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哲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全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1708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4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70页
- 主题词:哲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张岱年1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哲学1
第一节 陈独秀早期哲学思想2
一 革命民主主义的宣传3
前言5
二 对尊孔逆流的批判6
三 进化论的唯物论11
四 进化论的发展观15
五 进化论的历史观18
六 提倡科学,反对宗教迷信21
第二节 李大钊前期哲学思想28
一 “青春中华之创造”29
二 对尊孔复古思潮的批判32
三 青春哲学的唯物论36
四 青春哲学的认识论38
五 青春哲学的发展观42
六 青春哲学的民彝史观48
第三节 胡适的哲学思想54
一 实验主义的实在论55
二 实验主义的真理论58
三 实验主义的方法论61
四 实验主义的庸俗进化论69
五 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72
第四节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79
一 改造中国,宜从哲学、伦理学入手80
二 唯心论的宇宙观85
三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88
四 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91
简短的结论95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哲学97
一 早期传播的社会条件与一般概况9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98
二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107
三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123
四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绍133
五 李达对唯物史观的介绍145
第二节 东西文化的争论156
一 东方文化派的出现157
二 梁漱溟的文化哲学160
三 胡适、吴稚晖对东方文化派的批评172
四 瞿秋白、陈独秀等对东方文化派的批评177
一 论战经过及其性质185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85
二 丁文江、胡适等对张君劢的批评188
三 陈独秀、瞿秋白对张君劢、胡适的批评19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早期结合205
一 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的指导205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运用208
三 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哲学批判216
简短的结论224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226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其他哲学著作的翻译出版227
第一节 中国哲学界的主潮流227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运动235
三 鲁迅、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241
第二节 李达与《社会学大纲》250
一 李达在30年代的哲学活动250
二《社会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阐述254
三《社会学大纲》对唯物辩证法诸法则的阐述255
四《社会学大纲》对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阐述259
五《社会学大纲》对历史唯物论的阐述261
六《社会学大纲》的流传和影响263
一 艾思奇在30年代的哲学活动266
第三节 艾思奇与《大众哲学》266
二《大众哲学》论哲学并不神秘269
三《大众哲学》中的奉体论思想271
四《大众哲学》中的认识论思想273
五《大众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278
六《大众哲学》的流传和影响280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论战283
一 张东荪的“架构宇宙观”和“多元认识论”284
二 邓拓、陈伯达等对张东荪攻击唯物辩证法的批判292
三 艾思奇、沈志远等对叶青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300
四 关于形式逻辑问题的争论310
第五节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哲学上的初步总结313
一 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提出与初步论证313
二 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317
三 唯物辩证法在白区工作中的运用322
第六节 《实践论》《矛盾论》的发表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328
一 毛泽东在30年代的哲学活动328
二《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革命330
三《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传统哲学334
四《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38
五《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344
六《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355
简短的结论359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上)362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363
一 新唯识论的产生363
二 新唯识论的本心论368
三 新唯识论的翕辟说373
四 新唯识论的体用论379
五 新唯识论的返本之学381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389
一 中国哲学史研究390
二 新理学的形上学397
三 新理学的历史观405
四 新理学的境界说409
五 新理学的道统论414
六 当时哲学界对新理学的批评416
第三节 金岳霖的哲学思想422
一 “道—式、能”的本体论422
二 对“唯主方式”的批判428
三 经验与理性并重的概念论432
四 符合说的真理论436
五 科学方法论440
第四节 贺麟的哲学思想443
一 西方哲学的介绍444
二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449
三 “心即理”的本体论451
四 “知行合一新论”与直觉论454
五 唯心的历史观与文化观459
六 当时哲学界对贺麟哲学的批评463
第五节 对蒋介石、陈立夫哲学的批判465
一 陈立夫唯生论和蒋介石力行哲学的出现466
二 唯生论的宇宙观471
三 唯生论的社会观473
四 力行哲学475
五 当时哲学界对唯生论和力行哲学的批判477
第六节 对战国策派哲学的批判482
一 战国策派的出现482
二 战国策派的唯意志论484
三 战国策派的英雄史观486
四 战国策派的历史重演说489
五 当时哲学界对战国策派哲学的批判491
简短的结论497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哲学(下)50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宣传501
一 系统而实际地学会马克思主义501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与讨论506
三 艾思奇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宣传511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军事哲学517
一 军事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518
二 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522
三 研究战争的方法论528
四 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531
五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536
六 兵民是胜利之本541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政治哲学543
一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544
二 又统一又独立的方针547
三 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550
四 “利用矛盾”的策略原则554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社会革命论556
一 一种新型的社会革命论556
二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法560
三 革命转变论和革命阶段论的统一566
四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569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的领导方法论574
一 讲究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艺术575
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78
三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579
四 学会“弹钢琴”与胸中有“数”583
第六节 毛泽东思想的道德哲学586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87
二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592
三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594
四 道德的批判与继承596
五 革命人生观的建立与道德修养599
第七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确立与胜利604
一 “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605
二 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的对立,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批评608
三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确立与宣传616
四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中国的胜利622
简短的结论627
结束语 中国现代哲学的总结630
后记646
热门推荐
- 1355454.html
- 245608.html
- 2551614.html
- 3611653.html
- 231771.html
- 45157.html
- 1839067.html
- 2273162.html
- 604024.html
- 3710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4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9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4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