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刑法前沿问题研究
  • 高铭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51092459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刑法前沿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97刑法典颁行以来的立法回顾与完善展望1

一、97刑法典的基本回顾与发展巡礼1

(一)97刑法典的立法成就2

(二)97刑法典颁行以来的重要发展5

二、进一步完善97刑法典的若干思考8

(一)可持续性地修正完善97刑法典8

(二)加强立法的科学性11

(三)加强重点与新兴领域的立法完善13

三、结语18

第二章 中日刑法典总则若干问题比较研究20

一、宏观结构20

二、法人犯罪23

三、共同犯罪25

四、正当化事由29

五、犯罪的未完成形态30

六、刑罚的种类与执行31

(一)刑罚的种类31

(二)刑罚的执行32

七、缓刑制度33

八、时效制度36

九、结语38

第三章 刑法最新修正的立法理念展开39

引言39

二、《刑法修正案(九)》立法理念探寻40

(一)以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问题导向42

(二)以刑法功能的积极发挥为基本价值指引43

三、《刑法修正案(九)》立法理念评析47

(一)对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作为主要问题导向的基本认识47

(二)对犯罪社会危害性标准呈降低趋势的综合分析50

(三)对刑罚积极一般预防目的突出的理性看待57

第四章 风险社会下刑法的合理应对62

一、“风险刑法”提出的社会背景63

二、刑法与风险社会的对接65

(一)刑法与风险社会对接的偏离66

(二)刑法与风险社会的合理对接68

三、风险社会下刑法的价值选择与研究路径69

第五章 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75

一、问题的提出75

二、预防性刑法立法的观察与省思77

(一)预防性立法的发迹与发展77

(二)预防性立法的教义学研判81

三、刑法“工具法制”与社会治理的比例供给观83

(一)刑法工具观的滥觞与辨正83

(二)摄入比例原则与工具理性的坚守87

四、经济社会进化与犯罪交替的刑事政策协同观91

(一)犯罪结构裂变与刑法规范的自然呼应91

(二)刑法治理与刑事政策的理性协同93

五、当代谦抑精神的内涵廓清与刑罚有效的积极预防观97

(一)当代刑法谦抑精神的应然面孔97

(二)转向“必要处罚”与积极预防思维的松绑101

六、结语106

第六章“从旧兼从轻”原则研究107

一、“从旧兼从轻”原则概述107

二、《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实例分析110

(一)职业禁止的新旧法适用110

(二)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的新旧法适用111

(三)数罪并罚的新旧法适用112

(四)告诉才处理的特殊规定的新旧法适用113

(五)终身监禁的新旧法适用114

(六)删除死刑的新旧法适用115

(七)修改罚金的新旧法适用116

(八)新增单位犯罪的新旧法适用117

(九)嫖宿幼女罪废止前、后的适用118

第七章 单位犯罪重要问题研究119

一、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情况119

(一)《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的单位犯罪一览121

(二)《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的单位犯罪及评价127

二、单位犯罪的认定136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137

(二)单位犯罪的构成要素146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150

(一)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150

(二)单位犯罪处罚模式存在的问题152

(三)单位犯罪处罚的完善建议153

四、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155

第八章 刑事职业禁止制度研究157

一、刑事职业禁止的正当根据探寻158

(一)刑事职业禁止的科学性158

(二)刑事职业禁止的合理性160

(三)刑事职业禁止的必要性164

(四)刑事职业禁止的时代性168

二、刑事职业禁止的法律性质辨析169

(一)刑罚方法说及其否定170

(二)保安处分说及其批判174

(三)刑事职业禁止法律性质的其他学说182

(四)简要评析184

三、刑事职业禁止的适用规则诠释184

(一)适用对象185

(二)适用条件191

(三)禁止内容194

四、刑事职业禁止适用竞合及化解196

五、结语201

第九章 我国网络刑法的基本问题研究203

一、网络刑法学的知识形态变迁203

(一)从传统刑法学到网络刑法学的知识转型203

(二)网络刑法学的知识要旨207

二、我国网络刑法的发展动态与基本思考209

(一)因应全球网络犯罪风险的国际考察209

(二)我国网络犯罪的应对现状212

(三)我国网络刑法应对机制的优化214

三、我国网络刑法立法的检视216

(一)主要立法阶段及其得失217

(二)网络刑法规范供给失衡的法理巡思219

四、我国网络刑法立法优化的基本展开222

(一)网络空间立法理念及三维重构222

(二)网络安全法益的统领地位与扩容224

(三)专属的预防性立法思维及技术228

五、网络犯罪的科学治理观230

(一)网络犯罪的相对中立价值判断立场231

(二)网络犯罪的控制理念235

(三)网络犯罪治理的政策安排238

第十章 罚金刑制度研究241

一、罚金刑的当代使命241

二、我国罚金刑制度的立法沿革243

(一)1979年《刑法》中罚金刑的立法情况243

(二)1981年-1996年罚金刑的立法格局243

(三)1997年《刑法》中罚金刑的立法调整245

(四)1999年-2014年罚金刑的立法新变化245

(五)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中罚金刑的立法改革248

三、我国罚金刑制度的立法特点与改革的现实困难251

(一)罚金刑的立法特点251

(二)罚金刑立法改革的现实困难253

四、我国罚金刑立法配置建言257

(一)提升罚金刑的地位,将其上升为主刑258

(二)建立以选科为主,并科为辅,扩大单科的罚金适用模式259

(三)进一步完善罚金刑数额立法规定方式259

(四)进一步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259

(五)完善罚金刑配置立法,发挥刑罚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功能260

第十一章 数罪并罚制度研究261

一、数罪并罚制度的基本理论261

(一)数罪并罚的概念与特征261

(二)数罪并罚与刑罚目的的实现262

(三)数罪并罚与罪刑均衡264

(四)数罪并罚与量刑经济265

二、数罪并罚的基本问题266

(一)数罪的认识266

(二)“并罚”的基础268

(三)并罚原则的认识270

