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海帆诗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王海帆诗集
  • 王海帆著;袁第锐评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2159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海帆诗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袁第锐1

题诗3

自述5

踏踏集10

自序10

踏踏集卷一11

感事11

同少冠星如诸同年游广福寺11

长安北城楼同少峰同年11

秋夜与枢臣诸君感话时事12

自省返里,祖母吴太孺人已于月前逝世12

送春12

辛店道中13

陇山13

马嵬坡13

咸阳渡14

过满城怆然口占14

过王景略墓14

陈希夷故里14

潼关15

京汉道中15

邯郸道中15

重抵都门15

津浦车中16

车停漫步口占17

将抵浦口17

下关寓楼同子青17

金陵览古18

书子青箑18

白门杂咏18

沪宁道中19

常州20

车中有忆20

苏州20

望太湖20

车中口占21

昆山有怀顾亭林先生21

听汪笑依剧同伯熊、伯挺、剑虹诸君21

愚园21

沪杭车中同子青吉庵22

槜李道中22

初抵杭州22

钱塘览古22

西湖杂咏23

冒雨同子青到江边闲眺,傍晚天晴楼头即事24

将去杭州赋示吉庵25

口占送吉庵归长春25

渡海遇风25

重经大沽炮台,有感宣统庚戌之游25

过海有感甲午之役25

秋夜望月有忆26

重九同家健侯观察登陶然亭26

李浚潭席上归来感作26

将出都同少渔作27

别友27

同家健侯出都27

涿州道中27

漳德道中28

虎牢28

洛阳28

送健侯去开封28

华阴29

灞桥晚眺29

西安病阻经旬29

自咸阳与家健侯分途各归帐然有作30

夜宿兴平城西,二更后忽人声嘈杂,云为杀人者。晨起视之,则七尸已纵横仆血泊中矣30

马嵬坡杨妃祠30

凤翔东湖,苏东坡治歧时遗迹也。步游口占30

汧阳有圣门燕子故里30

关山峡顶小憩,有感赋此31

清水道中31

晚雪宿和尚铺31

塞上32

癸丑除夕前二日32

寄怀尹汶青前辈陕西32

重晤芷青有赠32

拟古33

白狼匪入甘境,一日连陷数县,陇西知事陆恩泰竟开门跪迎以入33

健侯书来附见怀诗依韵奉酬34

闲中杂述34

南园访李长吉墓34

早年读《读通鉴论》之宋论,即向往家船山先生,今见全集有成35

有忆35

秋望有思35

岁暮杂感35

有忆36

哀刘汝彪孝廉36

丙辰感事37

游桂青山同伯屏溆塘37

山中寺日栖霞,夜宿望月38

途中晚霁38

帝制议起余持议反抗。家居三载,县令张思义思罗织未得间,丙辰秋洪宪帝薨,议会重开,始赴省38

哀家健侯观察39

兰俗六月六日妇女往游四墩坪,不知所始。是日傍晚过之,亦观风问俗之意也39

五泉山精忠阁遐览40

兰州览古40

忆内40

北塔山41

题牛剑秋年世兄《停云馆诗集》41

夜闲偶述41

先兄子杰茂才手泽,率零落莫收,检旧簏得数纸,付之装池,以示后。怆然题此41

接电田枫溆参议以饮酒过度暴卒汤济武宅中42

丁巳自述42

有忆43

雨后河沿散步43

秋感43

岁晚杂述44

记恨44

无题45

张勋伯宴节园登拂云楼45

岔口驿45

古浪早发45

凉州道中46

城东北隅大云寺中有西夏碑46

海藏寺即前凉张茂之灵均台,同少谷诸人往游经日46

雷台望祁连雪色47

德生、奉先、若梁诸君邀宴东岳台,赋酬47

龚佛平观察见酬,即依原韵奉答47

平番红城道中47

因公至白岩河望老龙潭,即泾水之源也48

奉怀佛平观察48

赴平凉经泾水峡49

四月九日自化平策马从山脊至崆峒,从者于王二绅、儿子埮及仆童数人49

夜宿西台栖云寺,适友人王少樵、顾汉青二君亦至,剪烛夜话,即依壁间吴炳丞太史原韵以志之49

杂咏五首50

去化平口占志别50

戏作示锐廷51

樵家铺早发51

偶成51

述怀兼赠祁漓云仪部52

水洞楼同乐天52

书愤53

连日同乐天出游山谷间53

踏踏集卷二53

感旧53

长歌述怀同乐天作54

南山寺闲眺55

将赴省,祁漓云仪曹贻诗送别,依韵奉答55

漓云再叠前韵见贻,依韵再答55

哀吴子宾鸿先生55

漓云三叠前韵见遗,适值亡女淑九月十七日之变,乃依韵哭之,并柬漓云56

漓云四叠前韵寄示挽诗56

漓云五叠见慰57

漓云六叠感事见示57

党鹭洲总戎六旬寿诗,为乐天参事作58

怀龚佛平太史59

念刘汝彪孝廉59

念冯浩观同年59

怀万黎唐孝廉59

怀赵统丞先生59

岁暮杂感59

余蓄一骡,甚雄骏,同年秦介如一臣摄县事,借去乘之。儿辈告余:间数日必绝羁奔至门,意恋恋不肯去。闻之怃然有感60

书斋纵笔60

漫成61

元日遣怀61

立春62

同星宅仲慧往天竺寺62

有念62

春夜病中62

秦介如同年以诗见贻,依韵答之63

春日即事63

二月望游北关后五台,题壁限芽字63

越三日再游其地仍依前韵63

渭源道中64

雨过看月64

一瘦马振鬣长啸于斜阳芳草之中,不知何人手笔,感题其上64

民国十四年夏,洮沙张文浚殁于开封陆军训练处教官之任。其妇师淑仪独身行乞往视其骨于开封法云寺,启棺,审枕花袜线,宛然手作。一恸几绝,赖义助运骨回里,择抚夫侄德昌承其祀。一时士夫以诗文彰之,义声播遐迩,称日洮沙妇。承同年生张君鸿汀之属,勉赋洮水行65

