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 中外医学史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世纪 中外医学史 第3版
  • 王振国;张大庆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5132342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世纪 中外医学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医学史的分类1

二、学习医学史的意义1

三、医学史的发展1

四、医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4

第一节 医药文明的萌生5

一、原始的卫生保健5

二、医药的起源8

三、神话与传说中的医学始祖11

第二节 中国的早期经验医学13

一、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14

二、早期的病因说及对药物的认识14

三、疾病的诊断治疗16

四、早期的卫生保健17

五、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17

第三节 其他文明古国的早期医学18

一、古埃及医学18

二、古巴比伦及亚述医学19

三、古印度医学20

四、西南亚地区的医学22

第二章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4

第一节 先秦与秦汉医学25

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25

二、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书27

三、张家山汉墓出土医书28

四、武威汉墓出土医书29

五、其他出土医药文物29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32

一、《黄帝内经》32

二、《难经》37

三、《神农本草经》37

四、《伤寒杂病论》39

第三节 著名中医医家及其主要成就41

一、扁鹊41

二、淳于意42

三、华佗42

第四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奠基43

一、史诗、神话中的医药43

二、自然哲学与医学学派44

三、希波克拉底及其医学理论45

第五节 西方古典医学的发展46

一、亚历山大利亚医学46

二、古罗马医学48

三、古代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比较52

第三章 中医学的进步与西医学的变迁54

第一节 中医文献整理和理论总结55

一、古代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55

二、医学理论的总结56

第二节 本草学的发展与综合性方书的编撰58

一、本草学的发展58

二、综合性方书的编撰62

第三节 中医临证各科的分化65

一、外科65

二、妇产科65

三、儿科66

四、伤科66

五、针灸科67

第四节 医学教育67

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69

一、中国与日本的医学交流69

二、中国与朝鲜的医学交流69

三、中国与印度的医学交流70

四、中国与阿拉伯的医学交流70

五、中国与欧洲的医学交流70

六、中国对外来药物的总结70

第六节 欧洲古典医学文化的衰落71

一、疫病与古典欧洲文化的衰退71

二、基督教医学与拜占庭医学71

第七节 阿拉伯医学的兴起73

一、伊斯兰文化和希腊化时代73

二、阿拉伯医学的黄金时代74

三、阿拉伯医学成就76

第四章 中医学的兴盛与西医学建制化的肇始79

第一节 中国医政制度的加强与医籍的整理研究80

一、医政制度的加强80

二、医籍的整理研究83

第二节 本草学与方剂学成就85

一、本草的编修与药学理论的创新85

二、方书的编著与方论的兴起87

第三节 中医各科的全面发展89

一、病因病机学89

二、诊断学91

三、解剖学91

四、内科学91

五、外科学与伤科学92

六、妇产科学94

七、儿科学94

八、针灸学95

九、法医学97

第四节 金元医家学术创新与争鸣98

一、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98

二、金元四大家及其学说99

第五节 西医学建制化的开端103

一、从修道院医院到世俗医院的建立103

二、萨勒诺医学中心与医学教育103

三、大学的兴起105

四、瘟疫与卫生检疫106

第五章 中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西医学的革命109

第一节 中医经典研究、本草集成和方书编著110

一、中医经典研究110

二、本草学的集成112

三、方书的编著114

第二节 中医临证各科的发展115

一、内科115

二、外伤科116

三、妇产科118

四、儿科119

五、五官科120

六、针灸科121

七、人痘术的发明、外传与牛痘术东来122

第三节 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125

一、明代以前对温病的认识125

二、吴有性与《温疫论》126

三、清代温病学说的全面发展128

第四节 中医丛书、全书、类书及医案类著作132

一、丛书、全书和类书132

二、医案类著作133

第五节 生物医学的奠基133

一、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的进步133

二、医学改革家巴拉塞尔萨斯135

三、人体解剖学的建立135

四、生理学的发展136

五、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138

第六节 生物医学的发展138

一、医学学派139

二、疾病理论的进展139

三、临床医学的进步141

四、预防医学的兴起143

第六章 生物医学体系的建立与中医学的变革147

第一节 现代临床医学的诞生147

一、诊断学的进步148

二、外科学的突破149

三、临床治疗学科的进步151

第二节 生物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152

一、人体结构与功能理论的完善152

二、疾病理论的建构154

第三节 预防医学的发展160

一、卫生调查与研究160

二、公共卫生学的建立161

三、传染病和流行病学162

四、社会医学的兴起163

第四节 近代西医传入中国164

一、开办医院和诊所164

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165

三、翻译西医书与出版刊物166

四、西医学在中国的发展166

第五节 中医学术革新和医政抗争167

一、中西医汇通学派168

二、“中医改良”与“中医科学化”169

三、中医抗争运动与医政发展170

第六节 近代中医的发展成就172

一、大型丛书、工具书及医史著作的编写172

二、临床各科的发展172

三、中医学校、刊物和社团174

第七章 现代医学的重大成就176

第一节 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深化176

一、从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176

二、传染病研究与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发现177

三、维生素的发现及其缺乏症的研究179

四、激素的发现与现代内分泌学的发展180

五、免疫理论与技术的重大突破183

第二节 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主要进步186

一、物理诊断技术的进展186

二、化学疗法的创立和抗生素的发现188

三、现代外科技术的主要进步189

四、介入治疗与人工心脏191

五、人工生殖技术的突破192

六、预防免疫技术的发展193

第三节 现代重大技术成果在医学上的应用195

一、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195

二、电子显微镜在医学上的应用196

三、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97

四、激光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98

五、超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99

第八章 当代中国医学的发展201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202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发展202

二、基础医学的研究203

三、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成就205

第二节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成就207

一、中医药政策推动中医药各项事业发展208

二、中医学的巨大成就211

三、中药事业的发展与现代研究21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216

一、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216

二、当代中西医结合主要成就概述218

第四节 中医药走向世界220

一、中医药在亚洲、非洲的影响220

二、中医药在欧美和澳洲的影响221

第九章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趋势与挑战225

第一节 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225

一、医学的学科分化、交叉与综合225

二、医学观念与医学模式的转变227

三、当代医学的发展趋势231

第二节 传统医学在当代医疗保健中的地位与价值233

一、传统医学对现代医疗保健的影响233

二、传统医学的哲学方法对现代医学的启示234

第三节 当代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236

一、疾病谱的变化236

二、传染性疾病表现出的新问题237

三、医学发展带来的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238

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与医疗保障体系238

附录240

一、中外医学比较年表240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表243

主要参考书目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