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小组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小组机制”研究
  • 周望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680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小组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启动“小组机制”的研究进程1

上篇 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中的“小组机制”21

第一章 “小组机制”的历史演变21

第一节 整体认知:“小组机制”的演变及分析21

一、酝酿阶段:中共中央各工作部21

二、正式标志:中共中央工作小组的成立25

三、改革开放初期“小组”的恢复和调整26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组”的新发展28

第二节 个体观察:党内各主要“小组”的发展29

一、组织人事类29

二、宣传文教类33

三、政治法律类34

四、财政经济类36

五、外事统战类40

六、党建党务类41

第二章 “小组机制”的运行概况43

第一节 “小组”的现状43

一、基本状况43

二、类型划分57

第二节 “小组机制”运行的主要特点59

一、任务导向59

二、间歇运行60

三、双层结构61

四、隐匿化与制度化61

第三章 “小组机制”的定位与功能63

第一节 “小组机制”的基本定位63

一、归口领导体制的支持性机制63

二、常设组织体系之外的备用性机制66

三、政策过程中的辅助性机制67

第二节 “小组机制”的主要功能71

一、参与重大决策71

二、完成重要事项74

三、开展重点活动76

下篇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与“小组机制”83

第四章 议事协调机构的总体情况83

第一节 议事协调机构的历史演变83

一、议事协调机构的变迁84

二、办事机构设置模式的变迁:代管→内设→合并96

三、对议事协调机构演变的总体分析101

第二节 议事协调机构的现状102

一、中央政府一级的议事协调机构102

二、地方各级政府中的议事协调机构119

三、不属于议事协调机构的各种“小组”120

四、“议事”与“协调”的“分”与“合”123

第三节 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原因125

一、结构性因素125

二、功能性因素127

三、体制性因素128

第四节 议事协调机构的基本类型132

一、根据存在时限划分133

二、根据职责内容划分135

三、根据权属关系划分136

第五节 议事协调机构的弹性化特质137

一、作为弹性要素存在的议事协调机构137

二、中轴依附的组织架构138

三、虚实相依的存在方式143

四、倍量增减的运行过程144

五、对议事协调机构的系统化分析146

第五章 参照系:OECD国家对应机构的实践与经验150

第一节 OECD国家的协调机构150

一、广义型协调机构151

二、专项任务型协调机构152

三、复合式协调机构159

四、府际关系协调机构160

第二节 OECD国家的临时机构162

一、设置依据162

二、类型与组织结构特点164

三、机构的终结166

第三节 对OECD国家中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总体分析168

一、以“大部门体制”和“职责异构”控制机构数量168

二、以“咨议”明晰机构的职责定位170

三、以制度化和程序性规范机构的运行172

第六章 议事协调机构承载的功能与存在的问题173

第一节 议事协调机构承载的基本功能173

一、常规治理手段的有效补充174

二、沟通并列机构间的信息联系175

三、决策形成过程中的前期准备177

四、决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织保障179

第二节 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81

一、“入口”不严181

二、运行随意183

三、监督不力184

四、“出口”缺失185

第七章 改革议事协调机构的基本思路与政策设计187

第一节 改革的前提性思路187

一、议事协调机构的特殊性187

二、摆脱“量化偏好”189

三、改革方向的横向观与纵向观190

第二节 政策设计之一:规模控制191

一、横向控制: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191

二、纵向控制:逐步限制“职责同构”194

三、内部控制:严格控制实体性办事机构196

四、外围控制:充分利用日常会议制度197

第三节 政策设计之二:运行优化198

一、完善制度化管理198

二、明晰职责定位199

三、规范运行过程200

四、健全监督体系202

第四节 全面创新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模式203

一、从“议事协调机构”到“议事协调机制”203

二、左右有别:“从‘机构’到‘机制’”的操作化205

三、上下有别:议事协调机制的立体化206

结语 中国政府机构中的常量与变量207

附录 议事协调机构资料汇编209

主要参考文献228

后记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