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量刑改革之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廷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290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量刑-司法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量刑改革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法定刑中间线是量刑公正的生命线1
一、法定刑中间线是实现量刑公正的支点2
二、虚拟徒刑是依法构建量刑标尺的关键5
三、理性评价量刑情节是计算罪责程度的科学方法9
四、“积分”“刻度”两相对应是开启量刑公正的钥匙12
第一章 量刑公正观的历史发展16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关于量刑公正观的争论16
一、报应刑论的量刑公正观17
二、目的刑论的量刑公正观19
三、折中主义刑罚论的量刑公正观21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公正观22
一、我国量刑公正观的基本内涵22
二、我国量刑公正的基本表现形式25
三、科学量刑方法是通往量刑公正的桥梁28
第二章 量刑原则与量刑公正——关于修改完善我国量刑原则的立法建议31
第一节 现行量刑原则的立法瑕疵32
一、一般量刑原则存在的问题33
二、从重、从轻处罚原则存在的问题35
三、减轻处罚原则存在的问题43
四、免除处罚原则存在的问题46
五、数罪并罚制度存在的问题47
第二节 现行量刑原则的立法缺失50
一、没有规定量刑情节的概念50
二、没有规定多功能从宽处罚情节的功能选择规则51
三、没有规定量刑的基本方法52
第三节 完善我国量刑原则的立法建议53
一、关于修改刑法第61条的立法建议54
二、关于修改刑法第62条的立法建议54
三、关于修改刑法第63条第1款的立法建议55
四、关于修改刑法第37条的立法建议55
五、关于修改刑法第69条的立法建议56
第三章 中国量刑改革走向何方57
第一节 估堆量刑与法官刑罚裁量权57
一、“估堆量刑”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形象写照57
二、量刑偏差产生的原因60
三、摒弃“估堆量刑”是广大公民的迫切诉求63
第二节 量刑改革能借鉴英美《量刑指南》吗?64
一、西方国家掀起量刑改革的缘由65
二、《美国量刑指南》简介67
三、“英国量刑指南”简介73
第三节从“先例判决”到“量刑规范化”改革76
一、量刑改革已在我国自下而上地掀起76
二、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先例判决”制度简介77
三、江苏省三级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简介81
第四章 量刑基准论是误导量刑改革的伪命题85
第一节 量刑基准论的来源与含义85
一、量刑基准论的海外来源85
二、量刑基准论的中国含义87
第二节“社会危害程度说”是估堆量刑的翻版92
一、“社会危害程度说”的基本内容92
二、对“社会危害程度说”质疑93
第三节“基准事实说”是刑法文明史上的倒退97
一、“基准事实说”的基本含义97
二、对“基准事实说”质疑98
第四节 最高发案率说与从重从轻处罚南辕北辙100
一、最高发案率说的基本内容100
二、对“最高发案率说”质疑101
第五节“平均处刑值”与从重从轻处罚风马牛不相及104
一、“平均处刑值说”的基本内容104
二、对“平均处刑值说”质疑104
第五章“量刑基准论”对量刑改革的误导109
第一节《江苏规则》对“量刑基准论”的挑战110
一、《江苏规则》关于部分罪行实行“中间线”的规定111
二、江苏《三级量刑体系》关于不实行“中间线”的规定112
第二节 量刑基准并非“量刑公正的根本保证”114
一、江苏《三级量刑体系》关于量刑基准规定114
二、“量刑基准论”是导致量刑偏差的新源泉121
第三节 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的量刑基准126
一、故意杀人罪“以死刑”为量刑基准引发重重矛盾126
二、用强奸罪的量刑基准否定“中间线论”不合逻辑128
第四节 情节犯、数额犯和前科犯的量刑基准130
一、情节犯的量刑基准导致双重量刑标准130
二、数额型犯罪应当严格区分定罪数额与量刑数额133
三、以“前科”为根据确定量刑基准难以自圆其说135
第五节 以量刑格取代法定刑的弊端136
一、法定刑只能是“罪行法定刑”136
二、“罪名法定刑”是一道虚假议题138
三、量刑格是构建“罪型亚类”的必然产物140
第六节 量刑要素取代量刑情节的弊端142
一、量刑要素的基本内容142
二、量刑要素是陈旧量刑情节概念的反映143
三、量刑要素的本质在于模糊量刑情节与定罪情节的界限146
第七节 一情节多功能和一案件多情节的错误规定146
一、一情节多功能的错误选择规则146
二、一案件多情节的错误处理规则150
第八节 量刑要素与刑罚量的错误对应规定152
一、横向比较量刑要素的错误规则152
二、细化量刑要素的错误规则153
三、法定刑“二次分格”的错误规则156
第六章 量刑改革不应走“量化分析”之路160
第一节 评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化分析”的前提、对象和任务161
一、“法定刑幅度过于宽泛”是以偏概全的伪命题162
二、量化分析的对象只能是“罪行”不能是“罪名”165
三、依法构建“量刑标尺”是对法定刑“进行细化”的科学思路169
第二节 评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化分析”的两种表现形式171
一、另行确定“量刑起点”是对法定刑的肆意篡改171
二、“基准刑”是“量刑基准”的改头换面175
第三节 评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化分析”的三项根据178
一、“基本犯罪构成事实”与“量刑起点”没有内在联系179
二、“基本犯罪事实”与“基准刑”没有内在联系182
三、“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等与“基准刑”也没有内在联系186
第四节 评对量刑情节进行“量化分析”190
一、量化分析说对量刑情节进行“量化分析”的基本要求190
二、对量刑情节进行“量化分析”存在的问题191
第五节 评量刑方法应“以定量分析为主”195
一、量刑方法“应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基本内容195
二、对量刑方法“应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质疑196
第六节 评量刑规范化试点就是“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199
一、“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本内容199
二、对“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质疑200
第七章 摒弃罪型亚类,走量刑精确制导之路206
第一节 摒弃“罪型亚类”是量刑改革的当务之急206
一、罪型亚类与量刑起点206
二、罪型亚类与量刑基准209
三、“罪型亚类”与“实证研究”210
第二节 中国量刑改革应走精确制导之路213
一、量刑精确制导的概念与特征213
二、“量刑精确制导论”的法律根据和理论前提214
第三节 现实量刑精确制导的科学方法219
一、依法构建刻度分明的“量刑标尺”219
二、科学设计量刑情节“理性评价模型”226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量刑系统》是实现量刑精确制导的高科技平台232
一、人工智能软件是“量刑精确制导论”研究成果的最佳载体232
二、《计算机辅助量刑系统》是当代高科技在刑事审判中的具体应用235
三、《计算机辅助量刑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236
第五节“量刑精确制导论”与“量化分析说”的利弊比较249
一、“量刑精确制导论”是投入最低而收效甚大的量刑改革方案249
二、“量化分析”是投入高昂而收效甚微的量刑改革方案252
附表258
热门推荐
- 2637319.html
- 3479368.html
- 389822.html
- 232533.html
- 3280291.html
- 1990286.html
- 783975.html
- 2573646.html
- 3679816.html
- 1797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0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5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3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