北堂集66

序&蔡建邦66

北堂集卷一68

即事68

春日早起68

怀旧篇 为亡友家天柱作68

连落一齿长歌别之70

病中自遣71

县志李翱读书台在城东七里,今不可考71

夜凉偶书71

登威远楼,有忆前清同治丙寅八月廿一夜,河匪陷郡城,先祖父和卿公首先登楼鸣钟,聚众坚守待援事72

老松和漓云72

忆金陵癸丑故事72

牛剑秋年世兄以诗寄怀,酬之73

附 剑秋见怀原作73

自题相片74

晚归东城马上作74

老友赵统丞先生于甲子四月病殁,余时在省,未与吊也。岁暮回里,用述生平74

枕上有念亡女淑75

首阳山76

重游莲峰山76

晨起望云77

望云再题77

夜宿玉皇阁78

大山长歌78

读《广雅堂诗集》戏题其后79

闲居即事80

过尚周卿秀才故宅80

看花81

观文文山诗卷墨迹,卷为邑武芷芬大令以五百金得之蜀中者。芷芬殁后无嗣,故为人所攫取,感而有作81

春日自遣82

闲游北关后五台82

夜凉有忆83

步漓云韵83

独登南山寺83

雪后所见83

北堂集卷二84

夜雨后有成84

上巳游北关后五台84

过亡友赵经臣先生宅有感84

挽安晓峰师85

岁暮杂感86

出门见饿殍载道,惊心不寐,口占记之87

雪中饮友人家87

久不过城西天竺寺,有忆胡僧松山,即柬星宅87

玉簪花88

菊有名醉杨妃者,口占示星宅88

秋望88

西乡暮归马上作88

冬日闲居89

病中闻罗君子珍柩归自湟中,悼之89

自遣89

春日偕友郊行89

书怀90

闲居90

重九牟君仲阳邀登仁寿山90

牛剑秋年世兄自天水赴兰,道出陇西,饯送志别有作91

岁暮杂述91

书家荷泽先生自书诗稿后93

书室遣闷94

嘲萤94

养鹰行94

赤亭怀古在城东三十里渭河北95

过明郭给谏充故宅95

牛楚材年世兄道出陇西,赠诗有云:“梧桐百尺小楼边,中有诗人号半船。一卷新词神鬼泣,几根瘦骨铁铜坚。”之句。喜其才清年少,口占酬之,并送其归上邦95

甘谷县西道旁竖汉姜维故里石碣有感95

寄怀龚佛平道尹96

今城西熟羊寨北,有王将军沟,为宋王统制德故里,后嗣犹有存者96

田芳村际春故里在西南乡黄石坪97

春日97

贫女词戏答剑秋97

附:剑秋词:长亭怨慢、念奴娇97

河声集99

自序99

河声集卷一100

雨后登白塔山100

怀古100

姑臧行 为武威李叔坚先生作101

辛店同星宅作102

早发和星宅韵103

金山寺103

病后郊行见秋柳103

五泉山精忠阁久坐103

闻刘觉岩先生客殁道中怆然有感104

南郊踏青104

刘果斋太史赎回吴柳堂侍御故宅,榜书其门105

送乐天西域105

得乐天迪化书却寄105

秋日遣怀106

家君以玉章见赐,文日:臣心似水,谨赋107

喜晤受云亭参军,持箑索书,即以奉赠107

寄乐天迪化107

金天观晚归108

往来临洮道上,每忆及民国初元李鉴亭议长被刺事,是夜旅舍灯下赋长歌悼之108

书斋纵笔109

陇事杂感109

铁桥晚步110

秋夜111

崆峒山111

送练坞之酒泉111

水洞楼北望112

将归里同星宅作112

夜雨112

有感112

秋夜113

出省二十里,大病几殆,枕上作113

战后途中113

闲中杂忆113

古寺114

感事114

旅舍115

茅店戏作同星宅115

春日115

夜闲有怀合肥龚佛平太史116

春日116

午梦116

河声集卷二116

榆中客舍月下望栖云山116

