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人为本”思想论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冰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556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人本主义-思想史;政治理论教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人为本”思想论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以人为本”:千年演绎的历史探源1
第一节 “以人为本”提法的渊源1
一、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1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演变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4
一、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4
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区别8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10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涵义17
一、人的自由与解放17
二、“本”的哲学价值与社会意义19
三、“以人为本”理论提出的现实意义20
第二章 “以人为本”:一脉相承的时代解读26
第一节 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26
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思想26
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7
三、毛泽东重视人才的思想29
第二节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31
一、对人民大众权利的关怀32
二、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33
三、人的平等发展观34
四、人口、资源协调发展观35
第三节 江泽民“以人为本”思想37
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37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40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思想42
第三章 “以人为本”: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航标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47
一、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47
二、政治文明的重要性49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50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52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涵53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54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政治文明建设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54
第三节 “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55
一、要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适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进行调整和部署55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56
三、要不断提高公民政治素质57
四、要继续推进政治社会化58
五、要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59
第四章 “以人为本”:统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灵魂62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本思考6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66
第二节 市场弊端所带来的困惑与市场权利的捍卫68
一、市场化改革的冲击和困扰68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71
第三节 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4
一、切实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75
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76
三、要遵循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79
四、创新改革思路,保障劳动群众的权益82
五、要遵循对外开放的原则83
第五章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86
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86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本标志,是增强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7
三、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88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0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建设的基础性91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性92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突显了文化建设的紧迫性93
第三节 全面推进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4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94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核心价值观95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的伦理道德观96
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96
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97
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创新98
第六章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善与发展100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性100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价值核心100
二、“以人为本”表现了法治的终极价值追求101
三、“以人为本”有助于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103
第二节 “以人为本”思想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创新104
一、“以人为本”反映了法律创立和实施的宗旨,体现了法律制度的本质规定性和基本使命104
二、法制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对创新与创造行为的保护106
第三节 “以人为本”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稳步推向前进108
一、“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立法精神108
二、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主义的执法理念110
三、加大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力度112
四、推进社会组织机构管理的法治化113
五、积极维护社会发展安全114
六、妥善解决好国际问题,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115
第七章 “以人为本”:国防和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基石117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工作的生命线117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117
二、军队要保持政治合格的总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118
三、军队建设所处的国内环境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119
四、军队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119
第二节 对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中面临若干问题的思考121
一、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国防、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121
二、正确处理和解决好“信息化”与“机械化”的关系问题122
三、正确处理和解决好“龙头”与“道路”的关系问题124
四、正确处理好“提高战斗力”与“保安全”的关系问题126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29
一、“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观129
二、“以人为本”思想拓展了政治工作的理论内涵130
三、“以人为本”思想反映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本质要求131
四、“以人为本”思想引领了政治工作的理论繁荣133
第四节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135
一、军队领导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135
二、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建设137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依法治军140
四、“以人为本”加强我军民主建设145
第八章 “以人为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诉求149
第一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的新理念149
一、党的执政理念需要创新150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飞跃151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154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理念内在的统一156
一、“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目的的一致性156
二、“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任务的一致性158
三、“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路径的一致性159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诉求160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高价值目标161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行统筹兼顾的执政方式162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164
四、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65
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166
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166
第九章 “以人为本”: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盛世辉煌168
第一节 崭新理念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8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探源169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意蕴171
三、“和谐社会”理念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72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173
一、“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174
二、“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175
三、“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176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78
一、“三农”问题的凸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78
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82
三、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86
四、对建立新型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考191
五、社会主义“人才战略”的实施200
六、坚持“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世界”204
结束语212
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
- 2139377.html
- 1659278.html
- 294515.html
- 3787129.html
- 3056300.html
- 3200857.html
- 1748914.html
- 2792455.html
- 964608.html
- 2799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0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9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7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5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