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普丽春著(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114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及背景1
二、选题研究的价值及创新2
三、选题研究的理论及方法5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和价值11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11
一、语言文学11
二、民间艺术14
三、节庆习俗18
四、民间工艺21
五、传统知识23
六、宗教典籍24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28
一、民族性28
二、地域性29
三、传承性31
四、时代性34
五、宗教关联性35
六、动态性37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38
一、和谐价值39
二、历史价值40
三、艺术价值42
四、教育价值43
五、科学价值45
六、经济价值47
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意义和原则49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49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地位49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51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意义63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64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65
三、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67
四、有利于少数民族素质的提高68
五、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69
六、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0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原则74
一、原真性原则74
二、多样性原则75
三、发展性原则75
四、适度性原则75
第三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举要——以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77
第一节 彝族烟盒舞的渊源和特点77
一、烟盒舞的渊源和流传77
二、烟盒舞的种类和特点79
第二节 彝族烟盒舞的传承途径和功能分析81
一、烟盒舞的传承途径81
二、烟盒舞的功能分析82
第三节 彝族烟盒舞传承对人的影响85
一、智力因素85
二、非智力因素87
三、其他因素89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烟盒舞的未来发展91
一、烟盒舞的社会变迁91
二、烟盒舞的未来发展92
第五节 彝族烟盒舞传承的学校教育个案举要93
一、民族高校传承烟盒舞个案举要93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传承烟盒舞个案举要95
三、烟盒舞传承的学校教育思考98
第四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对策100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100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成效101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108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反思124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践反思124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学理反思138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模式构建141
一、弘扬传统教育142
二、引入学校教育145
三、辅以其他形式的教育149
第五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途径154
第一节 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思想155
一、学校教育传承的重要意义155
二、学校教育传承的指导思想162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167
一、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168
二、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170
三、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173
第三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思路174
一、确立教育目标174
二、构建课程体系175
三、形成学科群落183
四、培养师资队伍191
五、实施教育的多元渠道193
结语196
后记197
参考文献199
附录一 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览表207
附录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一览表211
附录三 云南省楚雄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一览表228
附录四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一览表230
附录五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32
附录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244
附录七 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47
热门推荐
- 589855.html
- 973567.html
- 731197.html
- 352996.html
- 675134.html
- 2283848.html
- 2448811.html
- 1289980.html
- 2339391.html
- 1016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8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0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