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构新平衡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重构新平衡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王一鸣,陈昌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5177051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报告;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研究报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构新平衡 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3

第一章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经济3

一、经济增长出现重大阶段性变化3

二、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挑战7

三、2016年的经济走势分析和总体判断10

四、主要思路和政策建议14

第二章 怎样看待2015年的经济增长20

一、经济增速回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20

二、评估中国经济要看到已发生的重大结构性变化22

三、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稳定的动力源23

四、我国经济转型的阵痛是“成长中的烦恼”23

五、我国有条件实现中高速增长25

第三章 关于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几点考虑27

一、“3%赤字率红线”的由来27

二、如何认识3%赤字率标准29

三、调整提高我国财政赤字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

四、2016年我财政赤字率可设在3%及其用途建议32

第四章 中国各部门杠杆率测算与分析35

一、杠杆率的度量:债务余额GDP35

二、杠杆率测算:原则、口径及公式37

三、测算结果及主要发现43

第五章 美联储加息的冲击影响及对策45

一、各方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应分化45

二、密切关注对中国经济的多重影响46

三、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总体可控47

四、政策建议48

第六章 对中国服务业开放现状的量化评估51

一、世界贸易组织对各国承诺开放度的测度51

二、世界银行对各国服务业开放度的测度53

三、基于服务进口依存度和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的开放度测量56

四、结论57

第七章 我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思考60

一、我国“融资难”“融资贵”现象60

二、“融资难”“融资贵”的系统解释65

三、“融资难”“融资贵”的对策思考68

第八章 粮食去库存要警惕生产大幅度滑坡71

一、我国玉米、小麦库存高企,去库存压力巨大71

二、粮食库存高企的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72

三、粮食库存高企让国家处于“两难困境”73

四、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粮食产量大幅度滑坡73

第九章 中高速增长中蕴含着新变化新亮点新动能75

一、“稳”的态势没有变动75

二、“进”的势头没有减弱76

三、“转”的进程没有停顿78

四、全面认识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和新现象79

第十章 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83

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全球经济“南北”格局的变化和经济重心的东移83

二、中国经济增长不仅为全球经济提供巨大的市场,而且加速了全球技术的进步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84

三、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算85

四、主要研究结论及启示93

第二部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97

第一章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7

一、高度关注全球经济调整新动向97

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关键期99

三、对未来3年我国经济增长态势的展望102

四、推进动力转换的总体思路104

五、重大战略举措105

第二章 如何理解和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0

一、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0

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背景111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113

四、推进供给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114

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115

第三章 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的理论演进及历史启示117

一、供给与需求政策的理论演进117

二、主要启示124

第四章 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的中国经验130

一、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主导下的供求调节130

二、20世纪90代:供给改革和需求管理的市场化转型131

三、1997~2002年:供求双侧发力应对通货紧缩132

四、2008~2012年:需求刺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34

五、2012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创新135

六、几条主要启示137

第五章 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40

一、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讨论140

二、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实践142

三、主要启示145

第六章 1998年和2008年两次危机应对比较147

一、正确认识所处发展阶段对有效应对危机至关重要147

二、重视在稳定总需求和释放风险之间寻求平衡148

三、结构性政策重在松绑和放活,避免行政性结构选择149

四、输血不忘动手术,真正走出危机关键靠改革150

五、合理释放信号有利于增强预期管理的有效性151

六、政府资源动员能力与市场化配置机制要有机结合152

七、经济繁荣期要重视宏观审慎管理,留出政策空间153

八、筑牢社会安全网是守住危机底线的关键154

九、开放有风险,但只有稳步扩大开放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155

十、国际政策协调在应对冲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56

第七章 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政策和成效158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传导影响158

二、中国出台各种应对措施的背景和条件165

三、我国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启示167

第八章 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条件和政策评估170

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传导影响机制170

二、中国出台各种应对措施的背景、条件和依据172

三、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启示174

第九章 我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业政策评估179

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我国的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179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的影响179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产业政策及其依据180

四、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184

五、几点启示187

第三部分 分领域展望报告191

第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逆周期调节下的持续放缓191

一、2015年投资运行的总体情况191

二、“十二五”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特点193

三、2016年投资增速仍将有小幅下降,但降幅明显缩小200

第二章 消费形势:消费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202

一、2015年消费市场总体情况202

二、2016年值得注意的几个趋势和因素206

三、政策建议210

第三章 出口形势:短期调整难以避免,中期前景依然乐观214

一、油价暴跌和欧元、日元贬值是2015年中国出口恶化的主因214

二、正确认识我国出口出现调整216

三、2016年中国出口可能再度小幅收缩218

第四章 三农形势:深化改革在多重困境中寻找出路221

一、2015年“三农”形势回顾221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222

三、2016年“三农”形势展望226

第五章 工业经济:在下行中探底230

一、2015年工业企业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230

二、2016年工业企业运行展望235

第六章 产业发展:在结构调整中孕育新增长点240

一、代表性重点产业选择及依据240

二、2015年产业运行情况和趋势特征241

三、2016年产业发展展望250

第七章 房地产:区域分化背景下“去库存”253

一、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短期内去库存是核心253

二、当前几个重要阶段性变化及其对2016年房地产的影响259

三、政策建议260

第八章 物价形势:CPI温和上涨,PPI继续下行263

一、CPI温和上涨,涨幅为6年来的最低点263

二、PPI同比持续下行267

三、2016年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及趋势研判270

四、政策建议271

第九章 货币金融:转型期的金融自我扩张273

一、2015年货币金融运行情况、主要特征和问题273

二、我国货币金融运行背后的转型根源282

三、2016年展望:风险的集中暴露和“危中寻机”286

第十章 金融市场:量升价跌290

一、信贷增速迎来久违的反弹290

二、银行间市场货币交易量大幅增长,利率明显回落298

三、债券市场规模快速发展,债券发行利率明显回落302

四、股市融资大幅增长,股价呈现异常波动306

第十一章 微观金融:融资成本下降,杠杆率继续上升310

一、2015年企业微观金融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310

二、转型期下企业微观金融运行的趋势性特征320

三、2016年企业微观金融运行展望及建议321

第十二章 财税形势:新常态下财政压力与改革动力并存324

一、2015年财税领域的运行情况、主要特点324

二、财税领域呈现的重大趋势性和转折性特征327

三、2016年财税领域的展望334

四、2016年财税政策建议336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在分化中艰难转型340

一、2015年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和特点340

二、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345

三、2016年区域经济的展望350

第十四章 电力领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处于历史低位352

一、2015年电力消费的几个特征352

二、2015年电力生产的几个特征359

三、2016年电力消费和生产形势展望及相关对策363

第十五章 交通物流:新常态下的艰难探底365

一、2015年交通物流的总体运行态势365

二、2015年交通物流发展的突出特征与趋势372

三、2016年交通物流发展前景展望377

第十六章 国际机构预测:经济增长疲弱,面临诸多下行风险379

一、2015年世界经济低迷,2016~2017年两年或有微弱复苏379

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调整,各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380

三、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及防控措施388

参考文献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