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文化研究 什么是比较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跨文化研究 什么是比较文学
  • 严绍荡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161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文化研究 什么是比较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论坛言说篇5

首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关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继续双边对话,拓展“文学间性”研究 乐黛云 5

学然后知不足 陈思和 8

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 谢天振 11

树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 严绍璗 18

注重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孟华 24

比较文学的学科身份与体制建构 陈跃红 32

坚守文学性与文化研究 王宏图 41

在固守和超越之外 严锋 46

“无边的比较文学”:挑战与超越 张辉 50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者的关系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严绍璗 57

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 陈思和 64

比较文学的“普及性”与“精英性” 孟华 66

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 谢天振 69

知识结构与学科边界 陈跃红 73

莫使“泛滥”必“成灾” 刘东 77

“世界文学”的是是非非 王宏图 80

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 邵毅平83

发挥外语教师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作用 朱静 86

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严绍璗 93

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以博士生培养的规范与创新为中心93

研究生论文是否需要有“原创性”? 陈思和 98

对博士生培养的两点建议 孟华 102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 谢天振 107

谈论文的学术规范和评判标准 车槿山 111

道义前提·创新标准·为师之道——博士生培养三题 刘东 113

学术理想、专业方向与指导原则——乱谈比较文学研究生的培养 陈跃红 117

规范与张力 王宏图 121

撰写博士论文要用“心” 朱静 123

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林涧(Jennie Wang) 125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乐黛云 131

中编 论坛论文篇131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 陈思和 139

日本短歌歌型形成序说——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学(一章) 严绍璗 160

18世纪一场关于中国人起源论争的启示 孟华 204

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 谢天振 215

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车槿山 227

诗学翻译的宿命与策略性突围——试以某些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术语为例 陈跃红 243

“知”与“不知”:对中国古典认识论传统的一个考察 张沛 257

感性的暴虐——恐怖时代的心理积存 刘东 268

何谓赵汤之争?赵汤不争;赵汤休争! 林涧(Jennie Wang) 277

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 王宏图 282

1931年的寂寞与忍耐——透过里尔克看冯至的自我探索 张辉 290

笔墨下的真与美——程抱一的书法集《梦——气化成符号》初释 朱静 308

自由地穿越边界——《芬尼根的守灵》的文体实验 戴从容 314

超文本和跨媒体的文学 严锋 324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铜马故事的东方来源 邵毅平 335

阶级·性别与社会修辞 戴锦华 355

如何推进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研究拓展 梁永安 372

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代表著作述略 徐志啸 377

法国作家谢阁兰笔下夏桀形象之重塑 黄蓓 396

诗学与视域——论比较诗学及其比较视域的互文性原则 杨乃乔 408

陈思和(Sihe CHEN)429

一 论坛人物志429

下编 论坛附录篇429

陈跃红(Yuehong CHEN)431

车槿山(Jinshan CHE)433

戴锦华(Jinhua DAI)434

戴从容(Congrong DAI)436

黄蓓(Bei HUANG)438

林涧(Jennie Wang)440

刘东(Dong LIU)442

梁永安(Yong'an LIANG)444

孟华(Hua MENG)446

邵毅平(Yiping SHAO)450

王宏图(Hongtu WAMG)452

谢天振(Tianzhen XIE)454

徐志啸(Zhixiao XU)456

乐黛云(Daiyun YUE)458

严绍璗(Shaodang YAN)460

严锋(Feng YAN)464

杨乃乔(Naiqiao YANG)466

张辉(Hui ZHANG)467

张沛(Pei ZHANG)469

朱静(Jing ZHU)473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志477

二 论坛学科志477

附录一 学位课程索引481

附录二 在本研究所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者名录495

附录三 在本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专家名录496

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志497

附录一 学位课程索引499

附录二 2000级至2002级比较文学专业已获“文学博士”学位者名录508

三 推荐书目志511

“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推荐书目511

后记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