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用设备专业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345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1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28页
  • 主题词:给排水系统-设计-工程师-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复习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给水系统3

目录3

一、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及布置3

一、格栅分类 313

第1章 给水系统总论3

第1篇 给水工程3

二、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4

三、工业给水系统6

1.2 设计用水量7

一、用水量定额7

二、用水量变化10

三、用水量计算10

1.3 给水系统的工作状况11

一、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及贮水构筑物容积11

二、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13

二、管网和输水管渠的布置原则16

2.1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16

一、管网和输水管渠的定义16

第2章 输水和配水工程16

2.2 管网各管段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19

一、概述19

二、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管段计算流量20

三、管径计算22

四、水头损失计算23

2.3 管网水力计算23

一、树状网水力计算23

二、环状网水力计算26

三、输水管渠计算30

2.4 分区给水系统34

一、分区给水概念34

二、分区给水基本形式35

2.5 管材、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物36

一、管材36

二、管网附件37

三、管道防腐37

四、管网附属构筑物38

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40

一、技术经济比较的目的40

2.6 管网方案技术经济比较40

3.1 取水工程概论41

一、水资源概述及取水工程任务41

第3章 取水工程41

二、给水水源42

3.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45

一、地下水源概述45

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及适用条件46

3.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49

一、江河水水源特征与取水构筑物的关系49

二、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50

三、江河固定式取水构筑物52

四、江河移动式取水构筑物64

五、湖泊、水库取水构筑物71

六、山区浅水河取水构筑物73

七、海水取水构筑物76

第4章 给水处理78

4.1 给水处理概论78

一、给水水质指标78

二、水质标准80

三、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工艺86

4.2 混凝91

一、胶体的基本性质91

二、铝盐铁盐混凝剂在水中的反应94

三、水的混凝机理与混凝过程95

四、混凝剂与助凝剂98

五、混合设备101

六、絮凝反应池103

七、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06

4.3 沉淀108

一、颗粒沉淀特性108

二、理想沉淀池特性分析111

三、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设计参数115

四、沉淀池117

五、澄清128

六、气浮130

一、过滤原理131

4.4 过滤131

二、滤池的运行133

三、滤料137

四、滤池的基本构造140

五、滤池146

4.5 消毒154

一、消毒概论154

二、氯消毒156

三、二氧化氯消毒161

一、含铁含锰地下水164

二、地下水除铁除锰原理164

4.6 地下水除铁除锰164

三、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与设备167

4.7 水的软化与除盐171

一、软化与除盐概述171

二、药剂软化法174

三、离子交换法176

四、膜分离法除盐与纯水生产的基本方法188

4.8 给水厂的设计191

一、水厂的厂址选择191

二、设计步骤与设计原则192

二、雨水量计算193

三、水厂工艺流程与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195

四、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198

五、水厂生产过程监测与自动控制199

5.1 水的冷却202

一、冷却构筑物类型202

第5章 水的冷却和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202

二、冷却塔的工艺构造204

三、水冷却的原理及冷却塔热力计算的基本方法212

四、循环冷却水系统217

5.2 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220

一、循环冷却水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220

二、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223

三、循环冷却水的水量损失与补充229

二、污水的分类235

第1章 排水系统概论235

1.1 概述235

一、排水工程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35

第2篇 排水工程235

三、污水的最终出路236

1.2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236

一、排水系统的体制236

二、工业企业内部的排水系统237

三、排水体制的选择238

1.3 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238

一、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38

三、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40

二、工业企业内部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40

四、城市排水系统总平面布置241

1.4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242

一、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242

二、排水工程的基建程序242

三、排水工程的设计阶段243

一、设计资料的调查与收集244

2.1 污水管道设计方案的确定244

第2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244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245

