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下
  • 湖南省乡村医生培训教材编委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ISBN:780187269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188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乡村医生-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504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504

第一篇 诊断学基础504

第一章 常见症状504

第一节 发热504

第二节 头痛506

第三节 昏迷507

第四节 惊厥508

第五节 眩晕508

第六节 咳嗽与咳痰509

第七节 咯血510

第八节 呼吸困难511

第九节 胸痛512

第十节 心悸513

第十一节 腹痛513

第十二节 恶心与呕吐515

第十三节 腹泻516

第十四节 黄疸517

第十五节 呕血与便血519

第十六节 血尿521

第十七节 水肿521

第二章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523

第一节 问诊523

第二节 体格检查524

第三章 辅助检查553

实验室诊断553

第二篇 常见内科疾病562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562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62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563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564

第四节 阻塞性肺气肿565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66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569

第七节 肺炎572

第八节 肺结核575

第九节 结核性胸膜炎579

第十节 自发性气胸580

第十一节 呼吸衰竭581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585

第一节 心脏瓣膜疾病585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588

第三节 高血压病590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94

第五节 心律失常600

第六节 病毒性心肌炎606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608

第一节 胃炎608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610

第三节 肝硬化615

第四节 肝性脑病619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621

第一节 肾盂肾炎621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624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625

第五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628

第一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628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29

第三节 糖尿病632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636

第一节 脑出血636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38

第三节 脑梗死640

第四节 癫痫643

第七章 造血系统疾病646

第一节 贫血646

第二节 白血病652

第八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660

第一节 急性中毒总论660

第二节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663

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66

第四节 镇静催眠药中毒667

第五节 中暑669

第六节 淹溺670

第七节 电击伤671

第九章 风湿性疾病672

第十章 精神疾病674

第三篇 常见外科疾病676

第一章 普通外科疾病676

第一节 休克676

第二节 外科感染679

第三节 损伤685

第四节 甲状腺疾病691

第五节 乳房疾病692

第六节 腹外疝695

第七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697

第八节 急性肠梗阻701

第九节 急性阑尾炎705

第十节 急性腹膜炎708

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710

第十二节 结肠癌和直肠癌714

第十三节 肝脏疾病717

第十四节 胆道疾病719

第二章 神经外科疾病724

第一节 颅脑损伤724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730

第三章 胸部外科疾病732

第一节 肋骨骨折732

第二节 损伤性气胸733

第三节 损伤性血胸735

第四节 肺癌736

第五节 食管癌738

第四章 泌尿外科疾病739

第一节 肾损伤739

第二节 膀胱损伤742

第三节 尿道损伤743

第四节 肾及输尿管结石744

第五节 膀胱结石747

第六节 尿道结石748

第七节 前列腺增生症748

第五章 骨外科疾病751

第一节 骨折751

第二节 关节 脱位762

第三节 骨与关节 化脓性感染763

第四篇 常见妇产科疾病768

第一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768

第一节 妇科病史768

第二节 体格检查769

第二章 妊娠病理771

第一节 流产771

第二节 异位妊娠775

第三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80

第四节 前置胎盘786

第五节 胎盘早期剥离788

第三章 分娩期并发症791

第一节 产后出血791

第二节 胎儿窘迫794

第三节 子宫破裂796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797

第四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800

第一节 阴道炎800

第二节 宫颈炎803

第三节 盆腔炎806

第五章 女性生殖器肿瘤808

第一节 子宫肌瘤808

第二节 子宫颈癌810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813

第四节 卵巢肿瘤814

第六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817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817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819

第五篇 常见儿科疾病821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821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821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821

第三节 生长发育822

第四节 婴儿营养与喂养825

第五节 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829

第六节 小儿液体疗法833

第二章 营养缺乏性疾病836

第一节 营养不良836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38

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841

第三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期疾病842

第一节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及护理842

第二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44

第三节 新生儿肺炎846

第四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847

第五节 新生儿黄疸848

第六节 新生儿败血症850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851

第一节 口炎851

第二节 小儿腹泻病852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859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59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861

第三节 肺炎862

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866

第一节 室间隔缺损866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867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868

第四节 法洛四联症869

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870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870

第二节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873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875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87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878

第六篇 常见传染病882

第一章 病毒性疾病882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882

第二节 麻疹883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885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887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890

