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风险控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风险控制
  • 曾德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602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企业管理-激励-研究;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风险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论1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1

1.1.1 现象分析: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困境1

1.1.2 理论反思2

1.2 研究的意义4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5

1.3.1 契约5

1.3.2 激励契约与激励相容7

1.3.3 经营者8

1.3.4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9

1.3.5 企业价值10

1.4 研究的基本假定12

1.4.1 有限理性假设12

1.4.2 不完全信息假设13

1.4.3 不确定性和风险假设14

1.4.4 帕累托最优假设15

1.5 研究方法16

1.6 研究对象、文章框架与论证逻辑19

2 经营者激励与控制理论的演进与变迁22

2.1 古典经济学中“经营者”激励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思路22

2.2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经营者激励的解决方法24

2.2.1 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最优契约曲线的形成过程24

2.2.2 新古典经济学中对经营者最优努力水平的激励方案26

2.2.3 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风险分担合同28

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计划体制中的经营者激励契约分析29

2.4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营者激励问题的观点31

2.4.1 “交易成本”的提出与经济学的新进展31

2.4.2 从交易成本理论向契约经济学范式转化34

2.4.3 持有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应完全占有企业剩余的观点36

2.4.4 经营者应完全占有企业剩余的观点37

2.4.5 控制权相机转移的观点38

2.5 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对经营者激励问题的研究评述40

2.5.1 从管理学角度对“企业”研究范式的转变40

2.5.2 “管理学”角度经典激励理论42

2.6 其他对于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综述44

2.6.1 从企业并购所形成的“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的角度44

2.6.2 从“利益相关者权力”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45

2.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46

3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的选择——基于企业价值导向的观点49

3.1 企业制度中经营者激励契约的博弈变迁过程分析49

3.1.1 从“分包制”向“工厂制”的转变49

3.1.2 从“单一企业”到“现代工商企业”的转变51

3.1.3 经营者激励契约范式的转变55

3.2 新假说框架:基于企业价值的经营者激励模型58

3.2.1 传统委托-代理模型的描述58

3.2.2 传统委托-代理模型的悖论59

3.2.3 基于企业价值的经营者激励模型的提出60

3.3 对“基于企业价值的经营者激励模型”的改进61

3.3.1 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角度考察62

3.3.2 对“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数理逻辑关系描述67

3.3.3 对“基于企业价值的经营者激励模型”的改进与求解68

3.4 基于企业价值的经营者激励模型及最优解的经济与政策含义73

4 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的计量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经营者激励契约的度量机制研究76

4.1 《萨班斯-奥克利法案》中的经营者受托责任76

4.1.1 SOX法案中与经营者受托责任相关的条款77

4.1.2 COSO内部控制评估框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解释78

4.1.3 COSO内部控制评估框架和《萨班斯-奥克利法案》的不足82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绩效考核机理解释——KPI、BSC、EVA、6δ等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内在机理分析83

4.2.1 全面预算管理83

4.2.2 平衡记分卡84

4.2.3 EVA绩效考核系统87

4.2.4 基于6δ的评价体系88

4.2.5 KPI——企业关键业绩指标90

4.3 几种激励契约度量机制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的梳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激励契约的度量机制92

5 经营者激励契约效果的实证96

5.1 实证模型的建模思路——以美国和中国上市公司为例96

5.2 经营者激励契约效果的实证——以美国上市公司为例97

5.2.1 变量及数据处理97

5.2.2 以经济部门平均值(Economic sector median)进行分析97

5.3 经营者激励契约效果的实证——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104

5.3.1 变量及数据处理104

5.3.2 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经营者报酬情况综述104

5.3.3 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经营者报酬的相关性分析——按行业分类106

5.4 对美国数据与中国实践的实证模型结果125

6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经营者激励契约研究126

6.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与经营者激励契约变迁126

6.1.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概述126

6.1.2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变迁129

6.2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133

6.2.1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演进的分析框架——博弈的制度变迁理论133

6.2.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博弈主体组成分析134

6.2.3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的制度变迁与博弈过程分析134

6.2.4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变迁的“创新状态”136

6.3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契约改革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140

6.3.1 经营者激励契约改革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产权激励角度140

6.3.2 经营者激励契约改革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企业治理结构角度142

6.3.3 经营者激励契约改革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企业微观管理层面的角度143

7 案例分析——某国际技术合作公司改制方案设计145

7.1 某国际技术合作公司概况145

7.2 某国际技术合作公司改制的必要性146

7.2.1 改制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政府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146

7.2.2 改制是某国际技术合作公司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146

7.3 当前改制中的重点、难点与委托方对本项目的具体要求148

7.4 集团化改制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步骤150

7.4.1 改制的政策依据150

7.4.2 改制的指导思想151

7.4.3 改制的具体做法——走集团化的运作模式151

7.4.4 对原国际公司实行改制157

7.5 当前集团化方案与改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158

7.5.1 新的外经集团的领导班子如何产生(如何解决新老领导班子平稳过渡)158

7.5.2 关于劳动关系问题159

7.5.3 职工的安置分流方案159

7.5.4 进一步做好改制的宣传工作159

7.5.5 其他160

7.6 案例评述161

8 结论、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63

附件1: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经营者的薪酬数据167

附件2: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财务指标及评价得分表176

参考文献180

后记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