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保持及语言转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邬美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120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蒙古族-语言调查-鄂尔多斯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保持及语言转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5
第二节 调查点的介绍6
一、鄂尔多斯市概貌6
二、鄂尔多斯市蒙古族民众的居住环境类型分析7
三、调查点介绍8
第三节 调查实施及样本情况10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10
二、受访者基本情况11
三、资料收集方法12
四、数据分析13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13
第四节 以往的研究述评14
一、语言接触14
二、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15
三、语言态度20
四、言语社区25
第五节 各章内容说明28
第二章 语言能力分析29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29
一、普通话水平29
二、蒙古语水平30
三、当地汉语方言水平32
四、小结33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36
一、普通话水平36
二、蒙古语水平37
三、当地汉语方言水平39
四、小结40
第三章 语码选择实证研究43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44
一、不同居住类型的受访者语码选择分析44
二、基于语境的分析48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53
一、不同身份类型受访者语码选择分析53
二、基于语境的分析59
三、小结65
第四章 代际差异研究66
第一节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的调查67
一、家庭中各语言变体的使用比例67
二、小结79
第二节 达拉特旗展旦召嘎查一社的调查81
一、数据分析81
二、调查结论及引发的思考88
第三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91
一、数据分析92
二、小结105
第五章 不同类型言语社区的语码转换分析106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106
一、数据分析106
二、小结117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118
一、数据分析118
二、小结126
第六章 语言保持及转用动因调查128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128
一、数据分析128
二、原因分析135
三、小结140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140
一、数据分析140
二、原因分析146
三、小结149
第七章 语言态度分析150
一、引言150
二、调查的实施153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154
一、情感因素调查154
二、实用因素调查160
三、社会地位调查166
四、结论及分析171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177
一、情感因素调查177
二、实用因素调查183
三、社会地位调查186
四、结论及分析195
第八章 语言教育态度实证研究203
一、引言203
二、研究背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回顾203
第一节 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的调查206
一、语言教育态度调查206
二、调查结论引发的思考216
第二节 达拉特旗展旦召嘎查一社的调查218
一、语言教育态度调查218
二、小结226
第三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227
一、语言教育态度调查227
二、调查结论引发的思考244
第九章 双语态度实证研究246
一、引言246
二、本章统计需要用到的问卷内容246
第一节 达拉特旗的调查246
一、蒙汉双语态度调查数据分析246
二、蒙汉双语态度调查的结论及分析253
第二节 康巴什新区的调查257
一、蒙汉双语态度调查数据分析257
二、相关性分析265
三、蒙汉双语态度调查的结论及分析269
第十章 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态度研究271
第一节 基于不同居住类型的语言保持及语言转用态度研究——达拉特旗271
一、数据分析结果统计271
二、双重态度特征及其原因分析285
第二节 基于不同身份类型的语言保持及语言转用态度研究——康巴什新区291
一、数据分析结果统计292
二、双重态度特征及其原因分析302
第十一章 结论307
一、语言保持及语言转用307
二、言语社区317
三、语言态度325
参考文献334
热门推荐
- 1787833.html
- 844396.html
- 2283524.html
- 1092071.html
- 2052664.html
- 2426493.html
- 3893151.html
- 1364071.html
- 199632.html
- 3189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0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2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6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6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