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6辑 第4册 六朝山水诗画美学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施筱云著;龚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644955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6辑 第4册 六朝山水诗画美学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文献检讨4
第三节 研究范围7
第四节 研究方法9
第二章 六朝山水美学的开展13
第一节 六朝美学开展的时代背景14
一、前代遗绪14
(一)政治的昏暗15
(二)经学之寝衰18
二、思想宗教之启沃20
(一)老庄思想的影响21
(二)佛教思想的影响22
(三)道教信仰的影响24
(四)玄学清谈的影响26
三、批判精神与人文自觉的兴起30
(一)批判精神的兴起31
(二)人文自觉的提升34
第二节 六朝山水美学的时空因素38
一、历史变动因素40
(一)动乱虚无的人生感慨40
(二)制度改变的游宦机会45
二、地理景观因素48
(一)北地原野之豪健49
(二)洛浦故土之怀思51
(三)江南风物之鉴赏53
三、文化生活因素57
(一)清谈佛老58
(二)纵情山水60
(三)为文造情62
第三节 山水与人文的交会63
一、行吟寄托65
二、赏游记录67
三、隐者乐园69
四、心灵漂泊73
五、钩沉玄理78
第三章 文学诗歌中之山水81
第一节 寓目美学——由品人至品物84
一、魏晋风度——《世说新语》的人物品鉴85
(一)魏晋人的面貌之美86
(二)魏晋人的风神之美88
(三)魏晋人的德性之美90
(四)魏晋人的品鉴美学93
二、人物相拟——由巧语见美学97
(一)以物象之美比拟人物98
(二)以山水之美烘托人物101
(三)山水与人格同化103
三、寓目写心——寓目美学的开启107
(一)形色照面的视觉评断109
(二)由寓目到感心112
(三)寓目美学的兴起114
第二节 山水清音——山水中见品性,人品中放天真119
一、神仙之乡——游仙、玄言、参佛的启发121
(一)理性自觉的哲学高度122
(二)安放心灵的人生企图127
(三)感性审美的艺术表现130
(四)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134
二、与道逍遥——人格与山林的对话137
(一)安身立命的追求138
(二)美感经验的开拓142
(三)微观宏观的并存148
三、人化自然——投射情志的山水152
(一)抒郁愤153
(二)遣悲怀155
(三)寄离苦156
(四)咏慷慨157
(五)寄孤寂159
(六)乐天命161
(七)论诗文163
第三节 神与物游——才性并风云捲舒166
一、灵思飞动的山水意象167
(一)直觉性之意象168
(二)突发性之意象170
(三)超时空之意象171
二、壮思开阔的宇宙天地173
(一)笔触之壮濶173
(二)胸次之壮濶174
三、悲思回荡的曲山迂水175
(一)解忧之游憩176
(二)忧苦之寄托177
(三)苦闷之隐喻178
四、才思洋溢的自然掇拾179
(一)以物喻神之精180
(二)神思入景之深180
(三)神思融景之妙181
第四节 模山范水——摹象写意而至情景交融182
一、山水起兴的情志寄托184
(一)以山水引仙心184
(二)以山水引玄趣185
(三)以山水寄感慨187
二、声色大开的山水描写188
(一)穷力追新之辞189
(二)俪采百字之偶191
(三)奇巧创新之变194
三、精细雕琢的客观写景197
(一)穷形尽相,巧构形似198
(二)因方借巧,即势会奇203
(三)游心窜句,镕裁警策207
四、情景交融的主观寄情211
(一)主动感应,情景相附212
(二)被动起兴,情随物迁215
(三)入兴贵闲,心物徘徊217
下册221
第四章 艺术理论中之山水221
第一节 含道应物——以圣心观照自然227
一、自由精神的追求228
(一)迁想妙得229
(二)逍遥境界231
(三)理入影述234
二、由略转精的表现236
(一)立体透视的表达236
(二)线的运用238
(三)色彩的浑化240
三、人意天意的呼应242
(一)传神写照——顾恺之243
(二)澄怀味象——宗炳246
(三)易象同体——王微248
(四)气韵生动——谢赫251
第二节 以形媚道——以美姿呈现道体255
一、以形写神与以形写形257
(一)以形写神258
(二)以形写形262
(三)形神符应264
二、应物象形与应目会心268
(一)山水画与山水景象之对应269
(二)作画者与山水景象之对应270
(三)山水画与山水神理之对应273
三、传移模写与明神降之275
(一)写生留述276
(二)移情山水277
(三)融灵於画279
第三节 心师造化——以主体融通山水282
一、主客交融283
(一)意趣兼具的客体283
(二)学穷性表的主体284
(三)主客交融的经验286
二、立象於胸288
(一)以情融景之写真方式289
(二)意在笔先之写心法门290
三、凝气怡神292
(一)逍遥畅神的卧游赏会292
(二)笔妙墨精的情理密附295
第五章 山水诗画之情理会通与激荡299
第一节 诗歌绘画之情理会通302
一、意与象302
(一)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303
(二)创作过程中的抽象思维308
二、形与神316
(一)神与物游的动态作用317
(二)寄形出神的静态象征320
(三)形神之间的对应融合325
三、情与韵332
(一)托物言情,韵在其中333
(二)意象情趣,相融浑化336
(三)依情待实,立品养兴340
第二节 诗歌绘画之情理激荡344
一、虚与实345
(一)意义功能的虚实345
(二)题材内容的虚实348
(三)艺术表现的虚实350
二、简与丽354
(一)雕采缛丽,新变代雄357
(二)去博返约,和谐淡泊360
三、图像与文字365
(一)文字存形366
(二)绘画宣物369
第六章 结论373
第一节 六朝山水诗画发展的突破374
一、写实的突破374
二、理论的启蒙375
三、形上的追求376
第二节 文艺美学质变的意义377
一、文艺指向的转折377
二、文字图像的互渗379
三、心灵美境的交感380
四、山水位阶的重整381
五、山水美学的起点382
参考文献385
附表:论文相关文士生卒年表及相关资料399
附图405
热门推荐
- 566699.html
- 3114562.html
- 2113681.html
- 460140.html
- 3530030.html
- 2550063.html
- 3058806.html
- 3479161.html
- 2064791.html
- 1734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6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7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