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与银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端六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588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与银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1)货币学的性质和范围1
(2)银行学的范围2
(3)货币的意义2
(4)货币的职能3
(5)银行的职责4
(6)货币与信用的演进5
第一篇 货币制度9
第一章 硬币9
第一节 铸币9
(1)铸币权9
(2)计算的货币9
(3)本位币与辅币10
(4)重量与成色11
(5)公差12
(6)自由铸币12
(7)铸币费12
(8)磨损13
第二节 硬币的发行与流通14
(1)发行的机关14
(2)发行数量14
(3)流通与收藏14
(4)流通速度的测量15
(5)流通速度的估计16
第三节 法偿17
(1)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17
(2)合法货币18
(3)今日所谓法币18
第四节 货币本位18
(1)本位的意义18
(2)本位的种类19
第五节 格雷馨法则22
(1)法则的意义22
(2)法则行使的限制23
第六节 维持两种金属货币的比值之方法23
(1)复品币制23
(2)法定比值与市场比值24
(3)定值过高与定值过低25
(4)复本位的自然调节25
(5)面值、实值与虚币26
(6)辅币的私铸与销毁27
第二章 纸币28
第一节 纸币的意义与种类28
(1)纸币的意义28
(2)兑换券与不兑换券29
(3)政府发行与银行发行29
第二节 纸币发行制度30
(1)单发行制与多发行制30
(2)领券制度31
第三节 准备制度32
(1)准备的意义32
(2)通货券主义与银行券主义32
(3)英国的固定保证发行制33
(4)法国的最高发行制34
(5)德国的比例准备制34
(6)美国的联邦准备制35
(7)中国的准备制度36
(8)比例准备制的得失36
第二篇 信用制度41
第一章 国内金融41
第一节 银行41
(1)银行的种类41
(2)中央银行44
(3)商业银行的营业45
(4)各国政府管理商业银行之普遍的趋势46
第二节 存款及其准备制度47
(1)存款的种类47
(2)活期存款的性质48
(3)准备制度48
(4)增加现金准备的方法49
(5)窗帘50
(6)存放同业应否作为现金51
(7)美国政府保护存款人的办法52
第三节 支票制度52
(1)支票的形式与作用52
(2)止付与“不名誉”54
(3)支票的种类55
第四节 支票清算制度57
(1)清算的必要57
(2)支票清算的实务58
第五节 存款的流通59
(1)存款流通的意义59
(2)流通速度的测量60
(3)测量方法不正确之原因60
(4)流通速度的估计61
第六节 存款转账制度61
(1)存款转账的意义61
(2)德国中央银行的存款转账62
(3)日本邮便振替贮金63
第七节 信用的制造63
(1)银行营业两大原则63
(2)存款与放款的关系65
(3)制造信用的限制65
第二章 国际金融68
第一节 票据68
(1)票据的起源68
(2)1882年英国《票据法》68
第二节 汇票69
(1)汇票的形式69
(2)汇票与支票的区别70
(3)国内汇票与国外汇票71
(4)短期汇票与长期汇票71
(5)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72
(6)押汇73
(7)见票即兑与承兑汇票74
(8)出票后若干日兑现与见票后若干日兑现75
(9)汇票贴现与再贴现75
(10)代收款项汇票76
(11)空头汇票76
(12)国库债券77
第三节 国际汇兑与国际金融77
(1)国际汇兑发生的原因77
(2)货币制度与国际汇兑的关系78
(3)汇兑银行的营业与记账78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借贷79
(1)国际贸易两重危险79
(2)银行促进国际贸易的方法79
(3)国际贸易差与国际债务差80
(4)“寄存”黄金与“热的活期存款”81
第五节 国际汇市82
(1)银行挂牌82
(2)汇率的标准83
(3)汇率的涨跌83
(4)套汇84
第六节 远期汇兑85
(1)银行汇款的方式85
(2)远期汇兑的意义85
(3)远期汇兑与长期汇票之区别86
(4)现汇率与远期汇率86
第七节 输金点87
(1)现金输入点与现金输出点87
(2)输金点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动88
(3)“运送平价”89
第八节 贵金属的生产和分配90
(1)贵金属的生产90
(2)南非洲采金情形92
(3)世界产金数量统计93
(4)世界黄金的分配95
(5)理嘉图的黄金分配学说96
(6)苏恩统的黄金分配学说97
(7)世界黄金分配状况98
第三篇 货币理论103
第一章 物价、物价指数及其他指数103
第一节 物价103
(1)物价的意义103
(2)物价的两种标准104
(3)个别物价与物价的一般平准104
(4)区分的物价平准106
(5)差别的物价106
(6)空际相对的物价107
(7)时际相对的物价108
(8)各种物价涨跌的先后108
(9)国际物价的变动109
第二节 物价指数110
(1)物价指数的意义与其编制方法110
(2)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110
(3)基期变更与算术平均112
(4)加权平均114
(5)横的指数与纵的指数115
(6)批发物价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115
