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著
- 出版社: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 ISBN:98340109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学生论文集 2000-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无待思想2
论文提要2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无待思想3
前言3
第一节 「逍遥游」释义4
一、「逍遥」的诠释4
二、「游」的诠释6
第二节 〈逍遥游〉文理分析8
一、开放自得之精神世界12
物化而游于大城12
大成之工夫实践13
大知——体道之核心14
二、无待的真人境界16
犹有所待的境界16
无待的境界18
真人的自由20
一、「无名」、「无功」、「无已」21
二、「无已、无功、无名」26
三、无用的逍遥境界27
结语32
参考书目33
第二篇 《醉翁亭记》漫谈36
论文提要36
《醉翁亭记》欧阳修37
《醉翁亭记》漫谈38
一、前言38
二·悠游天地间——记体散文的发展40
三·醉中遗万物——欧阳修的醉翁心态43
四·太守何所乐——“乐”的思想探索46
五·美景宛如画——《醉翁亭记》的表现艺术49
六·余音千里传——《醉翁亭记》的回响52
七·结语54
附录:赠沈遵并序55
赠沈博士歌56
参考书目57
第三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论苏轼的贬谪词60
论文摘要60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论苏轼的贬谪词61
第一章 绪论61
第一节 研究目的61
第二节 研究范围63
第三节 贬谪词之义界和渊源65
第二章 苏轼与宋型文化精神66
第一节 党争与苏轼之贬67
第二节 儒释道思想融合与苏轼的文化性格70
第三章 苏轼贬谪词的主题72
第一节 出处穷通:士大夫情怀的写照72
第二节 故乡情思:去国怀乡的情结79
第三节 时空感知:生命永恒的呼唤83
第四章 苏轼贬谪词的超越意识90
第一节 贬谪文学从屈原到白居易的演进轨迹90
第二节 苏轼对贬谪文学的继承和突破92
第五章 结论94
参考书目96
第四篇 晏殊的饮酒词研究100
论文摘要100
晏殊饮酒词的研究101
第一章 绪论101
第一节 研究目的101
第二节 研究范围102
第三节 饮酒词之渊源概说与界定102
第二章 晏殊与其饮酒词105
第一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105
第三节 晏殊及其饮酒词106
第三章 晏殊饮酒词的主题意义探讨108
第一节 莫辞花下醉芳茵——闲雅的情致109
第二节 可奈光阴似水声——时光的珍视111
第三节 时光只解催人老——瞬间的人生113
第四节 人生乐事知多少——情感的缺憾116
第四章 晏殊饮酒词的时代风格119
第一节 文化背景之反映120
第二节 词的境界之开拓122
第三节 温润秀洁的艺术特色125
第五章 结论127
参考书目130
第五篇 论嵇康人格魅力132
内容提要132
论嵇康人格魅力133
第一章 绪言133
第一节 研究动机133
第二节 研究范围133
第三节 研究方法135
第二章 “乱世”与魏晋名士——嵇康135
第一节 嵇康与魏晋时代135
第二节 天质自然的容貌138
第三节 一般名士的生活意趣139
(一)常无事140
(二)痛钦酒141
(三)熟读《离骚》142
(四)服食散144
第三章 嵇康的人格魅力145
第一节 崇尚自然的思想148
第二节 放诞不羁的行为151
第三节 优游从容的雅量153
(一)不执不竞153
(二)不惧不惊155
第四章 结论157
参考书目160
第六篇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霍小玉·李娃·杨娼—唐传奇中娼妓角色的初探164
论文摘要164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霍小玉·李娃·杨娼—唐传奇中娼妓角色的初探165
第一章 绪论165
第二章 唐妓之艺与传奇之笔168
第一节 唐妓才艺与士人才学169
第二节 传奇史笔的意义174
第三章 从唐传奇看唐妓角色——读霍小玉、李娃、杨娼187
第一节 霍小玉篇190
第二节 李娃篇190
第三节 杨娼篇208
第四章 结论212
参考书目214
第七篇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从《静》和《生》初探218
论文提要218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从《静》和《生》初探219
第一章 前言219
第一节 对于沈从文小说研究的问题初探219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范围221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与方法224
第二章 沈从文的文学观226
第一节 沈从文小说对人性的探索226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对生命原型、原欲的探索229
第三节 沈从文小说对生命美的探索233
第三章 《静》:生命美感之源236
第一节 小说叙述者“静”的哲理——初说“静”236
第二节 静与动的相对和相应关系238
第三节 静与死亡的震怖242
第四章 《生》:“生”与“死”之美245
第一节 从王九的死说起——叙述者对生与死的观念245
第二节 老人——完整生命的展现248
第三节 潜藏于老人生命中的人性美251
第五章 结语253
参考资料256
第八篇 李昂《迷园》中情欲描写和国族认同之探讨260
论文摘要260
李昂《迷园》中情欲描写和国族认同之探讨261
第一章 绪论261
第一节 研究动机261
第二节 研究目的262
第三节 研究方法263
第四节 《迷园》的创作背景264
第二章 《迷园》的叙事结构266
第一节 迷园三部曲266
第二节 菡园的历史269
第三节 磨灭不了的记忆270
第三章 《迷园》中的情欲描写273
第一节 主动与被动274
第二节 化被动为主动276
第三节 无欲无求278
第四章 《迷园》中的国族认同279
第一节 对日本文化的离弃与接受280
