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 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 2010
  • 徐长乐,马学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019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表、图、专栏目录1

第一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与竞争优势1

1.1 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基本格局1

1.1.1 产业体量大,增长速度快,发展态势好1

1.1.2 产业结构渐趋优化,并不断向高度化转化2

1.1.3 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彰显5

1.1.4 依托园区经济和块状经济,产业集聚的地域特色鲜明10

1.1.5 外向型经济日益发达,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12

1.1.6 科技竞争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力支撑13

1.2 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瓶颈制约14

1.2.1 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成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障碍14

1.2.2 产业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17

1.2.3 资源短缺,环境退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20

1.2.4 核心城市能级偏低,现代化功能尚待提升21

1.3 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定位与思路23

1.3.1 产业发展定位23

1.3.2 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25

1.3.3 产业发展总体思路26

1.3.4 重点产业发展与布局26

1.4 长江三角洲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30

1.4.1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环境30

1.4.2 强化政府间合作,增进互信促进互动31

1.4.3 构建统一市场,促进要素流动31

1.4.4 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32

1.4.5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群落34

1.4.6 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5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36

2.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和现状36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36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48

2.2 问题及原因50

2.2.1 主要问题50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60

2.3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63

2.3.1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三个方面重要关系63

2.3.2 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65

2.3.3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69

2.3.4 促进区域公共品资源的制度化合作与共享70

2.3.5 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区内城市跨界发展71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演进73

3.1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历史沿革73

3.1.1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范围73

3.1.2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历史沿革73

3.2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和问题77

3.2.1 城镇体系发展方面77

3.2.2 城际交通网络建设方面86

3.3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空间发展驱动力及演变趋势90

3.3.1 空间发展驱动力90

3.3.2 空间格局演进中的突出问题93

3.3.3 国外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借鉴101

3.3.4 空间演变趋势和建议114

3.4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发展策略117

3.4.1 成立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与协调发展委员会,统筹都市经济圈发展117

3.4.2 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合发展进程118

3.4.3 提升中心城市——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120

3.4.4 形成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城市职能体系122

3.4.5 以交通、信息网络为纽带,加强城际联系124

3.4.6 实施都市经济圈的“精明增长”方式,保证竞争的永续性125

3.4.7 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物联网建设,构建“智慧城市群”127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130

4.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概貌131

4.1.1 基于横向角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结构131

4.1.2 基于纵向角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结构131

4.2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132

4.2.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背景132

4.2.2 长江三角洲地区创新体系现状分析133

4.2.3 沪苏浙创新子系统的基本状况139

4.3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因及创新模式142

4.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动因分析142

4.3.2 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合作创新模式探究147

4.4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54

4.4.1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成效不高154

4.4.2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缺乏156

4.4.3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作用仍显不足,缺位、越位现象时有发生161

4.4.4 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服务中介受机制制约未能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就其位、发挥应有的职能163

4.5 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164

4.5.1 多渠道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164

4.5.2 引导、规范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逐步确立其主体地位166

4.5.3 三地政府联合推进制度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制度化,营造科技合作创新的统一政策环境167

4.5.4 推动区域科技中介联盟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169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171

5.1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171

5.1.1 资源瓶颈日益突出171

5.1.2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77

5.1.3 区域人口稠密178

5.1.4 自然灾害频率升高180

5.2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区外比较181

5.2.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各国比较181

5.2.2 苏浙沪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平均水平比较182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时间序列研究185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方法186

5.3.2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评分析189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194

5.4.1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94

5.4.2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指数196

5.5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200

5.5.1 生态足迹法简介201

5.5.2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法分析203

5.6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208

5.6.1 资源可持续发展208

5.6.2 环境可持续发展210

5.6.3 人口可持续发展215

5.6.4 产业可持续发展216

5.6.5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219

5.6.6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21

5.6.7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23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研究226

6.1 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226

6.1.1 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选取原则227

6.1.2 指标体系的设计及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指标体系比较227

6.2 三大经济圈区域综合竞争力分析(Ⅰ)230

6.2.1 研究对象、时段及数据来源230

6.2.2 数据处理231

6.2.3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定量评价232

6.3 三大经济圈区域综合竞争力分析(Ⅱ)247

6.3.1 三大经济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47

6.3.2 政府管理249

6.3.3 发展趋势251

6.3.4 外向型经济254

6.3.5 企业与科技256

6.3.6 区位258

6.3.7 政策环境258

6.3.8 长江三角洲地区问题分析——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259

6.4 提升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对策264

6.4.1 加强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264

6.4.2 城市群内部互补发展,共同推进区域综合开发266

6.4.3 政府改革,制度创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67

6.4.4 建设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270

6.4.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科技水平272

6.4.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竞争力273

6.4.7 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75

参考文献277

长江三角洲发展指标287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