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疆南部 青藏高原北缘 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新疆南部 青藏高原北缘 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
  • 刘训,肖序常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93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构造盆地-研究-新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疆南部 青藏高原北缘 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疆地学断面各地体的地层层序与时代1

第一节 准噶尔盆地地层1

第二节 北天山地体地层3

一、泥盆系3

二、石炭系3

三、三叠系5

四、侏罗系5

五、白垩系5

第三节 中天山地体地层5

一、元古宇5

二、震旦系7

三、志留系7

四、石炭系7

五、三叠系8

六、侏罗系8

七、第三系8

第四节 南天山地体地层8

一、中-新元古界8

二、震旦系12

三、寒武系12

四、奥陶系12

五、志留系12

六、泥盆系12

七、石炭系13

八、二叠系13

九、侏罗系14

十、第三系14

第五节 塔里木盆地地层14

一、震旦系14

二、寒武系19

三、奥陶系19

四、志留系—泥盆系21

五、石炭系23

六、二叠系26

七、三叠系27

八、侏罗系28

九、白垩系28

十、第三系29

第六节 铁克里克地体地层30

一、长城系—蓟县系30

二、青白口系30

三、震旦系35

四、泥盆系35

五、石炭系36

六、二叠系37

七、三叠系38

八、侏罗系38

九、白垩系39

十、第三系39

第七节 西昆仑地体地层40

一、长城系巴什考贡群/赛拉加兹塔格群40

二、蓟县系塔昔达坂群/阿拉玛斯群42

三、奥陶系42

四、石炭系42

五、二叠系43

六、侏罗系43

七、白垩系43

八、新生界43

第八节 喀喇昆仑地体地层43

主要参考文献46

第二章 断面走廊域及邻区不同地体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构造演化史48

第一节 概述48

第二节 不同地体的沉积特征——不同时期沉积盆地板块构造配置的恢复49

一、准噶尔盆地49

二、北天山地体49

三、中天山地体50

四、南天山地体53

五、塔里木盆地58

六、铁克里克地体70

七、西昆仑地体76

八、喀喇昆仑地体77

第三节 断面走廊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史79

一、前长城纪时期(Ar—Pt1,1800Ma以前)80

二、前震旦纪时期——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1800~800Ma,包括长城纪、蓟县纪及青白口纪)81

三、新元古代震旦纪至早二叠世时期(800~230Ma)——北方大陆碰撞拼合形成时期82

四、晚二叠世以后时期85

主要参考文献94

第三章 断面走廊域构造特征及变形研究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控制区域构造格架的重要构造区带及其变形97

一、北天山前缘逆冲推覆带与天山主干断裂97

二、中天山构造带102

三、南天山南缘推覆构造系统106

四、西昆仑前缘推覆构造系统111

五、库地北构造带113

六、康西瓦构造带120

第三节 塔里木盆地与造山带在走廊域内显示的盆山过渡关系125

一、盆山转化过渡的研究意义125

二、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主要盆山过渡形式125

三、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的过渡134

第四节 走廊域不同地体的变形特征140

一、准噶尔盆地(JG)140

二、北天山地体(NT)140

三、中天山地体(CT)140

四、南天山地体(ST)142

五、塔里木盆地(TA)143

六、铁克里克地体(TI)143

七、西昆仑地体(WK)144

八、喀喇昆仑地体(KL)145

第五节 重要区域性构造区带反映的地体相关信息146

一、北天山洋盆的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146

二、中天山地体基底及伊犁晚古生代裂谷带形成演化147

三、南天山南缘构造古地理再造148

四、库地北构造带的大地构造演化150

五、康西瓦构造带的大地构造演化150

主要参考文献152

第四章 西天山蛇绿岩和高压变质岩石155

第一节 西天山蛇绿岩的分布特征155

第二节 南天山蛇绿岩的地质特征157

一、霍拉山色日克牙依拉克剖面157

二、独库公路仓格洛马约里-库勒湖剖面158

第三节 两条重要缝合带159

第四节 西天山高压变质带概况与高压变质岩石的产出状态161

第五节 西天山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类型与原岩建造163

一、高压变质岩石的岩相学163

二、高压变质岩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原岩164

第六节 西天山高压变质带的变质矿物169

一、石榴子石169

二、角闪石类171

三、绿帘石类174

四、绿辉石174

五、白云母176

六、绿泥石176

七、钠长石、石英、榍石和金红石176

第七节 西天山高压变质带的变质作用pTt轨迹177

一、变质作用演化177

二、变质作用定年177

三、变质作用pTt轨迹181

第八节 西天山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抬升182

主要参考文献184

第五章 断面走廊域及邻区不同地体的火成活动及其与深部壳幔构造的关系188

第一节 断面走廊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与地质特征188

第二节 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类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196

一、火成岩岩石学特征196

二、火成岩地球化学、岩浆成因与演化207

第三节 火成岩构造组合及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史216

一、区域火成岩构造组合216

二、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演化218

三、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演化219

主要参考文献223

第六章 断面走廊域新生代沉积与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225

第一节 新生代沉积序列的建立与对比225

一、新生代沉积特征225

二、区域上新生代沉积对比及构造意义226

第二节 新生代以来盆地演化与山脉隆升的关系233

一、地貌景观233

二、沉积记录及构造变形236

三、小结238

第三节 天山、西昆仑山新构造运动的特征238

一、年轻的造山运动和相应的凹陷作用238

二、新生代的构造变形240

三、活动断裂241

四、地震与火山活动242

第四节 天山、西昆仑山新生代沉积、新构造运动特征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242

一、天山、西昆仑山新生代隆升的地质证据242

二、现今地壳运动速率242

三、新生代火山岩——幔柱岩浆作用243

四、裂变径迹年龄分析250

主要参考文献255

第七章 泉水沟一独山子地学断面的古地磁研究259

第一节 新疆古地磁研究概况259

第二节 新的古地磁成果261

一、样品采集261

二、测量、统计261

第三节 新疆古地磁研究成果264

一、喀喇昆仑-羌塘板块的古地磁研究成果264

二、塔里木板块古地磁研究成果264

三、准噶尔板块古地磁研究成果264

第四节 构造演化273

一、塔里木板块构造演化与盆地形成273

二、准噶尔板块西部地区二叠纪以来的构造旋转278

三、华夏古陆群的提出及古地磁依据279

四、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中国大陆的形成282

主要参考文献286

第八章 新疆南部盆山构造的形成机制288

第一节 本区岩石圈结构单元的特点288

一、准噶尔盆地288

二、天山山脉289

三、塔里木盆地291

四、昆仑-喀喇昆仑山区292

第二节 对本区盆山构造形成机制的若干初步认识294

一、岩石圈结构的不均一性是构造运动发生的根源294

二、关于区内沉积盆地地壳结构的某些特征296

三、岩浆活动所反映的本区岩石圈的某些特征297

四、本区岩石圈构造形成的演化历史297

五、区内岩石圈构造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机制的某些认识298

主要参考文献300

结束语302

致谢305

英文摘要306

附录1 国家三○五项目“七五”、“八五”、“九五”期间项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名单307

附录2 国家三○五项目专题承担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310

图版说明及图版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