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凤岐,贾春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475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金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
一、是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1
二、中国融资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2
三、中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2
四、要掌握金融投资的理论与方法3
第二节 金融资产3
一、资产与金融资产3
二、金融资产的估价4
三、金融资产的性质4
四、金融资产的作用6
第三节 金融市场7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7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8
三、盈余与赤字9
四、金融交易的发展10
五、脱媒11
六、金融市场的全球化12
第四节 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12
一、金融市场的参加者12
二、金融机构13
三、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15
四、金融市场监管16
第二章 存款性金融机构18
第一节 存款性金融机构概述18
一、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特征18
二、储蓄贷款协会19
三、储蓄银行20
四、信用合作社20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21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21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2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24
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27
五、电子化银行业务3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结构31
一、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1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2
三、商业银行的结构33
四、银行合并现象34
五、金融创新35
第四节 中国存款性机构的其他热点问题36
一、国有银行上市问题36
二、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38
三、设立与发展民营银行问题43
四、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问题45
一、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及种类48
二、保险公司48
第一节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概述48
第三章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48
三、养老保险机构49
四、金融公司(财务公司)50
五、政策性银行50
六、邮政储蓄51
第二节 投资基金52
一、投资基金的形式52
二、基金的结构和收支55
三、基金的投资策略56
四、投资基金的监管57
第三节 中国的投资基金57
一、投资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58
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59
三、开放式基金59
四、契约型基金问题60
五、指数基金60
七、创业投资基金61
八、境内基金与境外基金61
六、证券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61
第四节 投资银行62
一、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62
二、投资银行业的结构64
第五节 中国的投资银行65
一、中国证券经营机构的组成65
二、中国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现状65
三、中国券商的融资问题68
第四章 中央银行71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类型71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71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71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74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74
五、中央银行的类型75
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77
一、派生存款创造79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79
二、完整的货币供给模型82
三、决定货币供给的四方面因素分析84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88
一、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88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89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95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95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95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96
四、货币政策的时滞99
第五节 银行监管99
一、注册和检查100
二、对银行持有资产的限制100
三、银行资本要求100
四、存款保险104
五、对银行业务活动范围的管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105
一、公募方式109
第五章 市场组织与结构109
第一节 一级市场109
二、私募方式111
三、发行价格的确定112
四、新的证券承销方式112
五、境外发行的原因114
第二节 二级市场115
一、二级市场115
二、二级市场委托单的类别116
三、委托单的时间限制117
四、委托单的数量118
五、保证金交易118
六、卖空120
七、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及其作用121
八、市场效率123
第三节 中国的发行与交易市场124
一、证券发行的审批124
二、中国的股票发行方式(投资人选择)126
三、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128
四、投资银行的承销130
五、二级市场的组织130
第六章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135
第一节 认识利率135
一、现值与未来值135
二、到期收益率136
三、当期收益率138
四、贴现基础上的收益率139
五、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139
六、利率与回报率140
七、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141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142
一、资产需求理论142
二、可贷资金理论143
三、流动偏好理论147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149
第三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149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151
第四节 中国的利率改革与利率市场化155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调整156
二、利率放开与市场利率的形成163
三、利率市场化的步骤选择166
第七章 金融市场上的汇率171
第一节 汇率与外汇市场171
一、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171
二、汇率的作用172
三、外汇市场172
第二节 长期中汇率的决定173
第三节 短期中汇率的决定175
一、利率平价条件175
二、外汇市场均衡176
四、资产市场方法的应用177
三、汇率的变动177
第八章 衍生产品市场180
第一节 期货市场180
一、期货的产生180
二、期货交易机制181
三、期货的风险与收益183
四、期货合约的定价184
五、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186
六、中国的期货市场187
第二节 期权市场190
一、期权190
二、期权的产生191
三、场内交易的期权与场外期权191
四、期货与期权的差异191
五、期权的风险与收益192
六、期权的价格196
七、期权的作用198
一、互换200
八、奇异期权200
第三节 互换、上限和下限市场200
二、上限与下限协议203
第九章 股权市场206
第一节 普通股票市场206
一、二级市场206
二、股权市场结构208
三、大宗交易与程序交易209
四、股票市场指标210
五、定价效率的检验214
六、普通股投资的方法216
第二节 中国的股权市场216
一、B股市场217
二、H股与红筹股市场217
三、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218
四、中国的政策市问题220
六、中国的股票价格指数221
五、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问题221
第三节 二板市场与做市商制度223
一、海外的二板市场223
二、二板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224
三、NASDAQ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225
四、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制度的比较228
五、多家做市商制度与一家专营商制度的比较229
六、中国的二板市场及其价格形成机制231
第十章 货币市场233
第一节 美国的货币市场233
一、国库券市场233
二、商业票据235
三、银行承兑汇票238
四、大额可转让存单238
五、回购协议239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市场241
一、货币市场的发育状况241
七、联邦基金市场241
六、通知贷款241
二、同业拆借市场243
三、债券回购市场244
四、票据市场244
第十一章 财政证券市场246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财政证券市场246
一、美国财政证券的类型246
二、美国财政证券的一级市场247
三、美国财政证券的二级市场249
四、分拆的财政证券251
五、联邦机构证券252
六、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府证券市场253
第二节 中国的国债市场253
一、中国国债市场的主要特征253
二、中国的一级市场255
三、中国的二级市场257
一、公司债券的期限259
第十二章 公司债券市场259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259
二、债券的担保260
三、有关债券清偿的条款261
四、一级市场262
五、垃圾债券市场263
六、二级市场264
七、欧洲债券市场265
第二节 中国的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市场265
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265
二、企业债券的品种266
三、与其他金融工具的比较266
四、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其他问题268
第十三章 其他债务市场270
第一节 市政证券市场270
一、州与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270
二、市政证券的免税特性270
三、市政证券的种类271
四、短期债券273
五、市政证券的风险274
六、一级与二级市场274
七、市政证券市场的监管275
八、市政证券的收益率275
第二节 抵押货款市场275
一、美国的抵押货款275
二、抵押货款的发起人276
三、抵押货款服务人277
四、抵押货款保险人278
五、传统抵押货款279
六、传统抵押货款的不匹配问题279
七、传统抵押货款的倾斜问题281
八、抵押货款的违约风险281
第三节 抵押转递证券市场282
一、二级市场的产生282
二、投资者与抵押转递证券282
四、影响提前偿还的因素283
三、抵押转递证券的现金流量283
五、抵押转递证券的收益率284
六、分拆的抵押担保证券285
第十四章 证券的定价287
第一节 证券的理论价格287
第二节 股票的价格决定288
一、股利折现模型288
二、价格盈利比模型292
第三节 债券的价格决定294
一、普通债券的价格决定294
二、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决定295
第四节 优先认股权与认股权证的价格决定298
一、优先认股权的价格决定298
二、认股权证的价格决定300
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303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304
后记306
热门推荐
- 2617074.html
- 162871.html
- 1153313.html
- 2563147.html
- 1453904.html
- 68018.html
- 1164024.html
- 2716729.html
- 73105.html
- 1463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2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4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9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1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