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网络 系统、器件与联网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光网络 系统、器件与联网技术
  • 韦乐平,张成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5244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01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034页
  • 主题词:光纤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网络 系统、器件与联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电信网的总体架构1

1.2 发展下一代电信网的驱动力3

1.3 传送网和光传送网的基本概念6

1.4 光网络的透明性9

1.5 OTN与ASON的标准概貌13

参考文献16

第2章 光纤光缆17

2.1 光纤的种类17

2.2 光纤光缆的主要参数21

2.2.1 光纤的属性22

2.2.2 光缆的属性30

2.2.3 链路的属性31

2.3 主要参数的规范32

2.3.1 光纤光缆主要参数的规范33

2.3.2 ITU-T有关光纤光缆主要参数的规范37

2.3.3 用于系统设计的光缆链路参数43

2.4 新型光纤和特殊光纤44

2.4.1 非零色散光纤45

2.4.2 低水峰光纤53

2.4.3 色散补偿光纤55

参考文献59

第3章 有源光器件61

3.1 光源61

3.1.1 半导体激光器61

3.1.2 发光二极管75

3.2 光检测器79

3.2.1 光检测器的主要特性79

3.2.2 PIN管82

3.2.3 APD管84

3.3.1 光集成器件87

3.3 光集成与光电集成器件87

3.3.2 光电集成电路89

3.4 光放大器93

3.4.1 光放大器的特点和分类93

3.4.2 掺铒光纤放大器95

3.4.3 掺镨氟基光纤放大器107

3.4.4 光纤喇曼放大器108

3.4.5 半导体光放大器117

3.4.6 掺铒波导放大器120

3.5.1 概述[11]-[14]122

3.5 全光波长变换器122

3.5.2 AOWC的类型和机理123

参考文献128

第4章 无源光器件130

4.1 光纤耦合器130

4.2 星形耦合器136

4.3 波分复用器件138

4.3.1 基本工作原理138

4.3.2 衍射栅型WDM器件141

4.3.3 介质膜滤波器型WDM器件144

4.3.4 熔锥型WDM器件147

4.3.5 集成光波导型WDM器件148

4.3.6 光纤光栅型WDM器件151

4.3.7 光间插器152

4.4 光开关器件154

4.4.1 光开关的分类155

4.4.2 机械光开关[8]156

4.4.3 固体波导光开关157

4.4.4 其他开关161

4.4.5 微电子机械开关[14]-[17]164

4.4.6 各类光开关的比较173

4.5 光调制器174

4.5.1 电光调制器174

4.5.2 电吸收调制器178

4.6 光纤光栅器件180

4.6.1 光纤光栅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80

4.6.2 光纤光栅的制作和应用183

参考文献187

第5章 光放大系统的传输损伤189

5.1 光放大系统传输损伤的分类189

5.2 光纤非线性损伤190

5.2.1 克尔效应191

5.2.2 受激散射202

5.3 极化特性206

5.4 色度色散特性217

5.5 其他与光放大器相关的损伤222

参考文献227

第6章 SDH传送网229

6.1 SDH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29

6.2 SDH的速率和帧结构231

6.3 SDH复用和映射方法234

6.4 SDH光接口分类与规范237

6.5 SDH组网应用251

6.6 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的硬件技术和光接口255

6.6.1 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的硬件技术255

6.6.2 40Gbit/s系统的特殊问题257

6.6.3 使用光纤放大器的系统光接口261

6.7 下一代SDH标准和城域网多业务平台273

6.7.1 下一代SDH标准273

6.7.2 城域网多业务平台278

参考文献291

7.1.1 波分复用传输原理293

第7章 波分复用传输系统293

7.1 波分复用传输293

7.1.2 两种传输方式的特点296

7.1.3 波分复用系统的容量演进和极限298

7.2 波分复用系统302

7.3 波分复用系统器件和光纤的选择304

7.4 波分复用系统的光接口和光路设计308