三、数罪并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272

(一)附加刑的并罚273

(二)异种自由刑的并罚274

(三)数罪并罚的执行期限277

(四)并罚刑刑期折抵问题278

四、漏罪的并罚279

(一)漏罪与原判数罪的并罚279

(二)漏罪被判处管制或拘役的并罚问题279

(三)“发现”漏罪的认定280

五、新罪的并罚281

(一)新罪并罚时数罪并罚中“总和刑期”的理解282

(二)再犯新罪并发现漏罪的并罚284

(三)旧罪未执行新罪的并罚问题284

(四)新罪被判处管制或拘役的并罚问题285

第十二章 虐待犯罪研究286

一、虐待罪“告诉才处理”除外规定的理解与适用286

(一)虐待罪“告诉才处理”规定修改的背景287

(二)虐待罪“告诉才处理”追诉方式考察288

(三)虐待罪“告诉才处理”追诉中的困境及原因291

(四)虐待罪“告诉才处理”除外规定的解析与适用294

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理解与适用298

(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增设的背景298

(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犯罪构成解析299

(三)罪数及罪刑均衡问题302

第十三章 考试作弊犯罪研究303

一、组织考试作弊罪解读304

(一)犯罪构成解析304

(二)司法适用309

二、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解读311

(一)犯罪构成解析311

(二)司法适用312

三、代替考试罪解读313

(一)犯罪构成解析313

(二)司法适用314

第十四章 网络犯罪的立法发展及其解读316

一、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317

(一)立法完善网络犯罪的犯罪体系318

(二)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路阐释321

二、网络犯罪相关罪名的解读324

(一)刑法修订新增罪名的适用324

(二)刑法修订罪名的司法适用338

三、结语346

第十五章 新型疑难网络犯罪案件司法适用研究348

一、网络积分犯罪案件的认定逻辑348

(一)问题的提出348

(二)网络积分犯罪案件的司法逻辑审视352

(三)网络积分犯罪的定性逻辑355

二、非法获取APP数据行为的司法认定362

(一)APP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362

(二)APP数据的刑法性质辨识364

(三)非法获取APP数据行为的定罪理路371

三、网络直播刑事风险的制裁逻辑376

(一)网络直播刑事风险的类型376

(二)网络直播中的刑事责任厘清379

(三)因应网络直播平台犯罪的对策387

第十六章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研究394

一、生效案件的司法逻辑与适用疑难巡思394

(一)典型司法样本的类型化呈现395

(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适用问题透析400

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适法理据展开402

(一)罪质界定与功能定位402

(二)“其他、等‘违法犯罪’(信息、活动)”的范围厘定406

(三)“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的理解409

(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的法益确证与释法意义413

(五)“情节严重”的类型释明416

三、结语419

第十七章 妨害司法公正制度犯罪研究420

一、虚假诉讼罪疑难问题解析420

(一)虚假诉讼罪立法意图的探寻420

(二)虚假诉讼罪规制程度的认识423

(三)虚假诉讼构成要件解读427

(四)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形态及罪数432

二、审判公开的保障444

(一)泄露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罪疑难解析444

(二)披露、报道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罪疑难解析447

三、司法权威的保障暨扰乱法庭秩序罪疑难解析448

(一)“殴打诉讼参与人”的理解448

(二)“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的理解449

(三)“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的理解450

第十八章 论医疗刑法中假定同意的效力451

一、假定同意的问题梳理451

(一)违反患者同意的刑法后果451

(二)假定同意案件的实践处理453

二、医疗行为阻却违法的再思考455

三、假定同意并不需要被害人承诺的理论支撑460

(一)患者同意并非被害人承诺460

(二)假定同意的正当化根据464

四、假定同意中对患者自由决定权“相对性”的解读466

(一)积极权利抑或消极权利466

(二)基本权利抑或自由利益466

第十九章 国际视域下我国反腐立法研究468

一、“求同存异”的反腐立法国际化接轨思路468

(一)“求同”469

(二)“存异”469

二、腐败犯罪罪名体系的不断完善470

(一)《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利用影响力受贿罪471

(二)《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471

(三)《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472

三、腐败犯罪构成要件的逐步完善472

(一)“贿赂”范围的逐步发展472

(二)反洗钱上游犯罪逐步扩大475

(三)商业贿赂犯罪主体逐步扩大475

四、量刑与处罚的完善476

(一)贪腐犯罪量刑逐步发展为“情节与数额”并重476

(二)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处罚的相对“统一”478

(三)涉外财产追回的刑事程序法保障481

第二十章 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应对483

一、人工智能的刑法前沿问题提出483

(一)提出背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全新时代483

(二)问题的提出485

二、人工智能的技术风险与刑事风险487

(一)人工智能的技术风险487

(二)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490

三、人工智能的犯罪类型之一:“工具利用型”495

(一)利用人工智能的智能技术实施其他犯罪496

(二)故意破坏人工智能的智能系统实施其他犯罪497

(三)利用人工智能的“不智能”实施其他犯罪499

四、人工智能的犯罪类型之二:“产品缺陷型”500

(一)产品的刑事责任501

(二)人工智能产品的责任形式503

五、余论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