2.2 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245

一、污水量设计标准245

二、污水量变化系数246

三、污水量计算公式247

四、污水量计算实例248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50

一、水力计算基本公式250

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设计数据251

三、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252

四、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253

2.4 污水管道的设计255

一、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255

二、污水管道系统控制点标高和污水泵站设置地点256

三、设计管段及设计流量的确定258

四、污水管道的衔接258

五、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259

六、污水管道的设计计算步骤260

七、污水管道设计计算举例261

2.5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264

一、回用水源要求及水质标准264

二、城市污水回用系统及其组成266

三、再生水回用过程中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266

第3章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267

3.1 暴雨强度公式267

一、雨量分析的几个要素267

二、暴雨强度公式270

3.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270

一、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270

二、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271

三、径流系数ψ的确定272

五、集水时间t的确定273

四、设计重现期P的确定273

六、畸形汇水面积的雨水管道最大设计流量计算275

七、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的其他方法276

3.3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与计算276

一、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的特点276

二、雨水管渠水力计算数据与设计准则277

四、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278

三、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278

五、雨水管渠设计计算实例279

3.4 设计防洪标准与排洪沟设计要点282

一、设计防洪标准282

六、立体交叉道路排水设计要点282

二、排洪沟设计要点283

三、排洪沟的水力计算284

第4章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285

4.1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和布置特点285

一、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285

二、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特点285

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286

二、溢流井以后管段的设计流量286

一、溢流井上游管渠的总设计流量286

4.2 合流制排水管渠的设计流量286

4.3 城市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286

二、城市旧合流制管渠系统的改造途径287

三、合流制与分流制的衔接287

第5章 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基础及构筑物289

5.1 排水管渠不同断面形式的技术经济特点289

一、排水管渠系统断面形式的基本要求289

二、常用的管渠断面形式289

三、不同断面形式的技术经济特点289

5.2 排水管渠材料的要求290

一、对管渠材料的要求290

二、常用排水管道的材料及制品290

一、排水管道的接口292

5.3 排水管道的接口和基础292

二、排水管道的基础293

5.4 排水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及其设计规定295

一、雨水口、连接暗井、溢流井295

二、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295

三、倒虹管、出水口297

5.5 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措施298

一、排水管渠系统管理和养护的任务298

二、排水管渠的清通方法298

三、排水管渠的养护安全事项299

二、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300

第6章 污水处理概论300

6.1 城市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300

一、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300

6.2 水体污染分类及其危害304

一、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及危害304

三、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304

二、水体的无机物污染及危害305

三、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及危害308

6.3 有关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的法规和标准309

四、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危害309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310

二、污水排放标准310

6.4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系统组成311

一、污水处理方法分类311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流程312

第7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313

7.1 格栅的分类与设计计算313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314

7.2 沉砂池的类型与设计计算317

一、平流沉砂池的构造特点317

二、曝气沉砂池318

7.3 沉淀池的类型与设计计算320

一、沉淀池的分类320

三、钟式沉砂池的构造特点320

二、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321

三、平流式沉淀池322

四、普通辐流式沉淀池323

五、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特点325

第8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327

8.1 活性污泥法327

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原理327

二、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参数331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设计参数337

四、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341

五、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关系345

六、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350

8.2 生物膜法365

一、生物膜法的原理与主要特征365

二、生物滤池366

三、生物转盘370

四、生物接触氧化池372

一、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377

二、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377

8.3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377

三、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379

四、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380

8.4 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和技术381

一、生物脱氮原理381

二、生物除磷原理384

三、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典型工艺386

8.5 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389

一、悬浮物的去除389

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390

三、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392

四、污水的消毒处理393

8.6 污水的再生利用394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394

二、城市污水资源化和再生利用394

三、城市污水回用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效果395

第9章 污泥的处理398

9.1 污泥的分类和性质指标398

一、污泥处理的目的398

二、污泥的分类398

三、污泥的性质指标399

9.2 污泥的浓缩方法400

一、污泥浓缩的目的400

二、重力浓缩法401

一、厌氧消化的机理402

9.3 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402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403

一、厌氧消化池的池形405

二、污泥厌氧消化系统405

9.4 厌氧消化池池形、构造和设计405

三、厌氧消化池的设计406

9.5 污泥的脱水与干化408

一、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408

二、机械脱水方法409

三、污泥的干化410

四、污泥的干燥与焚烧411

9.6 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411

一、农肥利用与土地处理411

五、污泥投海412

二、污泥堆肥412

三、污泥制造建筑材料412

四、污泥填地412

第10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413

10.1 城市污水的组成与水质特征413

1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和设计水量的确定413

一、设计水质413

二、设计水量414

10.3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步骤、要求和设计原则414

一、设计的前期工作414

二、扩大初步设计415

三、施工图设计415

一、厂址选择416

四、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416

10.4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厂址选择和工艺流程确定416

一、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的设计原则417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417

10.5 城市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设计原则417

一、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主要检测项目418

二、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的设计原则418

10.6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水质监测指标和自动控制418

二、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自动控制419

第11章 工业废水处理420

11.1 工业废水的分类及工业废水排放标准420

一、工业废水的性质420

二、工业废水的分类420

三、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421

11.2 酸碱废水的中和处理与应用422

一、酸、碱废水来源、性质与调pH值处理的必要性422

二、酸、碱废水中和处理方法分类与选择423

三、中和处理方法及其工艺计算425

11.3 化学沉淀法与应用430

一、化学沉淀法原理与分类430

二、氢氧化物沉淀法431

三、硫化物沉淀法432

四、钡盐沉淀法433

11.4 氧化还原法与应用434

一、氧化还原法的原理434

二、氧化法及其应用435

三、还原法及其应用439

11.5 气浮法与应用441

一、气浮法的原理441

二、气浮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其分类442

四、散气气浮法443

三、电解气浮法443

五、溶气气浮法444

六、气浮法应用450

11.6 吸附法与应用451

一、吸附法原理452

二、吸附剂及活性炭454

三、吸附工艺455

四、吸附塔的设计458

五、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459

第2篇 附录462

第3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469

第1章 建筑给水469

1.1 建筑给水系统469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469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469

