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 郁鸿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18715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经济结构研究的基本框架1

一、经济结构研究的背景1

第一章 导言1

二、经济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2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3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4

一、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二、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8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13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与重点13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17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25

一、国际大都市国民经济发展指标比较25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指标体系25

二、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指标体系框架28

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指标测定28

第二节 国民经济先导性指标体系3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状态监测预警指标体系38

一、国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38

二、国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40

三、国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41

四、国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特点42

五、国民经济状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44

六、国民经济状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44

七、几点重要结论45

第四节 国际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48

一、“九五”时期城市综合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48

二、“十五”时期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比较54

三、增强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趋势58

第五节 经济结构中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63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现状63

二、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67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71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指标体系研究75

第三章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调整与优化78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态势与方式78

一、“八五”时期经济运行中结构调整的态势78

二、“九五”时期经济运行中结构调整的态势83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速度与通货膨胀87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示方法87

二、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指数的区别与联系88

三、发展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89

一、价格全系统总体结构的概念框架91

第三节 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91

二、价格本体系统的结构92

三、价格本体系统稳定性临界系数的测定92

四、通货膨胀临界点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结论94

第四节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96

一、高增长与低通胀成因分析96

二、物价涨幅的多因素控制98

第五节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通货紧缩100

一、我国制定宏观政策的依据判断100

二、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启迪101

三、反通货紧缩政策对上海发展的影响102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106

第一节 支柱产业的筛选研究106

一、支柱产业的特征及其筛选标准的演变106

二、90年代上海支柱产业筛选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111

一、支柱产业实证分析126

第二节 工业支柱产业指标分析的实证研究126

二、几点重要结论129

第三节 第三产业中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132

一、第三产业内部的四大关系132

二、“八五”期末第三产业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134

三、第三产业中支柱产业的弹性参数和技术进步水平的分析136

四、第三产业筛选支柱产业的定量分析138

五、第三产业筛选支柱产业的结论141

第四节 形成新的支柱产业选择研究144

一、新的支柱产业的选择144

二、新的支柱产业形成的发展思路148

第五章 投资结构调整与优化151

第一节 投资环境分析151

三、投资结构初步改善的特点152

二、利用外资的起步态势152

一、投资启动分析152

四、投资环境评估153

五、投资环境改善的方向154

第二节 投资结构变动与发展速度156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五大特征156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157

三、“九五”中后期固定资产投资支撑GDP增长速度的分析158

第三节 城市投资环境评估159

一、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估范围与对象的选定159

二、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与内容160

三、评估结论161

四、几点重要启示162

第四节 投资结构与产业布局167

一、跨世纪的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产业布局构想167

二、上海与沿江省市产业投资与合作的区域划分169

第六章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策略171

第一节 发展知识经济171

一、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171

二、实现知识经济的总体目标173

三、知识经济形成的基本框架175

第二节 增强信息产业融投资功能178

一、建立信息产业融投资新体制的模式选择178

二、信息产业融投资体制的基本框架180

三、建立信息产业融投资体制的主要措施184

第三节 推行科技风险投资机制186

一、国际上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启迪186

二、建立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体系设想191

第四节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土地有序批租195

一、经济结构中调整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95

二、土地批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96

三、促进土地批租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98

第五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优化200

一、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201

二、所有制结构分析的若干结论202

第七章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发展态势204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204

一、产业发展模式的特征204

二、国际性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5

三、国际性中心城市产业模式的比较分析217

第二节 面向21世纪产业体系选择220

一、跨世纪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220

二、跨世纪产业发展模式选择222

三、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225

四、实现产业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与重点228

主要参考文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