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则理论与运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丽卿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957116390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则理论与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刑法之沿革3
壹、暂行新刑律5
贰、1928年的刑法5
參、1935年的刑法5
肆、2005年的刑法修正6
伍、2006年后的刑法修正6
第二章 刑法总则在法律体系中之地位7
第三章 刑法之概念11
第一节 刑法之基本概念15
壹、定义15
贰、犯罪与非犯罪15
參、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间之关系16
第二节 刑法之分类17
壹、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17
贰、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17
參、完备刑法与空白刑法19
第三节 刑法学和其他刑事科学之关系20
壹、犯罪学与刑法学20
贰、犯罪侦查学与刑法学20
參、刑事政策与刑法学21
肆、小结22
第四节 刑法之功能22
壹、保护法益23
贰、压制与预防犯罪23
參、保障人权23
肆、矫治犯罪人24
第五节 刑法之特色24
壹、刑法之道德性24
贰、刑法之不完整性24
參、刑法之高度政治性25
肆、刑法之最后手段性26
第六节 刑法之性质26
壹、公法26
贰、司法法26
參、实体法26
肆、强行法27
伍、国内法27
陸、继受法27
实例讲座28
第四章 罪刑法定原则31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33
壹、概说33
贰、根据34
參、内容36
肆、罪刑法定之于犯罪与刑罚38
第二节 刑罚之意义与目的38
壹、应报理论39
贰、一般预防理论40
參、特别预防理论42
肆、刑罚的综合理论48
实例讲座51
第五章 刑法法典55
第一节 刑法之解释57
壹、解释之方法57
贰、解释之原则58
第二节 刑法之用语60
壹、以上、以下、以内60
贰、公务员61
參、公文书62
肆、重伤63
伍、性交64
陸、电磁纪录64
第三节 刑法总则之适用范围65
第四节 刑法之效力66
壹、时之效力66
贰、地之效力69
參、人之效力71
肆、外国法院裁判之效力72
实例讲座74
第二篇 犯罪论77
第一章 犯罪之意义与犯罪成立之阶层理论79
第一节 概说81
第二节 犯罪之意义81
壹、形式之犯罪定义82
贰、实质之犯罪定义82
第三节 犯罪成立之阶层理论85
壹、三阶论85
贰、二阶论86
參、四阶论88
肆、五阶论88
伍、小结89
第二章 行为理论91
第一节 行为之理论93
壹、因果行为论93
贰、目的行为论94
參、社会行为论94
肆、人格行为论95
伍、小结95
第二节 刑法之行为97
壹、刑法意义之行为97
贰、行为检验在刑法上的实益99
实例讲座100
第三章 犯罪论体系之演进及内容103
第一节 概说105
第二节 古典犯罪理论106
第三节 新古典犯罪理论109
第四节 目的犯罪理论110
第四章 犯罪类型117
第一节 概说119
第二节 种类119
壹、作为犯与不作为犯119
贰、故意犯、过失犯与意图犯120
參、举动犯、结果犯与结果加重犯121
肆、实害犯与危险犯124
伍、状态犯与继续犯125
陸、自然犯与法定犯126
柒、一般犯、特别犯与亲手犯127
捌、单一犯与结合犯128
玖、单行为犯与复行为犯128
拾、著手犯129
实例讲座130
第五章 构成要件133
第一节 构成要件之概说137
壹、定义137
贰、功能137
參、种类138
肆、构成要件要素139
第二节 客观之构成要件141
壹、行为主体141
贰、行为客体142
參、行为143
肆、行为结果144
第三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144
壹、概说144
贰、因果关系之学说及评价145
參、因果关系之类型154
肆、不作为犯之因果关系159
伍、疫学之因果关系160
第四节 主观之构成要件161
壹、前言161
贰、故意161
參、过失169
第五节 构成要件错误175
实例讲座176
第六章 违法性179
第一节 违法性之概念183
壹、违法性之意义185
贰、违法性之判断185
參、可罚之违法性188
第二节 法定阻却违法事由191
壹、正当防卫192
贰、紧急避难206
參、依法令之行为214
肆、业务上正当行为218
第三节 超法定阻却违法事由218
壹、定义218
贰、种类218
第四节 构成要件该当与违法性的组合227
实例讲座231
第七章 罪责235
第一节 罪责之基本概念237
壹、概说237
贰、罪责之意义237
參、罪责之本质239
肆、罪责之理论240
第二节 罪责之内涵242
壹、罪责能力242
贰、原因自由行为246
參、罪责型态251
肆、不法意识251
伍、期待可能性252
陸、小结253
实例讲座255
第八章 不法与罪责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259
第一节 客观处罚条件261
壹、意义261
贰、现行法上之例子262
第二节 个人阻却或解除刑罚事由264
壹、个人阻却刑罚事由264
贰、个人解除刑罚事由264
实例讲座266
第九章 错误269
第一节 错误之基本概念271
第二节 错误之分类及其处理271
壹、构成要件错误273
贰、禁止错误277
參、包摄错误287
肆、反面错误289
伍、错误案例之综合结构图289
实例讲座292
第十章 行为阶段与未遂犯299
第一节 行为阶段303
壹、决意303
贰、阴谋303
參、预备303
肆、著手实行304
伍、结果304
陸、预备及著手实行(未遂)之界线305
第二节 未遂犯之基本问题309
壹、定义309
贰、未遂犯之处罚依据310
