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脉诊与用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脉诊与用药
  • 谭同来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2958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脉诊;中药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脉诊与用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脉象的形成与临床意义1

第一节 脉象的形成2

一、气、血与脉象2

二、脏腑与脉象4

三、经络与脉象8

第二节 影响脉象的因素8

一、气候因素9

二、地域因素10

三、时间因素10

四、情绪因素11

五、饮食因素11

六、体质因素12

第三节 脉诊的意义13

1.阐明病机14

2.辨别病性14

3.确定病位15

4.指导用药15

5.推断预后16

第二章 诊脉的方法18

一、诊脉部位18

二、诊脉时间19

三、诊脉体位20

四、诊脉指法21

五、诊脉要领24

第三章 辨脉的方法26

第一节 从脉象的胃、神、根辨别脉的“常”和“变”26

一、“胃”26

二、“神”28

三、“根”29

第二节 从脉象的位、数、形、势分辨脉的形态、特征30

一、以脉位深浅变化为主来区别脉象31

二、从脉跳至数和节律变化为主来区别脉象31

三、以形体变化为主的脉类脉象区别32

四、以脉势变化为主的脉类脉象区别33

第四章 审脉的方法35

一、独字求病位35

二、阴阳求病性36

三、比较求病势37

四、合参求脉证38

第五章 平脉与常见病脉脉象41

第一节 正常脉象41

第二节 常见病脉43

一、脉位分类43

1.浮脉43

2.芤脉46

3.散脉48

4.沉脉49

5.伏脉53

二、脉率分类55

1.迟脉55

2.缓脉57

3.数脉60

4.疾脉63

三、脉宽分类64

1.大脉64

2.洪脉65

3.细脉67

四、脉长分类69

1.长脉69

2.短脉71

五、脉力分类73

1.虚脉73

2.弱脉75

3.微脉76

4.实脉79

六、流利度分类81

1.滑脉81

2.动脉83

3.涩脉85

七、紧张度分类87

1.弦脉88

2.紧脉91

3.革脉92

4.牢脉94

5.濡脉95

八、均匀度分类97

1.促脉97

2.结脉99

3.代脉101

第六章 兼脉与怪脉脉象104

第一节 兼脉104

一、兼脉形成的条件、称谓与病性104

二、兼脉主病105

1.浮脉相兼脉主病105

2.沉脉相兼脉主病107

3.迟脉相兼脉主病108

4.数脉相兼脉主病109

5.滑脉相兼脉主病109

6.涩脉相兼脉主病110

7.虚脉相兼脉主病111

8.实脉相兼脉主病111

9.长脉相兼脉主病112

10.短脉相兼脉主病112

11.弦脉相兼脉主病113

12.紧脉相兼脉主病114

13.细脉相兼脉主病115

14.缓脉相兼脉主病115

15.微脉相兼脉主病116

16.弱脉相兼脉主病117

17.洪脉相兼脉主病117

18.濡脉相兼脉主病118

19.革脉相兼脉主病118

20.牢脉相兼脉主病118

21.芤脉相兼脉主病118

22.散脉相兼脉主病119

23.动脉相兼脉主病119

24.伏脉相兼脉主病119

25.促脉相兼脉主病119

26.结脉相兼脉主病120

27.代脉相兼脉主病120

第二节 怪脉120

第七章 脉诊与辨证用药123

第一节 脉诊与八纲辨证用药123

一、脉诊与阴阳124

二、脉诊与表里126

三、脉诊与寒热128

四、脉诊与虚实129

第二节 脉诊与脏腑辨证用药132

一、脉诊与脏腑辨证132

二、脉诊与脏腑兼证辨证139

第三节 脉诊与六经辨证用药140

第四节 脉诊与卫气营血辨证用药144

第五节 脉诊与三焦辨证用药147