7.4.1 光接口分类309

7.4.2 光接口参数定义和规范312

7.4.3 光放大器的增益箝制技术317

参考文献321

8.1 传送网功能结构322

8.1.1 传送网的基本概念322

第8章 光传送网结构322

8.1.2 网络构件[1]323

8.1.3 网络的分层和分割[1]333

8.2 从电联网向光联网的演进347

8.2.1 传送网面临的挑战347

8.2.2 从SDH向WDM演进347

8.2.3 从WDM向ASON和全光网的演进348

8.3.1 光网络的传送功能结构354

8.3 光传送网功能结构354

8.3.2 光传送网的分割366

8.3.3 光传送网管理370

8.3.4 光传送网生存性378

8.3.5 不同管理域的互连和互通381

8.4 下一代传送网的可选网络结构385

8.4.1 IP业务对传送网结构的影响385

8.4.2 各种可选传送网结构的特点386

参考文献388

9.1 网络的生存性389

第9章 网络保护和恢复389

9.2 网络保护和恢复393

9.2.1 保护和恢复概念393

9.2.2 保护和恢复分类396

9.3 SDH保护和恢复400

9.3.1 保护方式与机理400

9.3.2 恢复方式与机理414

9.3.3 各种保护和恢复方法的比较和协调427

9.4.1 光层保护恢复概述429

9.4 OTN的保护和恢复429

9.4.2 基本保护恢复方法分类433

9.5 网络的多层生存性442

参考文献449

第10章 光传送网节点接口452

10.1 概述452

10.2 光通路开销454

10.3 光网络接口与基本信号结构457

10.3.1 基本信号结构459

10.3.2 ONNI信息结构定义460

10.4.1 OTM-n复用和映射结构463

10.4 复用原理463

10.4.2 比特率与容量467

10.4.3 光传送模块469

10.4.4 OTM-n域内接口470

10.5 光通路信息结构472

10.5.1 OTUk帧结构472

10.5.2 ODUk帧结构473

10.5.3 OPUk帧结构473

10.5.4 API接入点标识474

10.5.5 OTUk开销功能477

10.5.6 ODUk开销功能481

10.5.7 OPUk OH描述491

10.5.8 OTUk、ODUk、OPUk之间的关系496

10.6 OTM开销与维护信号497

10.6.1 OTM层开销498

10.6.2 管理维护信号500

10.7 光接口的传输控制和前向纠错501

10.8 客户信号的映射503

10.8.1 CBR2G5、CBR10G、CBR40G信号映射进OPUk503

10.8.2 ATM信元映射进OPUk506

10.8.3 GFP帧信号映射进OPUk507

10.8.4 测试信号映射进OPUk508

10.8.5 非特定客户比特流映射进OPUk510

10.9 OPUk虚级联511

10.9.1 OPUk虚级联512

10.9.2 OPUk-Xv开销描述513

10.10 向OTN光传送网演进的方案和策略522

参考文献526

第11章 光传送网功能527

11.1 概述527

11.2 监控过程和管理信息流537

11.3 OTN通用进程545

11.4 OTN层功能描述554

11.4.1 光传输层功能554

11.4.2 光复用段层功能564

11.4.3 光通路层功能568

11.4.4 OTUK层功能572

11.4.5 ODUK层功能575

参考文献589

12.1 Pre-OTN光接口590

12.1.1 OTN与Pre-OTN590

第12章 光传送网物理层接口590

12.1.2 OTN单通路接口591

12.1.3 OTN多通路接口592

12.2 术语和参数的定义592

12.3 光接口分类593

12.3.1 参考点593

12.3.2 系统代码597

12.3.3 多通路域间接口598

12.3.4 单通路域间接口599

12.3.5 IaDI应增加的接口及其参数605

12.4 IrDI光接口参数要求606

12.4.1 IrDI多通路域间接口物理层参数要求606

12.4.2 IrDI单通路域间接口要求608

12.4.3 CWDM系统光接口610

12.5 OTN系统的横向兼容性设计考虑612

12.6 光安全进程615

12.6.1 光功率安全性615

12.6.2 APR功能和要求616

12.6.3 采用OSC实现重启动进程的系统617

参考文献618

13.1 OADM和OXC在网络中的位置620

第13章 光分插复用和光交叉连接620

13.2 OADM节点结构621

13.3 ROADM结构与OADM应用分析624

13.4 OADM实现方案629

13.5 全光交叉连接的特点与结构634

13.6 全光交叉连接节点分类637

13.6.1 基于空间交换的全光OXC结构638

13.6.2 基于波长交换的全光OXC结构645

13.6.3 全光OXC的挑战648

13.7 光电光OXC与全光OXC648

13.8 光电光混合交叉连接OXC654

参考文献658

第14章 光传送网网络性能659

14.1 误码特性659