(7)货币价值的测量116
第三节 其他各种指数117
(1)生活费指数117
(2)工资指数118
(3)房租指数119
(4)消费指数119
第二章 货币价值学说121
第一节 学说的分类121
(1)分类的困难121
(2)学说的分类122
第二节 货币数量学说123
(1)数量学说的概要123
(2)货币与货物124
第三节 现金交易学说125
(1)现金交易学说的演进125
(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126
(3)伦敦《经济周报》的应用128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学说128
(1)购买力平价学说的由来128
(2)嘉塞尔购买力平价方程式129
(3)中外购买力平价131
第五节 现金余额学说132
(1)现金余额学说的由来132
(2)马夏律的学说133
(3)披古的公式134
(4)凯衍斯的公式135
第六节 动态学说136
(1)静态与动态136
(2)何屈理的消费者收入与消费者支出说140
(3)凯衍斯的交易基本方程式141
第七节 界限效用学说144
(1)奥大利学派的价值论144
(2)密塞斯的货币价值论145
(3)哈叶克的生产程序学说146
(4)向蒲彼得的个人主观学说150
第八节 货币与利息152
(1)投资与利息152
(2)维克霰的利息与物价154
(3)凯衍斯的“概论”157
第九节 生产成本学说与劳力学说161
(1)学说的演进161
(2)理嘉图的生产成本学说161
(3)马克斯的劳力价值学说164
第十节 国家学说168
(1)克那普的法律观念168
(2)国家学说的概要169
第四篇 货币银行政策173
第一章 货币价值的安定与变动173
第一节 货币价值的安定173
(1)安定的意义173
(2)安定物价的一个方法174
第二节 货币价值的变动175
(1)币值变动的现象175
(2)货币膨胀与货币紧缩176
(3)货币贬值与货币增值176
(4)被动的货币贬值之发生及其进展177
(5)币值变动的影响179
(6)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181
(7)币值变动与黄金生产率的关系182
第三节 币值安定与变动的理论183
(1)物价涨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不能免的现象183
(2)币值应逐渐降低的理由184
(3)逐渐贬值政策无甚意义186
第二章 欧战前的各国货币银行政策188
第一节 贴现政策188
(1)货币银行政策的演变188
(2)贴现政策的起源188
(3)贴现的意义与其运用189
(4)各国商业银行贴现习惯的不同190
(5)各国贴现政策不如英国之易生效力191
(6)提高贴现率的影响191
第二节 公开市场政策192
(1)英国所采的政策192
(2)应与贴现政策同时并行193
(3)英美法三国的比较193
(4)美国的公开市场交易194
(5)公开市场政策几为全世界所采用195
(6)公开市场政策与贴现政策对于物价之影响195
(7)英伦银行与伦敦金融市场的关系196
第三章 欧战后的各国货币银行政策198
第一节 货币贬值政策198
(1)中央银行安定币值的责任198
(2)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创始安定政策199
(3)货币贬值的两种步骤199
第二节 节省黄金政策201
(1)热内亚会议的提案201
(2)黄金委员会的提议203
第三节 公共工程政策204
(1)失业问题204
(2)自动的调节计划205
(3)与纯粹救济政策的比较206
(4)中国在抗战期间的救济与工赈208
第四节 消灭黄金政策209
(1)货币数量过多的因果209
(2)美国所采的政策210
第五节 美国联邦准备局对于货币政策之声明212
第四章 外汇管理问题213
第一节 汇兑平衡基金213
(1)英国创办汇兑平衡账213
(2)美国的汇兑安定基金214
(3)其他各国汇兑平衡基金214
第二节 汇兑统制215
(1)汇兑统制的意义215
(2)汇兑统制的发展216
(3)汇兑统制的目的与方式218
(4)维持法定汇率的目的218
附录一221
(a)浙江兴业银行贷借对照表(中华民国27年6月30日)221
(b)STATEMENT OF LIABILITIES AND ASSETS OF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BANK LIMITED,DECEMBER 31,1937.LIABILITIES222
附录二223
(a)美国联邦准备局检查会员银行存款准备表格式223
(b)1935年美国《银行条例》的变更224
附录三225
(a)美国由澳洲输入羊毛的汇款办法225
(b)美国向南美各国输出货物的汇款办法226
附录四 世界贵金属生产分配研究资料一览228
附录五 伦敦经济周报批发物价指数编制的经过情形231
附录六 欧战前各国保留与吸收黄金办法235
(a)吸收国外现金之法235
(b)保留本国现金之法236
附录七 世界货币金融大事记237
参考书目256
热门推荐
- 671455.html
- 1336113.html
- 2370970.html
- 2668363.html
- 25131.html
- 2639117.html
- 567275.html
- 2233095.html
- 2933082.html
- 3614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4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2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