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化学 供中医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怀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5836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医用化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化学 供中医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一、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1
二、化学与医学3
三、医用化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4
第二节 中国法定计量单位5
第三节 有效数字6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6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及运算规则6
第二章 溶液9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9
一、物质的量浓度9
二、质量浓度10
三、质量分数10
四、体积分数10
五、分子浓度10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11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11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12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2
第三章 酸碱平衡16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16
一、酸碱的概念17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17
第二节 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18
一、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18
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18
三、共轭酸碱解离常数的关系19
四、解离度19
五、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20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计算20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20
二、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22
第四节 缓冲溶液22
一、缓冲溶液组成及其作用机理22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23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24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24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25
第四章 胶体和乳状液28
第一节 分散系28
第二节 溶胶29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29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30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31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33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34
一、高分子溶液的特性34
二、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35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36
一、表面活性剂36
二、乳状液37
第五节 凝胶38
一、凝胶的分类39
二、凝胶的主要性质39
第五章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42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42
一、氧化与还原42
二、氧化数43
三、氧化还原电对44
第二节 电极电势44
一、原电池44
二、电极电势46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50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52
一、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52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53
第六章 原子结构56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56
一、量子化特征57
二、波粒二象性57
三、测不准原理58
四、玻尔理论58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60
一、波函数与原子轨道60
二、电子云60
三、四个量子数61
四、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图形表示62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67
一、近似能级图67
二、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69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71
一、能级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71
二、价层电子结构与族71
三、价层电子结构与分区72
第五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73
一、原子半径73
二、电负性74
第六节 元素的生物学效应75
一、人体必需元素75
二、必需元素的生物学效应75
第七章 分子结构79
第一节 共价键理论79
一、经典共价键理论79
二、价键理论80
三、杂化轨道理论83
四、键参数87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89
一、分子的极性89
二、分子间作用力90
三、氢键92
第三节 离子键93
一、离子键的形成93
二、离子键的特点94
三、离子的特征94
第四节 分子结构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95
一、范德华力96
二、氢键96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99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99
一、配合物的定义99
二、配合物的组成100
三、配合物的命名101
四、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102
第二节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03
一、基本要点103
二、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104
第三节 配位平衡105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05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106
三、稳定常数的应用108
第四节 螯合物109
一、螯合物的概念109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09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110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概论113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13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114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14
二、有机化合物构造的表示方法115
三、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116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17
一、次序规则117
二、普通命名法117
三、衍生物命名法119
四、俗名120
五、系统命名法120
第十章 脂肪烃130
第一节 烷烃130
一、烷烃的结构和同分异构130
二、烷烃的性质132
三、自由基抑制剂在医学中的意义134
第二节 烯烃134
一、烯烃的结构与异构135
二、烯烃的性质136
第三节 炔烃和二烯烃140
一、炔烃的结构140
二、炔烃的性质140
三、共轭二烯烃142
第四节 脂环烃144
一、脂环烃的分类144
二、脂环烃的性质145
三、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146
四、小环烃开环反应在医学中的意义147
五、环己烷的优势构象148
第十一章 芳香烃154
第一节 芳香烃的分类和苯的结构154
一、芳香烃的分类154
二、苯的结构155
第二节 苯及同系物的性质155
一、物理性质155
二、化学性质155
三、苯环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157
第三节 稠环芳烃159
一、萘159
二、蒽和菲160
三、致癌烃160
第十二章 对映异构163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163
一、偏振光和旋光性163
二、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65
第二节 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68
一、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68
二、对映异构体构型的标记方法168
三、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70
第三节 手性药物及其生物活性171
第十三章 卤代烃174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结构174
一、分类174
二、结构175
第二节 卤代烃的性质175
一、物理性质175
二、化学性质175
第三节 重要的卤代烃178
一、氯乙烷178
二、氯仿178
三、四氯化碳178
四、氟烷179
五、二氟二氯甲烷179
第十四章 醇酚醚181
第一节 醇181
一、醇的分类和结构181
二、醇的物理性质182
三、醇的化学性质183
四、邻二醇的特性185
第二节 酚186
一、酚的分类和结构186
二、酚的物理性质186
三、酚的化学性质186
第三节 醚188
一、醚的分类和结构188
二、醚的物理性质188
三、醚的化学性质189
第十五章 醛和酮192
第一节 醛和酮的分类与结构192
一、分类192
二、结构193
第二节 醛和酮的性质193
一、物理性质193
二、化学性质194
第十六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202
第一节 羧酸202
一、分类202
二、羧酸的结构203
三、羧酸的物理性质203
四、羧酸的化学反应204
第二节 取代羧酸206
一、羟基酸206
二、羰基酸207
三、氨基酸209
第三节 羧酸衍生物214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214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214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215
第十七章 糖类化合物220
第一节 单糖220
一、单糖的结构221
二、单糖的性质225
三、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229
第二节 双糖230
一、双糖的分类、结构与性质230
二、重要的双糖231
第三节 多糖232
第十八章 胺类化合物和生物碱236
一、胺的分类和结构236
二、物理性质237
三、化学性质237
四、季铵盐和季铵碱240
五、生物碱简介240
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244
第一节 六元杂环244
一、吡啶的结构244
二、吡啶的性质245
三、嘧啶及其衍生物246
第二节 五元杂环247
一、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结构247
二、吡咯、呋喃和噻吩的性质247
三、吡咯衍生物248
四、咪唑的结构与功能249
第三节 稠杂环化合物249
第二十章 脂类252
第一节 油脂25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通式252
二、油脂的性质253
第二节 甾族化合物254
一、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254
二、重要的甾族化合物255
医用化学实验259
第一节 实验基本操作259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259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测定260
实验三 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262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264
第二节 定性实验267
实验五 醇、酚官能团的检验267
实验六 醛、酮官能团的检验268
实验七 糖的检验270
第三节 综合性实验271
实验八 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271
实验九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273
实验十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275
实验十一 甲基橙的制备276
实验十二 咖啡因的提取277
附录280
附录一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及可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80
附录二 无机酸、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K)281
附录三 标准电极电势表(291~298K)283
附录四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93~298K,I=0)288
主要参考书目292
热门推荐
- 3380005.html
- 2531362.html
- 2473600.html
- 3756943.html
- 421284.html
- 3610177.html
- 2434203.html
- 589814.html
- 218854.html
- 1329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4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0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4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8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9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5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