八月十二日新营途次,是日为余初度之辰,怆然口占117

中秋夜定西县政府117

杨家店遇风117

柳湖感旧117

静宁东城外三忠祠118

闻海固间群盗复起118

苦疫行118

袖川门外送刘雪岩旅榇归里,途中有感119

庚午重九,邓德舆先生约于五泉山武侯殿登高,与会者三十余人。刘果斋前辈首唱一诗,余皆有作120

附 刘尔炘、邓隆题庚午重九登高诗121

杂感121

春夜122

即事122

鬓丝123

河声集卷三123

河桥晚眺123

自遣124

黄将军歌124

今年政局翻覆,中有人以王猛自负者126

咏事126

闲步铁桥126

赠凉州李酝班纂修,时同在省通志局126

即事126

夜忆127

秋感127

纪事127

读史127

自庄浪赴平凉会议,道出三河镇,见关山泼翠,马上口占128

隆德小住望关山128

望崆峒山129

山行即事129

八月十二夜宿高家寨,新病方脱贼险,枕上忽念是日为余生日,怆然有感129

车阻东冈坡,独立原头远眺130

洮沙道中130

临洮城西南二十里,有吕布城,载邑志,不知何始。夜宿八里铺,戏成长歌,莫认为过王戎墓下也130

到家即事131

到家132

春雨132

春事132

暮春133

小巷日斜小燕穿飞133

阅书不觉夜深133

喜雨133

忆内134

河声集卷四134

即事135

与亲友话近年经过感述135

盆石136

忆兰州家人136

初夏夜136

院中石137

北郊罂花放时,一白万顷,亦奇观也。友招往游,中途遇雨137

短歌赠吴子剑尘137

夜过池上138

北关后五台138

邑西关天竺寺有古槐,壮约十围,腹半空,相传雷电所击,焦枯已久。然偏枝绿叶翘然,遥曳风雨中,过其下每动徘徊意,不能无感也139

晤漓云归后柬之139

过老友赵统丞先生故宅,归而感作139

上冢归途口占140

何君介生挽词140

每过中部道中,辄想光绪丁未同人赴省考职,曾登此山,情事如昨日也141

节园有四照亭,宣统己酉,丰城毛实君师覆试优贡于此。今闲步其间,追忆前尘,已近卅年矣141

拂云楼142

漫兴142

自遣142

感事142

即景143

郊行野望143

重到143

读项羽本纪143

纪事144

书夏涤庵先生灵峰文集后144

端午144

盾鼻集145

盾鼻集卷一145

将赴金积践子寅主席约145

河北临行即事145

中保铺晨起渡河145

将至靖远车中即景146

打拉池起身过黄家坬山遇大雪146

中宁县小住灯下作146

登城北楼146

鸣沙洲道中147

出金积东门见柳147

思亲147

寄星宅并问漓云148

病起同松泉出西门过桥头看贺兰山148

因事至曹家寨晚归途中148

金积杂感148

感事149

西门外桥上野望149

吴忠堡游张壮勤祠堂,同裴然子祥旅长。其故第于十七年毁于匪149

祠堂久坐与裴然子祥话庚子事150

无梦150

过董少保星武故第150

月夜151

出城见红叶151

东门即事151

秋风行152

西郊晚步同济苍152

晚烟忽夕,明月窥人,寒夜神明,一灯相对。即景遣怀,凄然有忆152

吴忠堡晚归东城153

傍晓不寐153

美人吟153

短歌行154

古意154

空斋155

纪事155

雪后登楼155

赴庆阳车经惠安堡,同行者子寅济苍155

盟城道中156

阻雪156

甜水堡起行阻雪,是夜回宿古城坡156

环江途次156

环县早发157