參、未遂犯之型态313
第三节 普通(障碍)未遂犯316
壹、须有故意316
贰、著手实行构成要件之行为317
參、欠缺构成要件之完全实现317
肆、法律明文处罚317
伍、意外障碍所引起317
第四节 不能未遂犯318
壹、概说318
贰、有无危险319
參、不能未遂之型态320
肆、幻觉犯与不能犯321
伍、迷信犯与不能犯322
第五节 中止未遂犯323
壹、意义323
贰、法律规定323
參、中止犯减免之理由324
肆、要件325
伍、多人犯罪情形之中止329
实例讲座332
第十一章 正犯与共犯337
第一节 正犯之概说341
第二节 共同正犯347
壹、共同正犯之意义347
贰、共同正犯之本质348
參、共同正犯之成立要件348
肆、共同正犯之类型350
伍、共同正犯之未遂与既遂351
陸、共同正犯之错误351
第三节 间接正犯352
壹、间接正犯之意义352
贰、间接正犯与教唆犯之区别353
參、不能成立间接正犯之犯罪类型354
肆、间接正犯之类型355
伍、间接正犯之错误(支配错误)360
第四节 共犯(参与犯)362
壹、概说362
贰、教唆犯365
參、帮助犯377
肆、共犯之竞合381
伍、共犯之共犯(连锁之共犯)381
陸、身分犯之共犯382
实例讲座387
第十二章 过失犯393
第一节 过失犯之基本概念395
壹、过失之意义395
贰、过失犯体系地位之演变396
第二节 过失作为犯之构成要件398
壹、客观之构成要件398
贰、主观之构成要件403
第三节 过失作为犯之违法性与罪责404
壹、违法性404
贰、罪责405
第四节 过失作为犯之未遂犯、正犯与共犯408
壹、未遂犯408
贰、共同正犯408
參、间接正犯409
肆、共犯410
第五节 过失犯之其他问题410
壹、过失型态410
贰、过失程度413
实例讲座415
第十三章 不作为犯419
第一节 不作为犯之基本概念421
壹、纯正不作为犯421
贰、不纯正不作为犯421
第二节 不作为犯之构成要件424
壹、故意不纯正不作为犯之构成要件424
贰、过失不纯正不作为犯之构成要件430
第三节 不作为犯之违法性433
第四节 不作为犯之罪责433
壹、不作为犯保证人义务之错误434
贰、不作为犯之期待可能性437
第五节 不作为犯之行为阶段与未遂犯439
壹、纯正不作为犯之未遂犯439
贰、不纯正不作为犯之未遂犯439
第六节 不作为犯之正犯与共犯440
实例讲座442
第三篇 竞合论449
第一节 概说453
第二节 竞合论456
壹、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456
贰、罪名之宣告459
參、刑罚之宣告459
第三节 法条竞合460
壹、法条竞合之意义460
贰、法条竞合之型态461
參、不罚(与罚)之前后行为468
第四节 真正竞合470
壹、想像竞合470
贰、实质竞合474
參、新刑法施行后竞合适用之新面貌476
实例讲座479
第四篇 刑罚与保安处分485
第一章 概说487
第二章 刑罚之种类489
第一节 刑罚之种类491
壹、主刑491
贰、从刑494
第二节 主刑重轻之标准494
壹、不同之刑之重轻495
贰、同种主刑之重轻495
參、不能依前项定重轻之补充规定496
第三节 罚金497
第四节 没收497
第五节 褫夺公权499
壹、褫夺公权之种类及其要件499
贰、褫夺公权之效力500
參、褫夺公权之内容501
第六节 追征、追缴或抵偿501
第三章 刑罚之适用503
第一节 各种刑罚之适用505
壹、刑罚适用之意义与阶段505
贰、刑法上量刑之标准506
第二节 刑罚之加重508
壹、刑罚之加重508
贰、累犯之加重508
第三节 刑罚之减轻511
壹、刑罚之减轻511
贰、自首之减轻513
第四节 刑罚之免除516
壹、审判上之免除516
贰、法律上之免除518
第五节 刑罚之加减方法与顺序518
壹、主刑加减之方法518
贰、同时并加减之情形519
參、刑罚加减之顺序519
第四章 刑罚之执行521
第一节 易刑处分524
壹、易科罚金525
贰、易服劳役526
參、易以训诫528
肆、易服社会劳动528
第二节 刑期之计算与羁押之折抵531
壹、刑期之起算531
贰、羁押折抵之方法532
參、羁押折抵之立法理由532
肆、另案羁押之折抵532
第三节 缓刑533
壹、缓刑之意义及立法理由533
贰、缓刑之要件533
參、缓刑之撤销536
肆、缓刑之效力537
第四节 假释537
壹、假释之意义及立法理由537
贰、假释之要件538
參、假释之撤销540
肆、假释之效力541
伍、假释与缓刑之区别542
第五章 刑罚之消灭543
第一节 赦免545
壹、大赦545
贰、特赦545
參、减刑546
肆、复权546
第二节 时效546
壹、时效之意义及立法理由546
贰、刑法规定之时效547
參、追诉权时效之相关问题549
肆、行刑权时效之相关问题552
第六章 保安处分555
壹、保安处分之意义及立法理由557
贰、保安处分与刑罚本质之区别557
參、保安处分之特点与要件558
肆、保安处分之种类559
伍、保安处分之宣告与效力565
附录一 曹雪芹《红楼梦》中王熙凤四个事件的古事今判567
壹、曹雪芹的《红楼梦》569
贰、永远的王熙凤571
參、现代法律情境里的王熙凤573
肆、王熙凤的四个事件574
伍、结语592
附录二 选择题595
壹、选择题597
贰、参考答案602
名词索引603
主要参考书目615
热门推荐
- 483191.html
- 3559866.html
- 2088777.html
- 3859577.html
- 232045.html
- 914949.html
- 1494738.html
- 1083831.html
- 3755508.html
- 1470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2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5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3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1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