三、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与选择470

一、水质标准470

1.2 给水水质、水压、水量470

二、水质污染及防护476

三、用水定额和水压477

1.3 给水管网计算481

一、设计秒流量计算481

二、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484

三、水泵的选择与布置485

四、水泵的隔振487

五、停泵水锤的产生与防护488

六、水池、水箱容积计算与要求488

1.4 气压给水与变频供水490

一、气压给水的适用条件与计算490

二、气压给水的容积确定及水泵配置491

三、变频供水的适用条件与计算492

一、游泳池的分类493

1.5 游泳池493

二、游泳池的水质、水温规定493

三、游泳池的给水系统与循环系统494

四、池水的消毒496

五、水的加热496

六、净化水处理的设备配置497

七、跳水池的基本要求498

1.6 管材、配件及敷设498

一、新型管材的主要特性498

二、水力控制阀500

三、减压阀500

四、持压泄压阀502

五、管道的布置与敷设502

一、火灾与燃烧的基本理论505

2.1 灭火机理505

第2章 建筑消防505

二、灭火机理507

2.2 建筑物的分类和灭火设施509

一、建筑物有关定义509

二、火灾危险性分类510

三、灭火设施514

2.3 消火栓系统515

一、系统水量和设置场所515

二、消火栓充实水柱和消火栓的布置原则519

三、系统管网521

四、消火栓给水系统分类和减压分区525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35

一、危险等级划分原则535

二、系统分类和原理536

三、设计参数541

四、喷头选择和布置544

五、水力计算方法548

六、管网553

七、供水系统558

八、系统测控558

2.5 水喷雾灭火系统562

一、系统分类与特点562

二、保护场所562

三、设计参数562

四、喷头布置与水力计算563

五、系统控制564

2.6 其他灭火系统564

一、手提灭火器564

二、洁净气体灭火系统569

三、泡沫灭火系统572

第3章 建筑排水575

3.1 建筑排水系统575

一、排水系统分类575

二、排水系统组成575

三、排水体制与选择576

四、污水排人城市管网的条件576

3.2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577

一、排水量定额577

二、排水设计秒流量579

三、排水管网水力计算580

3.3 排水通气管系统589

一、设置通气管的目的589

四、通气管管径确定590

三、通气管系统图式590

二、设置通气管系统原则590

3.4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592

一、雨水系统分类592

三、雨水系统水力计算595

四、屋面雨水排水设计599

3.5 污水、废水局部处理设施的设计601

一、化粪池601

二、隔油池603

三、降温池604

四、小型沉淀池606

五、小型污、废水中和处理池607

六、毛发聚集井(器)610

七、医院污水处理610

一、排水管道(沟)布置与敷设613

3.6 排水管道敷设及卫生器具、管材、管件、排水设备选用613

二、卫生器具、管材、管件、排水设备选用621

第4章 建筑热水629

4.1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选择629

一、热水供应系统分类及组成629

二、热水供应系统选择630

三、热水系统设计要点638

4.2 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及水质638

一、热水用水定额638

二、热水水温641

三、热水水质643

4.3 热水供应系统计算643

一、热水用量计算643

二、耗热量、供热量计算644

三、热媒耗量计算646

五、热水管网计算647

四、贮热设备容积计算647

4.4 常用加热设备及选择652

一、种类652

六、热水供应计算实例652

二、容积式加热器653

三、快速水加热器654

四、燃气水加热器658

五、电水加热器660

六、太阳能热水器662

4.5 管材、附件与管道敷设665

一、管材选择665

二、附件设置665

三、管道敷设671

一、饮水系统分类674

二、饮水水质标准、定额、温度674

4.6 饮水供应674

三、饮水制备和饮水供应计算675

四、保证饮用水水质的技术措施678

第5章 建筑中水680

5.1 建筑中水水质及水质标准680

一、中水水质要求680

二、中水水质标准680

5.2 中水处理方法681

5.3 中水水量平衡计算681

一、水量平衡设计步骤682

二、水量平衡图682

三、水量平衡措施683

5.4 中水管道设计要求684

第3篇 附录685

主要参考文献8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