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先进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商志晓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 ISBN:78009870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先进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先进性问题2
二、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4
三、党必须为保持、发挥和强化先进性而不懈努力6
四、研究党的先进性是党建理论的一项重要任务8
第一编15
第一章 政党的产生发展及先进性问题15
一、政党的内涵、特征及类别15
(一)政党的内涵15
(二)政党的特征16
(三)政党的类别18
二、世界政党的产生、发展及先进性考察19
(一)世界政党的产生和发展20
(二)当代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对先进性的追求26
(三)当代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衰败的主要教训29
三、中国政党的产生、发展及先进性考察34
(一)中国政党的产生和演变35
(二)国民党追求先进性之得失的历史考察39
(三)民主党派先进性的历史考察4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的思想史考察48
一、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48
(一)党的先进性问题十分重要48
(二)不断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49
(三)始终坚持科学的认识方法51
二、从马克思到列宁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53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54
(二)列宁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56
(三)斯大林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59
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60
(一)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60
(二)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63
(三)江泽民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66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的实践史考察71
一、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71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先进性实践71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先进性实践73
二、原苏联共产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74
(一)列宁时期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75
(二)斯大林时期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77
(三)斯大林之后苏联共产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79
三、原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先进性实践81
(一)苏联对东欧共产党先进性实践的影响81
(二)东欧共产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83
四、当代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先进性实践85
(一)越南共产党的先进性实践86
(二)古巴共产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87
(三)朝鲜劳动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89
(四)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党建实践与党的先进性90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在先进性问题上的实践探索9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探索92
(一)酝酿建党过程中的先进性探索93
(二)党成立初期的先进性实践94
(三)北伐时期党的建设情况96
(四)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97
(五)延安整风运动99
(六)解放区整党运动101
(七)为向执政党地位转变102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104
(一)以执政党面貌开始的先进性实践104
(二)执政党先进性探索的曲折和失误106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实践探索111
(一)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111
(二)在改革开放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112
四、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实践探索121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121
(二)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22
(三)夯实基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123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先进性问题上的主要理论贡献125
一、主要理论贡献综述125
(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26
(二)重在从思想上建党128
(三)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132
(四)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时代性有机统一136
二、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13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和本质14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146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认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方法147
第二编153
第六章 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与本质153
一、党的先进性的内涵153
(一)先进与先进性153
(二)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规定155
二、党的先进性的本质158
(一)如何理解“党的先进性的本质”158
(二)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站在时代前列159
(三)先进性本质要求之一:时代性164
(四)先进性本质要求之二:创新性167
(五)先进性本质要求之三:与时俱进170
第七章 党的先进性的内容与类别174
一、党的先进性的内容174
(一)科学理论指导174
(二)先进阶级基础177
(三)先进分子组成179
(四)先进组织原则182
(五)科学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184
二、党的先进性的类别187
(一)本原的先进性与派生的先进性188
(二)内在的先进性与外在的先进性191
(三)可能的先进性与现实的先进性193
(四)个体的先进性与群体的先进性195
第八章 党的先进性的根据与展示199
一、党的先进性的根据199
(一)先进阶级的基本属性199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202
(三)历史的品格与执政的经验203
(四)现实与未来的需要205
二、党的先进性的展示207
(一)在指导思想中展示207
(二)在实践行为中展示211
(三)在工作作风中展示213
(四)在日常生活中展示216
第九章 党的先进性的功能与作用219
一、党的先进性的功能219
(一)评价功能219
(二)导向功能222
(三)激励功能224
(四)约束功能225
(五)辐射功能226
(六)教化功能228
二、党的先进性的作用230
(一)凝聚党心230
(二)树立形象232
(三)召唤民众235
(四)立党之本236
(五)执政之基238
(六)力量之源240
第三编245
第十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245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性质245
(一)党的先锋队性质及其先进性规定245
(二)与时俱进地认识党的性质及其先进性247
(三)把握党的性质与党的先进性的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48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宗旨250
(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其先进性251
(二)与时俱进地认识党的宗旨及其先进性253
(三)坚持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254
三、党的先进性与党的任务256
(一)党的任务及其先进性256
(二)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实现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258
第十一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理论路线纲领260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理论26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理论建设260
(二)先进政党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思想基础262
(三)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63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路线264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思想路线264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政治路线267
(三)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组织路线268
三、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纲领269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经济纲领270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政治纲领271
(三)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文化纲领274
