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测验 原理、应用和问题 英文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罗伯特M.卡普兰(RobertM.Kaplan)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1169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心理测验-教材-英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测验 原理、应用和问题 英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原理1
第1章 导论1
1.1 基本概念4
1.1.1 什么是测验5
1.1.2 测验的类型6
1.2 本书概要8
1.2.1 心理测验的原理8
1.2.2 心理测验的应用8
1.2.3 心理测验的问题9
1.3 历史回顾9
1.3.1 早期发展9
1.3.2 达尔文和个体差异10
1.3.3 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测量10
1.3.4 智力的演变和标准化成就测验11
1.3.5 人格测验:1920~194014
1.3.6 人格测验新方法的出现16
1.3.7 测验地位快速变化时期16
1.3.8 当前的环境18
1.4 小结19
第2章 测验常模和基本统计20
2.1 我们为什么需要统计20
2.2 测验量表21
2.2.1 量表的特征22
2.2.2 量表的类型23
2.2.3 可进行的运算24
2.3 频数分布24
2.4 百分等级27
2.5 百分位数30
2.6 描述分数分布31
2.6.1 平均数31
2.6.2 标准差32
2.6.3 Z分数33
2.6.4 标准正态分布34
2.6.5 麦柯尔T分数40
2.6.6 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41
2.7 常模42
2.7.1 年龄常模44
2.7.2 轨迹45
2.7.3 标准参照测验46
2.8 小结49
第3章 相关与回归52
3.1 散点图53
3.2 相关54
3.3 回归55
3.3.1 回归直线55
3.3.2 最优拟合直线56
3.3.3 相关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检验62
3.3.4 如何解释回归图形63
3.4 其他相关系数65
3.5 相关分析中的术语和争议67
3.5.1 残差67
3.5.2 估计的标准误68
3.5.3 决定系数68
3.5.4 不相关系数68
3.5.5 收缩率68
3.5.6 交叉验证69
3.5.7 相关-因果问题69
3.5.8 第三变量解释70
3.5.9 范围受限70
3.6 多元分析71
3.6.1 一般方法71
3.6.2 多元回归应用举例72
3.6.3 判别分析73
3.6.4 因素分析73
3.7 小结76
附录3A 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计算77
3A.1 回归方程的计算78
3A.2 相关系数的计算79
第4章 信度81
4.1 信度的历史和理论82
4.1.1 误差的概念82
4.1.2 斯皮尔曼的早期研究82
4.1.3 测验分数理论的基础83
4.2 领域抽样模型84
4.3 项目反应理论85
4.4 信度模型86
4.4.1 误差来源87
4.4.2 时间取样:重测法87
4.4.3 项目取样:复本法89
4.4.4 分半法89
4.4.5 KR20公式91
4.4.6 α系数92
4.4.7 差异分数的信度93
4.5 行为观察研究中的信度94
4.6 与信度评估方法相关的误差来源97
4.7 信度信息的使用100
4.7.1 测量标准误和弹性码尺100
4.7.2 什么样的信度是可信的101
4.7.3 面对信度低怎么办102
4.8 小结104
附录4A 测验的两部分方差不同时利用α系统来估计分半信度105
附录4B 利用KR20计算信度105
第5章 效度107
5.1 效度的定义108
5.2 效度的各方面109
5.2.1 表面效度109
5.2.2 与内容有关的效度证据109
5.2.3 与标准有关的效度证据111
5.2.4 与构想有关的效度证据120
5.2.5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26
5.3 小结126
第6章 测验项目的编写和评价128
6.1 项目编写128
6.1.1 项目形式129
6.1.2 其他可能性136
6.2 项目分析139
6.2.1 项目难度139
6.2.2 区分度140
6.2.3 项目特征图142
6.2.4 不同测量的链接147
6.2.5 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148
6.2.6 项目分析的局限性149
6.3 小结149
第7章 测验的实施151
7.1 主试和被试151
7.1.1 主试和被试的关系151
7.1.2 主试的种族152
7.1.3 被试的语言154
7.1.4 施测者的培训154
7.1.5 期望效应154
7.1.6 对反应强化的影响156
7.1.7 计算机辅助测验的实施158
