应650

§260.溶液中反应的动力学656

§261.催化作用。基本概念658

§262.单相催化作用660

§263.光化反应662

§264.偷琴射线和放射性辐射的化学作用666

§265.超声波的化学作用669

第十七章 多相反应的动力学670

§266.绪论670

§267.新相的生成671

§268.新相生成过程的动力学673

§269.单元系统中的多相反应676

§270.二元或多元系统中的多相反应677

§271.在不与周围介质发生物质变换的系统中进行的过程679

§272.物质不断进入一相而在该相内流动的过程682

§273.物质逆向进入二相,且二相作逆向流动的过程(对流法)685

§274.多相催化作用687

§275.催化剂的中毒和衰化691

§276.多相催化作用的学说692

§277.多相催化作用在工业中的应用698

第十八章 (补充材料) 各种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701

§278.绪论701

§279.双原子分子的离解703

§280.多原子分子的离解和分解706

§281.异构化709

§282.烃类的热分解716

§283.合成和加成723

第十九章 (补充材料)原子核和核反应728

§284.放射现象728

§285.同位素现象733

§286.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733

§287.氢的同位素737

§288.稳定同位素的分离739

§289.分离同位素的物理方法741

§290.同位素的交换反应742

§291.分离同位素的化学方法745

§292.示踪原子法747

§293.原子核的人工分裂751

§294.人工放射性762

§295.原子核的状态和它们的蜕变方式765

§296.物质对子辐射的吸收作用774

§297.原子核的剖裂779

§298.铀剖裂的连锁反应783

§299.超铀元素786

§300.热核反应789

§301.结论794

Ⅰ.某些量的数值(基本常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796

附录796

Ⅱ.各种能量单位间的关系799

Ⅲ.轻元素的原子内各种电子的结合能(电子伏特)800

Ⅳ.轻元素原子内电子轨道的半径(A)801

Ⅴ.某些无机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的基本热力学性质802

Ⅵ.某些有机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的基本热力学性质804

Ⅶ.某些物质的等压热容和温度的关系805

Ⅷ.在不同温度下,方程式(XII.13a)中的M0、M1、M2和M-2诸参变数的值807

Ⅸ.某些金属的原子半径r(A)和电子逸出功E(电子伏特)808

主要文献8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