第十二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基础276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性276
(一)党的阶级性体现着党的先进性276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阶级性279
(三)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统一于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280
二、党的阶级基础的发展变化283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变化283
(二)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的发展变化286
三、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中发挥党的先进性290
(一)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290
(二)积极探索和完善实现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新途径292
(三)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293
第十三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基础296
一、党的群众基础及其与党的先进性的关系296
(一)科学认识党的群众基础及其历史作用296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基础紧密相连298
二、党的群众基础的发展变化300
(一)党的群众基础发展变化的历史回顾300
(二)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基础303
(三)正确区别扩大群众基础与“全民党”问题306
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保持党的先进性308
(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08
(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309
第十四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地位311
一、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311
(一)党的先进性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前提311
(二)党取得执政地位是党的先进性实践的必然结果313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314
(一)党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314
(二)党以其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的历史进程316
(三)党以其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的历史经验317
三、党的先进性与新时期党的执政地位的进一步保持320
(一)保持执政地位所面临的挑战320
(二)积极应对挑战,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322
第十五章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领导作用324
一、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与党的先进性息息相关324
(一)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324
(二)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体现和验证着党的先进性325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领导的内容、条件和原则327
(一)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领导的内容中327
(二)党的先进性与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条件328
(三)党的先进性与实现党的领导作用的原则330
三、把先进性建设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机结合331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32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333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335
第四编341
第十六章 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从思想到行动341
一、党的先进性从思想到行动341
(一)党对先进性的思想追求341
(二)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指向344
(三)党从思想先进性到实践先进性345
二、实践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47
(一)党的先进性重在实践347
(二)实践党的先进性具有紧迫性349
三、实践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式351
(一)实践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351
(二)实践党的先进性的主要方式354
第十七章 党的先进性的实现:从理论到现实359
一、党的先进性从理论到现实359
(一)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品格359
(二)党的先进性的现实价值363
(三)党从理论先进性到现实先进性364
二、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66
(一)实践党的先进性是为了实现党的先进性366
(二)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368
(三)实现党的先进性的紧迫性369
三、党的先进性实现的过程性特征371
(一)党的先进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372
(二)党的先进性的实现过程是具体的历史的373
(三)把握党的先进性过程性特征的主要方法375
第十八章 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主体379
一、实践党的先进性的个体主体379
(一)普通共产党员380
(二)党的干部381
(三)党的领袖385
二、实践党的先进性的组织主体386
(一)党的中央组织386
(二)党的地方组织388
(三)党的基层组织389
三、党的先进性实践主体的泛化391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392
(二)工会、共青团、妇联393
第十九章 党的先进性的实现机制395
一、党实现先进性的自身工作机制395
(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396
(二)党的基本工作制度398
二、党的依法执政机制400
(一)党依法执政的精神理念400
(二)党依法执政的领导体制401
(三)党依法执政的方式403
三、实现党的先进性的社会整合机制404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整合机制404
(二)党进行社会整合的组织机制405
(三)党的社会整合方式408
四、实现党的先进性的监督机制411
(一)党的监督的实质和内在要求411
(二)党的监督体系412
(三)党的监督的综合机制414
第二十章 党的先进性的实现标志416
一、党的先进性实现的理论标志416
(一)理论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416
(二)理论标志之二:党的纲领418
二、党的先进性实现的客观标志420
(一)客观标志之一:重大物质文明成果420
(二)客观标志之二:重大政治文明成果421
(三)客观标志之三:重大精神文明成果423
三、党的先进性实现的主体标志425
(一)主体标志之一: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426
(二)主体标志之二:党的能力的显著提高427
(三)主体标志之三:党风廉政建设的巨大成果428
第二十一章 党的先进性的检验标准430
一、检验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实践标准430
(一)认识的真理性靠实践来检验430
(二)用实践来检验先进性理论的真理性431
二、检验党的先进性实践的物化标准432
(一)生产力标准是核心433
(二)科学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434
三、检验党的先进性实践的价值标准436
(一)党的先进性实践的基本价值标准437
(二)党的先进性实践的最高价值标准437
四、检验党的先进性的综合标准——“三个代表”439
(一)“三个代表”标准具有综合性、全面性439
(二)“三个代表”标准的重要意义440
第二十二章 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与发展443
一、党的先进性的保持443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立党之本443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条件445
二、党的先进性的发展448
(一)党的先进性是不断发展的448
(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创新449
三、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452
(一)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452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454
第五编459
第二十三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现状459
一、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环境因素分析459
(一)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国际环境因素分析459
(二)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国内环境因素分析463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就468
(一)党的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468
(二)党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470
(三)党的民主集中制更加健全和规范472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存在的不足474
(一)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474
(二)党的体制和具体制度存在一些缺陷475
(三)党内存在比较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477
第二十四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任务480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480