第八章 外感病脉辨与用药150

一、感冒脉辨与用药151

二、中暑脉辨与用药154

三、痢疾脉辨与用药156

第九章 疫病脉辨与用药161

一、春温脉辨与用药163

二、暑温脉辨与用药167

三、湿温脉辨与用药170

四、疟疾脉辨与用药173

五、疫斑热脉辨与用药176

六、肝热病脉辨与用药181

七、霍乱脉辨与用药185

八、稻瘟病脉辨与用药187

第十章 五脏病证脉辨与用药191

一、肺系病证脉辨与用药194

(一)咳嗽脉辨与用药195

(二)哮病脉辨与用药199

(三)肺胀脉辨与用药202

(四)肺痨脉辨与用药205

(五)肺痈脉辨与用药208

(六)肺痿脉辨与用药211

(七)肺癌脉辨与用药213

二、心脑病证的脉辨与用药215

(一)心悸脉辨与用药217

(二)胸痹心痛脉辨与用药221

(三)眩晕脉辨与用药225

(四)中风病脉辨与用药228

(五)失眠脉辨与用药232

(六)痴呆脉辨与用药235

(七)痫病脉辨与用药238

(八)癫病脉辨与用药240

(九)狂病脉辨与用药243

三、脾胃病证脉辨与用药246

(一)胃痛脉辨与用药247

(二)痞满脉辨与用药251

(三)腹痛脉辨与用药253

(四)呕吐脉辨与用药257

(五)呃逆脉辨与用药260

(六)噎膈脉辨与用药263

(七)泄泻脉辨与用药265

(八)便秘脉辨与用药269

四、肝胆病证脉辨与用药272

(一)黄疸脉辨与用药273

(二)胁痛脉辨与用药277

(三)胆胀脉辨与用药280

(四)鼓胀脉辨与用药283

(五)肝癌脉辨与用药287

五、肾膀胱病证脉辨与用药291

(一)水肿脉辨与用药292

(二)淋证脉辨与用药296

(三)癃闭脉辨与用药299

(四)关格脉辨与用药302

(五)遗精脉辨与用药304

(六)阳痿脉辨与用药307

第十一章 气血津液病证脉辨与用药311

一、郁病脉辨与用药312

二、血证脉辨与用药314

三、汗证脉辨与用药322

四、消渴脉辨与用药325

五、内伤发热脉辨与用药328

六、积聚脉辨与用药331

七、肥胖脉辨与用药335

第十二章 经络肢体病证脉辨与用药339

一、头痛脉辨与用药340

二、痹病脉辨与用药344

三、痿病脉辨与用药347

四、腰痛脉辨与用药351

五、颤震脉辨与用药353

第十三章 妇科病证脉辨与用药356

一、月经先期脉辨与用药358

二、月经后期脉辨与用药360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脉辨与用药363

四、经期延长脉辨与用药365

五、月经过多脉辨与用药367

六、崩漏脉辨与用药369

七、闭经脉辨与用药372

八、痛经脉辨与用药375

九、带下病脉辨与用药379

十、妊娠恶阻脉辨与用药382

十一、妊娠腹痛脉辨与用药 384

十二、产后血晕脉辨与用药386

十三、产后缺乳脉辨与用药388

十四、不孕症脉辨与用药389

十五、癥瘕脉辨与用药393

第十四章 儿科疾病脉辨与用药396

一、麻疹脉辨与用药398

二、水痘脉辨与用药401

三、痄腮脉辨与用药403

四、顿咳脉辨与用药406

五、厌食脉辨与用药409

六、积滞脉辨与用药411

七、疳证脉辨与用药413

八、惊风脉辨与用药415

九、小儿遗尿脉辨与用药419

十、小儿蛔虫病脉辨与用药422

十一、佝偻病脉辨与用药424

十二、夏季热脉辨与用药426

第十五章 名医脉诊与用药429

一、《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选摘429

二、《脉法求真》脉案选摘446

附录一、临床某些疾病的常用药物464

附录二、李时珍《频湖脉学》二十七脉“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470

附录三、《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病脉顺逆歌诀477

附录四、方剂歌4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