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丽芳,邱昊,谢晓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6066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与视点1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及其发展1
一、关于“传播”1
二、“传播”“交通”与“通讯”3
三、“传播”的历史演进3
四、传播与社会的发展4
第二节 传播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5
一、关于传播学5
二、传播学的建立9
三、大众传播14
第三节 民族文化传播19
一、对“文化”的认识19
二、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认识20
三、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22
第四节 民族文化中的符号与传播23
一、对“符号”意义的探讨23
二、符号与文化25
三、符号与民族文化传播27
第五节 民族文化传播学31
一、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价值31
二、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视角32
三、民族文化传播学类型描述32
四、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安全思考37
第二章 民族建筑文化传播39
第一节 建筑·文化·传播39
第二节 少数民族建筑与空间生产41
一、少数民族建筑的空间生产44
二、少数民族建筑的空间语言48
第三节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一种传播介质49
一、建筑作为传播介质49
二、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介质的传播特征51
三、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介质的建构功能53
第三章 民族服饰文化传播63
第一节 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63
一、色彩介质元素64
二、材料介质元素65
第二节 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的编码与编码规则66
一、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的编码66
二、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的编码规则67
三、神圣服饰与世俗服饰的编码69
第三节 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编码的集合过程72
一、介质元素、规则和工艺72
二、传播介质元素的编码原则73
三、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编码规则的价值74
第四节 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编码规则的执行者75
第五节 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传播介质元素的译码76
一、少数民族服饰是一种表征族源、族群的识别符号76
二、少数民族服饰是文化认同的基石77
三、少数民族服饰体现民族精神78
四、服饰符号的变异性问题79
第四章 民族语言文化传播80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传播中的民族语言80
一、关于“语言”80
二、文化传播中的民族语言83
三、语言承载的民族文化87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与传说88
一、神话88
二、史诗90
三、传说90
第三节 文字符号与民族文化传播91
一、纳西族东巴图画文字的文化传播——一个个案91
二、图画文字的表意系统和表意空间97
第五章 民族艺术文化传播102
第一节 民族艺术文化传播的要素102
第二节 民族艺术文化传播介质描述104
一、民族绘画艺术104
二、剪纸艺术107
三、民族乐舞艺术108
第三节 民族乐舞符号意象111
一、关于乐舞的起源111
二、乐舞中的性意识114
三、乐器符号与性暗示116
四、乐舞文化的内在意象层——以纳西族乐舞为例的分析121
第六章 民族宗教文化传播126
第一节 宗教与传播——新兴的交叉学科126
一、“宗教”和“民族宗教”126
二、传播——宗教文化交流的新视角132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神圣向世俗的转换137
一、部落的巫术与神秘图腾137
二、城邦间的宗教对话144
三、地球村中的众神狂欢149
第三节 传播的宗教取向154
第七章 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播159
第一节 民族手工艺的文化传播意义159
第二节 陶石工艺的文化传播161
一、陶制品介质文化传播161
二、石介质文化传播165
第三节 民族木雕、造纸手工艺文化传播167
一、木雕介质文化传播167
二、手工造纸介质文化传播169
第四节 民族金属制品手工艺文化传播171
一、银器工艺介质文化传播172
二、斑铜工艺介质文化传播173
三、锡工艺介质文化传播174
四、铁工艺介质文化传播176
第五节 民族纺织工艺文化传播178
第六节 对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思考181
一、在认知自我和调整自我中寻找生存与发展之路182
二、在顺应发展规律的同时保有自身的工艺精髓及其符号184
第八章 民族影视文化传播186
第一节 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的嬗变186
一、“民族影视作品”概念界定186
二、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的历程描述187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播与民族影视发展的相互推动193
一、民族文化:民族影视传播的灵魂194
二、民族影视编码特质对民族文化的影响197
第三节 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199
一、“十七年”时期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199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204
三、新世纪以来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209
第四节 民族影视在传播民族文化中面临的困境213
一、民族影视制作和运行机制决定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213
二、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局限性213
三、民族影视传播的民族文化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214
四、受众数量直接决定民族影视的传播效果215
第九章 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217
第一节 何谓新媒体217
一、“新媒体”概念界定217
二、新媒体的特征218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219
第二节 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运用220
一、互联网新媒体221
二、手机新媒体228
三、电视新媒体230
第三节 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思考233
一、整和的传播力与“碎片化”效果233
二、被激活的“网上民族文化”与被不当消费的“明信片”234
三、虚拟社群的凝聚力与变异的网络地方民族主义235
第十章 民族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237
第一节 对“民族文化安全”的认识237
一、文化安全及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37
二、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40
三、民族文化生态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44
四、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48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51
一、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51
二、隐性文化侵略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256
第三节 维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文化安全的思考259
一、从国家层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安全预警系统259
二、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260
三、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本土化传播261
四、培养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创新民族文化261
五、对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形态进行保护262
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263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6
热门推荐
- 1334203.html
- 1978.html
- 2948708.html
- 1112975.html
- 2598283.html
- 1825320.html
- 2851277.html
- 1793703.html
- 1249653.html
- 2525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2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2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5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