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
  • 黄亮宜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826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3

第一章 民族精神能够作为文化方面的战略力量持久地发挥作用3

一、从民族文化的视角考察和界定民族精神3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和丰富内涵7

三、民族精神能够为民族发展提供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14

第二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文化主权18

一、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所带来的挑战18

二、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武器22

第三章 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把民族精神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25

一、进行文化建设必须确认传统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25

二、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31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36

中篇 在先进文化建设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形式47

第一章 完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国家、人民和民族大义47

一、结合新的爱国主义范畴发展忠于国家的观念47

二、为爱国主义注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内涵51

三、培育爱国和敬业相统一的现代奉献精神53

四、使国民确立和丰富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55

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义利观61

第二章 为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充实新的内容66

一、把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有关实践视为牢固联系中华儿女的纽带66

二、强调通过改革和发展而促进社会和谐统一69

三、倡导不同的社会阶层团结和睦、平等相处和利益共享72

四、培育理性的规则意识以实现人际关系有序75

五、以法治等现代文明意识增强民族亲和力79

第三章 强化面向世界的意识和重塑开放的民族精神83

一、发扬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和确立和谐世界理念83

二、提倡以更为开放的心态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86

三、树立对中华民族文化高度的自信心88

第四章 把科学精神融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93

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应和求实态度及科学思维方式相统一93

二、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丰富自强不息的精神97

三、以科学的观念支撑自主创新的民族意识101

四、使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升华为一种不懈的民族追求106

第五章 以丰富生存和发展智慧为培育民族精神的着眼点110

一、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所凝聚的民族智慧110

二、以人所共需的生存和发展智慧充实民族理性114

第六章 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达形式117

一、以纯洁规范的母语表达和承载中华民族精神117

二、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完善民族精神的传播121

三、推进民族语言走向世界和提高国际声望124

下篇 结合文化建设实际健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机制130

第一章 传统民族精神向当代民族精神转化130

一、通过辩证转换实现取精剔糟和古为今用130

二、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精神作为转化的关键环节137

三、通过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以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139

第二章 国家引导和民俗陶冶相济142

一、进一步推进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142

二、利用健康的民风习俗造就良好的民族习性147

三、发挥政府在民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52

第三章 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融通161

一、坚持广泛性的要求以取得大众化的效果161

二、在先进行为的导向作用下使民族精神得以升华165

三、民族精神建设中不同要求的相互转化169

第四章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互补175

一、以科学精神为民族的人文追求奠定基础176

二、以人文关怀精神引导民族提高科学素质179

第五章 宣传教育和法律规范共促182

一、为振奋民族精神营造优势的社会文化环境182

二、通过国民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88

三、借助法律手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190

第六章 精神激励和物质扶持并重194

一、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弘扬道义精神194

二、使义举善行同时得到道义上的褒扬和物质利益上的保障199

第七章 眼前成果同长远目标对接204

一、继承中华民族知行兼备、重行习动的优良传统204

二、在预期目标激励下强化眼前成果量的积累206

三、把青少年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210

第八章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助214

一、通过扶持文化公益事业滋养民族精神的成长214

二、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民族精神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221

附录 论“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226

主要参考书目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