(一)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480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本途径481
二、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483
(一)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483
(二)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基本途径484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486
(一)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是先进性建设的基本任务487
(二)新时期党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基本途径489
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493
(一)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先进性建设的基本任务493
(二)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本途径494
第二十五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496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496
(一)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496
(二)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498
(三)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499
(四)把党建设成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党502
(五)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50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要求504
(一)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党504
(二)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党506
(三)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508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目标的具体要求510
(一)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510
(二)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511
(三)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建设要求511
(四)党员个体的先进性建设要求512
第二十六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原则514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514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514
(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16
(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原则和要求519
二、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520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相伴随的动态过程520
(二)当今时代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的新课题521
(三)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审视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523
三、紧密结合党的实际524
(一)要准确把握党的现状和特点524
(二)从党的现状出发,大力加强先进性建设526
四、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创新527
(一)解放思想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528
(二)在开拓创新中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528
第二十七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方法531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531
(一)理论能否与实际相结合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的成败531
(二)把先进性建设同当前党的实际结合起来532
二、普遍与特殊相统一536
(一)普遍与特殊相统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方法536
(二)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普遍性要求、目标、原则和任务537
(三)把普遍要求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538
三、个人与群体相促进540
(一)党员个人与党员群体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541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542
(三)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员群体的战斗堡垒作用544
(四)完善机制,形成党员个人与党员群体相互促进的局面546
四、理想追求与现实效用相协调547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理想追求的现实性特点548
(二)注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549
第二十八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途径552
一、明确内容和重点552
(一)明确内容和重点必须从党的实际出发552
(二)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和重点553
二、制定措施和步骤555
(一)围绕内容和重点来制定措施和步骤555
(二)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措施和步骤557
三、完善制度和机制559
(一)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原则559
(二)当前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561
四、检验效果和成绩563
(一)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563
(二)坚持标准,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际效果565
第二十九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567
一、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方针和总要求567
(一)紧紧抓住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567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568
(三)朝着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570
(四)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571
(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572
(六)配套进行、整体推进574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575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575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576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是评判党的建设得失优劣的根本标准577
三、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579
(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579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580
(三)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582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583
(五)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584
第三十章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86
一、政党先进性与近代中国现代化586
(一)政党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586
(二)近代中国现代化对政党先进性的特殊要求588
(三)近代中国现代化迟滞落后原因的政党先进性分析590
二、党的先进性与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592
(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顺利进行提供了根本前提592
(二)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594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中体现着党的先进性596
(四)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598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振兴600
(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600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02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的伟大振兴604
后记607
热门推荐
- 1048760.html
- 1444552.html
- 2625078.html
- 895684.html
- 63245.html
- 2934056.html
- 2092197.html
- 1440266.html
- 49631.html
- 2740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2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0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9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6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6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