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华文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戎笙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361626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8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华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序言 汝信1
绪论 关于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思考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0
第一节 金属的使用14
第二节 文字的产生16
第三节 城市的出现19
第四节 礼制的形成22
第五节 贫富的分化23
第六节 人牲人殉的发端26
第二章 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29
第一节 诸子百家的形成32
第二节 邹鲁儒墨显学之争40
第三节 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45
第四节 魏文侯礼贤与三晋儒家向法家的转化以及名家的产生47
第五节 齐威王、宣王礼贤与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57
第六节 秦孝公、秦王政礼贤与秦法家、兵家以及诸子百家的融合72
第三章 儒学及其发展80
第一节 儒学的建立83
第二节 先秦儒学的基本内容与特点87
第三节 儒学的神学化98
第四节 儒学的哲理化105
第五节 儒学的衰微115
第四章 道家与道教122
第一节 从道家到道教123
第二节 道教的历史与宗派132
第三节 道教的信仰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40
第四节 道教方术与中国古代科技146
第五章 中国佛教及其源流156
第一节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156
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佛教181
第六章 史学与文献209
第一节 传统史学与史学传统212
第二节 古代文献与历史典籍232
第七章 绚丽多姿的文学250
第一节 先秦时期文学250
第二节 两汉时期文学25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255
第四节 唐代文学263
第五节 宋代文学270
第六节 元代文学277
第七节 明代文学281
第八节 清代文学286
第九节 近代文学289
第八章 异彩纷呈的艺术297
第一节 上古艺术的萌芽和先秦时期的发展297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艺术301
第三节 魏晋隋唐的艺术305
第四节 五代两宋的艺术314
第五节 元明清的艺术323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古代文明332
第一节 石器和神话时代333
第二节 青铜和宗教绝对统治的时代335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337
第四节 秦汉时代34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347
第六节 隋唐时代350
第七节 宋辽金元到明代前期352
第八节 明末和清代--一次流产的科学变革357
第十章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361
第一节 概述363
第二节 拓荒时期367
第三节 开通时期370
第四节 发展时期375
第五节 鼎盛时期382
第六节 稳定时期388
第七节 衰落时期392
第十一章 海上丝绸之路394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396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404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411
第四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422
第十二章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426
第一节 中西文化交流概述426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早期429
第三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435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潮442
第五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451
第十三章 独特的“食货”之路464
第一节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465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夏、商奴隶社会经济467
第三节 封建经济制度的萌芽471
第四节 井田制与农奴的经济生活473
第五节 “王土”的危机与“私田”的新生475
第六节 小农家族经济结构中的竞争与垄断477
第七节 精耕农业与人口膨胀480
第八节 封建国家干预下的社会经济483
第九节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488
第十四章 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494
第一节 君主与君主专制497
第二节 中央行政中枢机构501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513
第四节 选官制度523
第十五章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533
第一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孕育533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544
第三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62
第四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576
第十六章 从先进到落后的转变及其原因590
第一节 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转折591
第二节 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初探604
第十七章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622
第一节 关于爱国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622
第二节 爱国主义在古代的各种表现627
第三节 爱国主义在近现代的发扬光大639
第十八章 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艰难历程650
第一节 最初的探索651
第二节 不能实现的“天国”理想655
第三节 维新变法之路663
第四节 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的失败672
第五节 历史的必由之路680
热门推荐
- 1548305.html
- 3227685.html
- 183685.html
- 1706942.html
- 100219.html
- 2784650.html
- 1231583.html
- 3817980.html
- 2391511.html
- 3586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0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8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9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