曲子镇桥头晚望,口占示济苍157

马岭即事157

浏览败寺,始上马去,怅然有作157

庆阳三十里铺宿朱姓宅,口占示济苍,时上元夜也158

同济苍踏雪登西山文殊寺158

庆阳西三十里,有谓即宋范文正大顺城地城故址者158

江头158

有怀李崆峒159

独步江边159

清明日感念159

同赵子安往游四十里159

同子安、季英、润苍诸子往游太和山,山距庆阳城西十五里160

望庆阳城有念亡友冯浩观同年160

子安言我鬓发已星星矣,揽镜视之,转以自慰160

闻党乐天殉难新疆161

久不得星宅书寄怀161

田家161

临行为家硕甫书屏162

王猛一首示硕甫162

春晴162

将去三十里铺志别163

西峰镇晚眺163

书箑赠济苍163

云意寄星宅163

纪梦164

七夕164

阅报惊悉牟君仲阳在宁朔县长任内愤国难投河以殉,并载事前绝命词甚详。时夏历七月九日也164

中秋夜宴诸将凯旋165

桂如亲家寄视游崆峒山诗,并言我八年四月九日题句犹在壁间也。赋答166

彭原故址在西峰镇北十五里,有孤塔,即唐肃宗张后西幸驻跸处166

董志塬166

早行166

将赴镇原前夜有感167

西峰至镇原道中167

途中登北山古寺167

重九登潜山佑德观,览家潜夫先生读书台故址167

登镇原城西楼168

屯子原,即后魏平高县故地。《括地志》则云回中宫在原州平高县也168

上萧里道中168

屯子原东廿里,有怀忠冢。又万俟园为魏孝昌初万俟丑奴潜帝处,有残碑169

下萧里小住169

盾鼻集卷二169

原州杂咏169

下萧里道中170

荔家堡散步即事170

过三关口171

雪后出平凉望崆峒山有感戊午事171

过董少保星武墓。墓在固原南二十里171

腊将尽过市,见有卖春联者。有忆先兄少时事172

乙亥除夕,念父母妻子分羁两地,感念识之172

雪霁172

喜晤赵名山同年,即依其见赠原韵酬之172

出西门望马鞍诸山172

村宿173

军部驻董府,饭后登城有望173

名山赠作,涉及前事,即以书怀173

赴平凉柳树湾遇雪174

安国镇即宋侨置渭州处,在平凉西四十里174

晤曹枢臣同年,酒后见赠,依韵答之174

平凉川中174

瓦亭175

行至大湾天气顿变,汽车阻泥,守候店中者二日175

固原鼓楼,宏壮甲陇上,今剩台址矣。与济苍步其上,慨然有作175

雨后登城177

见儿童放风筝偶感177

与济苍步城头,话往事,因以抒感177

思乡177

春柳178

薄暮河堤散步178

往游东祖师庙178

春草碧发,神思偃蹇,怅然漫赋178

三月十五日东山社赛179

春日郊行179

有念刘果斋尔炘前辈179

有怀亡友家任之180

秋窗无事作,猛忆以遣怀180

月夜181

忆家182

褚家堡归途遇雨182

惊秋182

思亲182

薄暮过大营川,河名饮马183

西南两水至黑城合流而北,清水河自西来会,亦名葫芦河,或云即蔚茹河183

胡輂秋秘书前以诗见赠,中秋邀宴。即依其和赵名山原韵酬之184

是夜同济苍诸子话及时事184

中秋后夜忆及南宋淳熙故事184

步月庭前有忆185

接先室人殁电后哀伤未出。重九日为友邀登东山,距殁已旬有八日,路阻莫归,口号志痛。185

将归留别名山同年用工部梦太白韵185

界石铺至华家岭汽车中186

车至华家岭稍停,略一登览,凄然泪下186

志恨186

每欲悼亡,心伤辄止;除夕对灯,和泪志哀187

弱水集188

弱水集卷一188

车过乌沙岭口占188