7.1.8 施测模式159
7.1.9 被试变量160
7.2 行为评估的方法学161
7.2.1 反应性161
7.2.2 偏离162
7.2.3 期望162
7.2.4 欺骗162
7.2.5 评定误差的统计控制163
7.3 小结164
第二部分 应用165
第8章 访谈技术165
8.1 作为测验的访谈168
8.2 访谈的交互性质168
8.3 有效访谈的原则169
8.3.1 合适的态度169
8.3.2 应当避免的反应170
8.3.3 有效的反应171
8.3.4 保持互动顺利的反应172
8.3.5 对理解的测量175
8.4 访谈的类型176
8.4.1 评价性访谈177
8.4.2 结构化临床访谈177
8.4.3 个案历史访谈181
8.4.4 心理状态检查182
8.4.5 提高访谈技能183
8.5 访谈的误差来源183
8.5.1 访谈的效度183
8.5.2 访谈的信度185
8.6 小结186
第9章 智力理论和比奈量表188
9.1 智力的界定问题188
9.2 比奈的测验建构原理190
9.2.1 原理1:年龄分化190
9.2.2 原理2:一般心理能力191
9.3 斯皮尔曼的一般心理能力模型191
9.3.1 一般心理智力(g)的含义192
9.3.2 智力的gf-gc理论192
9.4 早期的比奈量表193
9.4.1 1905年比奈-西蒙量表193
9.4.2 1908年量表194
9.5 推孟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195
9.5.1 1916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195
9.5.2 智力商数(IQ)196
9.5.3 1937年量表196
9.5.4 1960年修订版斯坦福-比奈量表和离差智商(SB-LM)198
9.6 现代比奈智力量表199
9.6.1 第4和第5版比奈智力量表的模型199
9.6.2 1986年修订版的特征199
9.6.3 2003年第5版的特征202
9.6.4 2003年第5版的心理测量学特性203
9.6.5 中位数效度204
9.7 小结204
第10章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WAIS-Ⅲ,WISC-Ⅳ和WPPSI-Ⅲ205
10.1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206
点量表和操作量表的概念206
10.2 从韦克斯勒-贝尔韦智力量表到WAIS-Ⅲ208
10.3 量表、分测验和WAIS-Ⅲ的指数208
10.3.1 语言分测验209
10.3.2 原始分数、量表分数和言语智商212
10.3.3 操作分测验213
10.3.4 操作智商214
10.3.5 全量表IQ214
10.3.6 指数分数214
10.4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的解释特征215
10.4.1 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比较215
10.4.2 模式分析216
10.4.3 假设性案例研究216
10.5 韦克斯勒成人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性217
10.5.1 标准化217
10.5.2 信度217
10.5.3 效度218
10.6 对韦克斯勒成人量表的评价218
10.7 WAIS-Ⅲ的向下拓展:WISC-Ⅳ和WPPSI-Ⅲ219
10.7.1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Ⅳ219
10.7.2 韦克斯勒幼儿与学龄初智力量表WPPSI-Ⅲ222
10.8 小结223
第11章 教育和特殊教育中的其他个体能力测验225
11.1 其他个体能力测验与比奈量表和韦克斯勒量表的比较226
11.2 其他量表之间的相互比较227
11.3 特殊的个体能力测验228
11.3.1 婴儿量表229
11.3.2 适合年幼儿童的主要量表234
11.3.3 用于残疾人和特殊人群的一般个体能力测验239
11.4 学习障碍测验242
11.4.1 视觉图形测验246
11.4.2 创造力: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247
11.4.3 个体成就测验:广泛成就测验第三版(WRAT-3)248
11.5 小结249
第12章 教育、公共服务及军队中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250
12.1 团体和个体能力测验的比较251
12.1.1 个体测验的优点252
12.1.2 团体测验的优点252
12.2 团体测验概述253
12.2.1 团体测验的特征253
12.2.2 团体测验的选择253
12.2.3 团体测验的使用254
12.3 学校中的团体测验:从幼儿园到12年级254
12.3.1 成就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的比较254
12.3.2 团体成就测验255
12.3.3 心智能力(智力)的团体测验257
12.4 大学入学测验259
12.4.1 SAT推理测验259
12.4.2 中学和大学联合能力测验261