第二节 与母国文化的断裂281
第三节 台湾历史的重写283
第五章 结论284
参考书目287
第九篇 从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谈女性叙述290
论文提要290
从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谈女性叙述291
第一章 前言291
第一节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形式以及女性叙述研究问题初探291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294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方法与目的297
(一)重点297
(二)方法298
(三)目的299
第二章 叙述的意义与女性叙述的意义299
第一节 叙述的意义299
第二节 女性叙述的意义303
第三节 《世纪末的华丽》与女性叙述的特质305
第四节 朱天文的形式——世纪末的“华丽”307
第三章 从《世纪末的华丽》看“华丽”与“文明”的叙述309
第一节 人物310
(一)米亚—华丽的化身310
(二)米亚的男朋友311
(三)米亚的女朋友314
第二节 《世纪末的华丽》叙述观点316
(一)第三人称主角叙述——米亚的叙述316
(二)第三人称非主角叙述——朱天文的叙述观点318
第三节 《世纪末的华丽》展现的语言力量323
第四章 总结325
参考资料330
第十篇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研究334
论文摘要334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研究335
绪论335
第一章 黄尧先生的生平337
第二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条件343
第一节 文字学基础344
第二节 书画技巧345
第三节 多读书与多游历346
第四节 赤子之心347
第三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内容349
第一节 吉祥语与勉励语349
第二节 诗词350
第三节 古文名句352
第四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形式354
第五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材料362
第一节 文字363
第二节 图画366
第六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手法370
第一节 美化370
第二节 演化372
第三节 谐音374
第七章 黄尧文字画的创作意义376
第一节 探索书法源头376
第二节 加深文学基础377
第三节 留欢乐在人间379
结语382
参考书目383
第十一篇 从华语词汇看其所反映的马来西亚华社文化388
论文摘要388
从华语词汇看其所反映的马来西亚华社文化389
第一章 绪言389
第二章 语言与文化391
第一节 何谓语言391
第二节 何谓文化、亚文化393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395
(一)语言是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制度文化396
(二)语言是记录各种层次文化的符号系统396
(三)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397
第四节 小结398
第三章 马来西亚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概况399
第一节 多元种族社会399
第二节 语言、教育和文化政策华教400
第三节 华族历史简介403
第四节 华族的方言群以及华族社团408
第五节 华文报章410
第六节 小结411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语中具有“本地色彩”的词汇413
第一节 概论413
第二节 与规范语的词义不同的同形词414
(一)词义的扩大415
(二)词义的缩小419
(三)词义的转移420
(四)词义的交叉424
第三节 在规范语中有同义词的本地词汇426
第四节 指称本地特有事物的词汇428
第五节 借词431
(一)借自马来文的词汇431
(二)借自谈米尔文的词汇433
(三)借自英文的词汇434
第六节 借自华语方言的词汇435
(一)借自广东话词汇436
(二)借自逼建话词汇437
(三)借自客家话词汇439
第七节 小结439
第五章 具“本地色彩”华语背后的文化因素——本地华语与本地文化的关系440
第一节 词汇记录本地社会各层次的文化441
(一)本地华人社会、风俗与方言441
(二)国家认同转向447
(三)国家政治与政策448
第二节 词汇记录文化交流450
(一)与马来文化的交流借自马来文的词汇450
(二)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主要借自英文的词汇452
(三)与本地印度人文化的交流——主要借用谈米尔词汇453
第三节 小结454
第六章 结论454
参考书目456
热门推荐
- 3294777.html
- 1784447.html
- 2295677.html
- 1035310.html
- 488102.html
- 1882329.html
- 332913.html
- 2018243.html
- 1411767.html
- 1470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6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6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3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9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1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