重抵凉州188

永昌至山丹道中189

山丹至张掖道中189

登南城晚眺190

甘州即事190

即景190

悼亡室张宜人191

北清明堂楼诸子邀饮191

感事192

闻警192

松风示子升193

秋夜不寐有念193

七夕193

月夜193

喜晤陈铁生邓德舆因同观卧佛寺抄经194

风雨夜有成194

同董子升登南城望雪山194

散步东郊194

月下有忆195

城西十里下龙王庙有西复乾祐建桥碑,同子升往观之195

与子升重登南楼望天山196

中秋夜感作196

甘州杂咏197

秋夜199

秋风乍起,边云怒飞,抚时感事,怃然有作199

同陈铁生登镇远楼话时事200

秋郊野望200

重登镇远楼201

书事201

城南晚归201

阅报201

邑人士邀宴南清明堂楼席间即事202

即事202

夜深与县府诸子话时事202

路经大教场,同人为指前年某夜,坑杀红军千人处202

登城西北大庙玉皇阁203

弱水集卷二203

春怀二首203

即事203

武威何铸九明府以诗见赠依韵答之204

城中杨柳甚多,口占识之204

子升将归晋城书怀志别204

南华宫205

南清明堂即事205

临行席间口占示子升205

登凉州雷台205

望西山206

凉州感旧206

入山206

哀曲亲桂儒先生206

重九登仁寿山同浴臣、文庵、仲材诸子207

柬祁漓云仪曹207

和漓云深秋寄宣南亲旧原韵207

心柏见视乡先正明关人孟先生《岳华集》抄本,抚诵之余,念先生昔时坚守授命之地,今又被敌蹂躏,感愤而作,即题其后208

酒后登威远楼208

读史208

长夜209

岁暮杂感209

初冬独步城南209

纪事210

娉婷210

冬日210

饮水集211

独登南山211

己卯二月三日,出北关访友不遇,因便过祖师庙后五台,见壁间癸酉题句尚存。抚念岁月,已十有六载,春色依稀,人事久非,仍依其韵,用记斯游,自叹抑自慰也!211

入春多风,戏占嘲之211

三月十三日张茂斋邀往北郊看桃花,和杨君玉如韵212

三月十八日赴董君海滨招饮城南,顺道登南山寺212

即席酬海滨招饮213

二十八日独步南山213

去岁还里,亡友朝君五阳,已前殁一年。行经黄垆,怆然腹痛213

唐史人呼李义府为李猫,以其迎人善笑,蜜口剑腹也。里中有人为李嫡派,余不幸而受其螫,口占识之214

即事214

友告余仁寿山麓有清康熙乙酉科举人冯尽善书李姓墓碑,与余书有似者。同仲才往视之,遒媚逼褚河南,摩挲久之214

赤亭在渭水北,即今东二十里,俗所谓红山头也,立望有感215

书赠赵心柏校长215

书酬李凤池山水画幅215

过首阳旧城,北望王将军沟有感。将军即宋王统制德,沟其故里也216

咏史十二首216

山行即事217

雨后218

庚辰中秋,时抗战已三年余矣218

老树218

春日经赵统丞先生故宅218

补录219

昨夜枕上闻风雨声219

病中忆不到首阳已廿余年矣。志感219

枕上口占219

枕上念秋深,又到红叶时矣219

病中怀董子升山西220

十月晦夜220

腊月十五日病中220

跋一&韩定山221

跋二&袁第锐222

王海帆歌咏凉州的诗篇&李鼎文224

王海帆先生事略&戴璠228

后记一&王埮、王墀235

后记二&王柏年、王松年236

附:王海帆联语抄存237

王海帆著述总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