12.4.3 美国大学测验261
12.5 研究生和专业学院入学测验261
12.5.1 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倾向测验262
12.5.2 米勒类比测验266
12.5.3 法学院入学测验267
12.6 非语言团体能力测验268
12.6.1 瑞文渐进矩阵268
12.6.2 古德依诺-哈里斯画人测验271
12.6.3 文化公平智力测验272
12.6.4 美国公民服务系统中的标准化测验272
12.6.5 美国军队标准化测验:军人职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273
12.7 小结274
第13章 临床和咨询中的应用275
13.1 结构化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277
13.1.1 推理法277
13.1.2 实证法278
13.1.3 有待讨论的测验的选择标准279
13.2 逻辑内容法279
13.2.1 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表279
13.2.2 早期的多维逻辑内容量表280
13.2.3 穆尼问题检核表280
13.2.4 对逻辑内容法的批评280
13.3 效标团体法281
13.3.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281
13.3.2 加利福尼亚心理测验-第3版290
13.4 因素分析法291
13.4.1 吉尔福特的早期探索292
13.4.2 卡特尔的贡献292
13.4.3 因素分析方法的问题294
13.5 理论推导法295
13.5.1 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EPPS)295
13.5.2 人格研究量表(PRF)和杰克森人格调查表(JPI)297
13.5.3 自我概念297
13.6 综合法299
13.6.1 积极人格测量和大五人格调查表-修订版299
13.6.2 大五人格调查表(NEO-PI-R)300
13.7 积极人格特征的常用测量方法302
13.7.1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303
13.7.2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303
13.7.3 自我复原力量表303
13.7.4 气质复原力量表(DRS)303
13.7.5 希望量表303
13.7.6 生活导向量表-修订版(LOT-R)304
13.7.7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304
13.7.8 积极和消极情感清单(PANAS)305
13.7.9 压力情境应对干预(CISS)305
13.7.10 核心自我评价305
13.8 积极人格特征研究的未来306
13.9 小结307
第14章 投射性人格测验309
14.1 投射假说310
14.2 罗夏墨迹测验311
14.2.1 历史上的先行者312
14.2.2 刺激物、施测和解释312
14.2.3 心理测量学特性318
14.3 其他墨迹测验:霍兹曼测验324
14.4 主题统觉测验325
14.4.1 刺激物、施测和解释326
14.4.2 心理测量学特性328
14.5 其他统觉法329
14.6 非图形投射法330
14.6.1 词语联想测验330
14.6.2 句子完成任务331
14.6.3 画图测验331
14.7 小结332
第15章 计算机和基础心理科学测验334
15.1 认知行为评价法335
15.1.1 认知行为评价的原理335
15.1.2 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程序337
15.1.3 自陈技术339
15.1.4 坎弗和萨思洛的功能法342
15.1.5 功能障碍态度问卷343
15.1.6 非理性信念测验344
15.1.7 认知功能分析344
15.2 心理生理法346
15.2.1 与治疗有关的生理变量346
15.2.2 对心理生理法的评价346
15.3 计算机和心理测验347
15.3.1 计算机辅助访谈348
15.3.2 计算机施测的测验349
15.3.3 计算机诊断、计分及结果报告349
15.3.4 互联网在心理测验中的应用351
15.3.5 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评价352
15.3.6 只能用计算机进行的测验353
15.3.7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354
15.3.8 心理生理和信号检测法355
15.4 小结357
第16章 咨询心理学中的测验359
16.1 兴趣的测量360
16.1.1 斯特朗职业兴趣表360
16.1.2 斯特朗-坎贝尔兴趣调查表361
16.1.3 坎贝尔兴趣和技能调查表363
16.1.4 斯特朗兴趣量表的再热364
16.1.5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367
16.1.6 职业评估调查表369
16.1.7 自我定向探测369