14.1.1 误码的概念和影响659

14.1.2 误码的产生和分布[1]-[5]660

14.1.3 误码性能的规范662

14.1.4 OTN误码性能监控664

14.1.5 OTN多运营商国际通道的误码性能参数670

14.1.6 OTN多运营商国际通道维护与投入服务指标675

14.2.1 抖动的概念和影响678

14.2 抖动特性678

14.2.2 抖动的产生679

14.2.3 OTUk接口网络输出抖动和漂移681

14.2.4 OTN网络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683

14.2.5 ODUk时钟要求687

14.2.6 抖动积累模型和分析696

14.2.7 STM-n客户信号在OTN中传送同步的要求700

14.2.8 CBRx和ODUj[i]负载抖动积累特性分析702

14.3 光信号的监视703

14.3.1 光监测参数劣化和光损伤之间的关系704

14.3.2 监测方法的分类706

14.3.3 光监视参数708

14.3.4 光性能的监视方法712

参考文献713

第15章 光传送网管理715

15.1 TMN基础715

15.1.1 TMN的结构[1]、[2]716

15.1.2 TMN的功能[4]730

15.2 光传送网网元管理要求732

15.2.1 OTN管理结构733

15.2.2 OTN管理功能740

15.3 WDM系统网络管理功能744

15.4 ASON管理平面总体结构755

15.5 ASON管理平面与传统网管系统的关系766

15.6 DCN网络770

15.7 网管分层结构与多厂商网管互操作性772

参考文献774

第16章 光因特网776

16.1 概述776

16.2 IP业务量的特点778

16.3.1 网络互联781

16.3 网络互联与路由器[1]、[2]781

16.3.2 路由选择原理和协议783

16.3.3 路由器791

16.4 MPLS技术和应用800

1 6.5 IP传送技术806

16.6 光因特网基本结构和参考模型812

参考文献817

第17章 自动交换光网络818

17.1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标准化818

17.2.1 控制面基本功能823

17.2 控制面功能要求823

17.2.2 支持连接管理的控制面功能830

17.2.3 信令进程—连接管理过程837

17.2.4 信令网839

17.2.5 网络拓扑的隐藏性和资源管理842

17.3 传送资源及其组织843

17.4 控制面结构845

17.4.1 概述845

17.4.2 策略和联邦847

17.4.3 结构元件849

17.4.4 用于连接建立的元件间交互858

17.5 网管能力和网络性能要求863

17.6 网络的演进结构865

17.6.1 IP层与光传送层的融合865

17.6.2 网络的演进结构[14]~[17]868

17.6.3 将MPLS应用于光层后的特点和适配[18]~[23]875

参考文献883

第18章 高速光系统设计和工程考虑885

18.1 光系统工作频带的规定885

18.2 线路码的考虑888

18.3 光网络拓扑891

18.4 高速光纤系统的传输限制895

18.5 光传输设计和系统升级考虑905

18.6 最坏值法系统设计912

18.7 统计法系统设计917

18.8 误比特率和光信噪比921

18.8.1 误比特率、Q值和光信噪比的关系921

18.8.2 光信噪比的要求和余度925

18.8.3 噪声积累927

18.8.4 光串音931

18.9 前向纠错937

18.10 物理层横向和纵向兼容性946

参考文献950

第19章 光网络测试953

19.1 WDM线路系统测试953

19.1.1 通路中心频率和中心频率偏移954

19.1.2 光信噪比955

19.1.3 光放大器959

19.1.4 波分复用器件961

19.1.5 光监控通路963

19.1.6 WDM系统传输性能和OTU级联能力963

19.1.7 OTU抖动转移函数和B1/J0字节非介入监视965

19.1.8 自动功率均衡968

19.1.9 光通道代价969

19.1.10 自动光功率减少972

19.1.11 WDM系统的在线监视和维护973

19.1.12 WDM系统富余度974

19.2 FEC增益测试977

19.3 TMUX测量980

19.4 WDM系统测试仪表983

19.5 SDH超长复用段保护环APS测试985

19.5.1 APS保护倒换时间计算986

19.5.2 APS测试原理988

19.5.3 SDH环的测试方法993

19.6 光网络测试995

19.6.1 OADM环网的倒换时间995

19.6.2 OXC隔离度996

19.6.3 G709接口光传送网997

19.7 ASON网络性能指标997

19.7.1 控制面功能和性能测试998

19.7.2 管理面测试1001

参考文献1001

附录 术语10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