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文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文学导论
  • 陈载璋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155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文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0.1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

附表一星座表 附1

附录一球面三角 附1

附表二最亮的恒星 附4

§0.2宇宙概观5

附表三最近的恒星 附5

附表四一些目视双星 附6

附表五一些星团与星协 附7

附表六一些有趣的星云 附9

§0.3天文学的分支10

附表七已发现的星际分子 附10

附表八本星系群(不包括银河系) 附11

§0.4天文学简史14

附录二日面坐标 附15

附录三希腊字母表 附21

附录四 简明星图 附22

§1.2地球自转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29

§1.1天球29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和天球坐标系29

§1.3地球和地理坐标31

§1.4天球坐标系32

§1.5天球坐标的变换39

§1.6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现象41

§1.7地球公转和星空的周年变化47

第二章时间的计量50

§2.1 引言50

§2.2恒星时52

§2.3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53

§2.4地方时、世界时和区时58

§2.5恒星时单位和平时单位的换算64

§2.6恒星时时刻和平时时刻的换算67

§2.7历法71

§2.8历书时和原子时78

第三章天文望远镜和天体物理方法82

§3.1天文望远镜82

§3.2辐射接受器105

§3.3天体光度测量119

§3.4天体分光学133

§3.5射电望远镜151

§3.6天体物理新技术157

§4.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65

第四章地球和月球165

§4.2地球的自转和岁差章动168

§4.3地球的质量和内部结构173

§4.4地球的大气层176

§4.5地磁183

§4.6地壳变移187

§4.7月球的大小、质量和距离191

§4.8月球的运动194

§4.9月球表面204

§4.10月球的物理状况210

§4.11 日食和月食212

§5.1太阳系221

第五章行星和卫星的运动221

§5.2地心体系和日心体系222

§5.3行星的视运动及其解释228

§5.4行星的轨道要素和提丢斯-波得定则236

§5.5万有引力定律240

§5.6二体问题——开普勒定律的普遍形式245

§5.7活力公式和宇宙速度248

§5.8摄动问题253

§5.9卫星的轨道运动、潮汐和引力范围257

§6.1行星的一般性质269

第六章行星和卫星的性质269

§6.2水星276

§6.3金星278

§6.4火星及其卫星281

§6.5木星及其卫星289

§6.6土星及其卫星和环系295

§6.7天王星及其卫星和环带300

§6.8海王星及其卫星303

§6.9冥王星及其卫星304

第七章太阳系的小天体307

§7.1小行星307

§7.2彗星312

§7.3彗星的结构和性质317

§7.4几颗著名的彗星324

§7.5流星329

§7.6流星雨和流星群335

§7.7 陨星339

§7.8行星际物质346

§7.9太阳系小天体的演化349

§8.1 引言354

第八章太阳354

§8.2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355

§8.3太阳望远镜358

§8.4太阳的结构363

§8.5光球366

§8.6色球层393

§8.7 日冕400

§8.8太阳活动406

§8.9太阳黑子411

§8.10 日珥425

§8.11耀斑431

§8.12太阳的射电437

§8.13日地关系443

主要参考书449

目 录451

第九章恒星451

§9.1引言451

§9.2恒星的距离453

§9.3恒星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457

§9.4恒星的大小458

§9.5恒星的光谱464

§9.6赫罗图468

§9.7恒星光谱型的解释471

§9.8恒星的颜色系统475

§9.9分光视差480

§9.10恒星的化学组成482

§10.1变星485

第十章特殊恒星485

§10.2脉动变星491

§10.3新星和超新星501

§10.4金牛座T型星和鲸鱼座UV型星512

§10.5早型发射星517

§10.6 A型特殊星523

§10.7致密星——白矮星和中子星(脉冲星)526

§10.8黑洞537

第十一章恒星集团545

§11.1双星和聚星545

§11.2双星的轨道运动551

§11.3恒星的质量560

§11.4密近双星564

§11.5几个著名的双星和聚星575

§11.6星团与星协585

§12.1星云597

第十二章星云与星际物质597

§12.2星云发光的机制603

§12.3星际物质607

§12.4超新星遗迹615

§12.5星际分子621

第十三章银河系626

§13.1银河和银河系626

§13.2恒星的空间分布630

§13.3恒星的空间运动638

§13.4星族和次系650

§13.5银河系的自转和质量654

§13.6银河系的结构661

§13.7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和高能辐射668

§13.8旋臂理论673

第十四章河外星系679

§14.1河外星系的分类680

§14.2河外星系距离的测定687

§14.3河外星系的一般性质691

§14.4河外星系的自转、大小和质量696

§14.5河外射电源704

§14.6类星体709

§14.7活动星系718

第十五章总星系728

§15.1双重星系和多重星系728

§15.2星系团735

§15.3 总星系743

§15.4总星系模型748

§15.5总星系的演化756

第十六章天体的起源和演化762

§16.1天体演化学762

§16.2恒星演化学的观测基础765

§16.3恒星的内部结构768

§16.4恒星的起源和演化777

§16.5双星的起源和演化786

§16.6星系的起源和演化789

§16.7太阳系的起源793

§16.8康德和拉普拉斯的学说800

§16.9灾变假说804

§16.10本世纪的星云说808

§16.11其它学说813

§16.12戴文赛的新学说816

主要参考书8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