16.1.8 消除兴趣测量中的性别偏向370
16.1.9 态度和兴趣371
16.2 工作安置中的个性特征测量371
16.2.1 特质因子取向:奥斯普的职业维度371
16.2.2 人格特质是稳定的吗372
16.3 小结373
第17章 健康心理学和保健测验374
17.1 神经心理学评定374
17.1.1 临床神经心理学374
17.1.2 发展神经心理学379
17.1.3 成人神经心理学383
17.1.4 加州言语学习测验387
17.1.5 自主神经心理测验389
17.1.6 焦虑和应激评估390
17.1.7 应激和焦虑390
17.1.8 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391
17.1.9 测验焦虑的测量392
17.1.10 应对的测量395
17.1.11 生态学瞬时评定396
17.2 生活质量评定397
17.2.1 什么是同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397
17.2.2 生活质量测量的常用方法398
17.3 小结400
第18章 工业和商业场所的测验402
18.1 人事心理学——雇员选拔403
招聘面试403
18.2 基准率和命中率404
18.2.1 泰勒-罗素表408
18.2.2 效用理论与决策分析412
18.2.3 增益效度413
18.3 雇员视角的人事心理学:人职匹配415
18.3.1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415
18.3.2 工业用的测验:温德利人事测验416
18.4 对工作场合特性的测量416
18.4.1 社会-生态学方法416
18.4.2 环境的分类418
18.5 职务分析420
18.6 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的测量422
18.7 小结425
第三部分 问题426
第19章 测验偏向426
19.1 测验偏向为何会有争议426
19.2 测验公平与法律430
19.3 测验的传统防卫431
19.3.1 与内容有关的效度证据432
19.3.2 与校标有关的偏向来源434
19.4 测验少数族群成员的其他方法437
19.4.1 无知还是愚钝437
19.4.2 Chitling测验439
19.4.3 文化同质黑人智力测验440
19.4.4 多元文化多重评估系统441
19.5 解决建议444
19.5.1 道德关注与测验偏向的界定444
19.5.2 不同的思考:发现对数据的新解释447
19.5.3 发展不同的效标449
19.6 改变社会环境451
19.7 小结453
第20章 测验与法律456
20.1 控制测验使用的法律458
20.1.1 联邦的权利458
20.1.2 特别法464
20.1.3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466
20.2 影响心理测验的主要诉讼案件467
20.2.1 早期的取消种族隔离案件467
20.2.2 高等教育中的平权法案480
20.2.3 人事案例483
20.2.4 与美国残疾人法案有关的案例487
20.2.5 对条例的批判性思考488
20.3 小结489
第21章 心理测验的伦理及未来490
21.1 测验领域的争议490
21.1.1 专业争议491
21.1.2 道德争议494
21.1.3 社会争议498
21.2 当前趋势500
21.2.1 新测验的涌现500
21.2.2 提高标准改进技术使之更加客观501
21.2.3 更强烈的公众意识及其影响501
21.2.4 测验的计算机化502
21.2.5 互联网上的测验503
21.3 未来趋势503
21.3.1 测验领域的未来前景是大有希望的503
21.3.2 新的、改进测验的涌现将继续下去504
21.3.3 分歧、争论和变化将持续下去505
21.3.4 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整合将导致测验领域内的几种革新505
21.4 小结505
附录1 标准正态分布的面积507
附录2 α=0.05和α=0.001时积差相关系数R的临界值(双侧检验)509
附录3 t临界值表510
附录4 教育中公平测验应用准则512
参考文献517
热门推荐
- 2246427.html
- 1295870.html
- 1859831.html
- 3083483.html
- 1357749.html
- 375465.html
- 2628719.html
- 2525662.html
- 775797.html
- 2213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8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4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2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0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7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