第六节 狂犬病895

第七节 艾滋病896

第八节 水痘898

第二章 细菌性传染病899

第一节 细菌性痢疾899

第二节 霍乱901

第三节 伤寒903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904

第五节 鼠疫906

第六节 炭疽908

第三章 螺旋体感染910

钩端螺旋体病910

第四章 寄生虫病916

第一节 阿米巴病916

第二节 血吸虫病919

第三节 绦虫病921

第四节 蛔虫病922

第七篇 五官科常见疾病924

第一章 眼科常见疾病924

第一节 眼睑疾病924

第二节 泪器疾病925

第三节 结膜疾病927

第四节 角膜疾病929

第五节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931

第六节 晶状体疾病932

第七节 青光眼934

第八节 屈光不正937

第九节 眼外肌病与弱视939

第十节 眼外伤941

第二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942

第一节 鼻部疾病942

第二节 咽部疾病948

第三节 喉部疾病953

第四节 呼吸道异物与食管疾病958

第五节 耳部疾病960

第八篇 常用护理技术及急诊的急救技术966

第一章 常用护理技术966

第一节 注射技术966

第二节 各种皮肤试验法969

第三节 灌肠术971

第四节 导尿术971

第五节 洗胃972

第六节 吸氧972

第七节 吸痰972

第八节 冷和热的应用973

第二章 基本急救技术975

第一节 复苏975

第二节 包扎、止血及搬运977

第三节 洗胃术979

第四节 清创术980

第四部分 中医学概要982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982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982

第一节 阴阳学说982

第二节 五行学说984

第二章 人体结构和功能986

第一节 脏腑987

第二节 经络997

第三节 气、血、津液1001

第三章 发病原理和致病因素1004

第一节 发病原理1004

第二节 致病因素1004

第四章 防治原则1011

第一节 预防原则1011

第二节 治疗原则1012

第二篇 中医诊断学概要1015

第一章 诊察方法和辨证纲领1015

第一节 诊察方法——四诊1015

第二节 辨证纲领——八纲1025

第二章 辨证施治1030

第一节 脏腑病辨证与施治1030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与施治1041

第三篇 中药学概要1044

第一章 中药基本知识1044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与贮藏1044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1044

第三节 中药的性能1046

第四节 中药的应用1048

第二章 常用中药1049

第一节 解表药1049

第二节 清热药1054

第三节 泻下药1060

第四节 祛风湿药1061

第五节 芳香化湿药1063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1064

第七节 温里药1066

第八节 理气药1067

第九节 消导药1069

第十节 活血祛瘀药1071

第十一节 止血药1074

第十二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1076

第十三节 安神药1079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1080

第十五节 开窍药1083

第十六节 补益药1084

第十七节 收涩药1090

第十八节 驱虫药1092

第十九节 外用药1093

第二十节 抗肿瘤药1093

第四篇 方剂学概要1095

第一章 方剂的基本知识1095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1095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规律1096

第三节 常用剂型(制剂)1096

第二章 常用方剂1097

第一节 解表剂1097

第二节 清热剂1100

第三节 和解剂1103

第四节 温里剂1104

第五节 泻下方1106

第六节 祛风湿剂1107

第七节 祛湿剂1108

第八节 祛痰剂1110

第九节 润燥剂1111

第十节 理气剂1112

第十一节 理血剂1114

第十二节 补益剂1116

第十三节 消导剂1119

第十四节 安神剂1120

第十五节 治风剂1121

第十六节 固涩剂1123

第十七节 开窍剂1124

第十八节 驱虫剂1126

第十九节 痈疡剂1127

第五篇 针灸学概要1128

第一章 腧穴概述1128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各论1131

第一节 十二经脉1131

第二节 督任脉和奇穴1143

第三章 刺灸法1147

第一节 毫针刺法1147

第二节 灸法1152

第六篇 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155

第一章 内科病证1155

第一节 感冒1155

第二节 咳嗽1156

第三节 气喘1158

第四节 心悸1160

第五节 眩晕1162

第六节 胃痛1163

第七节 腹泻1165

第八节 黄疸1167

第九节 水肿1169

第十节 消渴1171

第十一节 痹病1172

第二章 妇科病症1174

第一节 月经不调1174

第二节 月经先期1174

第三节 月经后期1175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1176

第五节 月经过多1176

第六节 月经过少1177

第七节 痛经1177

第八节 带下1179

第三章 骨伤科病证1180

第一节 骨折概论1180

第二节 伤筋概论1184

第四章 儿科病证1185

第一节 麻疹1185

第二节 疳积1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