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199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樊明武主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1898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199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理论核物理1
1.1 200GeV/U硫打原子核反应中奇异压低的约化和奇异反重子产生1
1.2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奇异夸克压低的约化1
1.3 e e-湮灭和强子-强子碰撞中奇异压低行为1
核物理1
1.4 重核中心碰撞中K+/π+比的增强2
1.5 相对论性核碰撞中的π介子产生2
1.6 组分夸克的自旋结构及核子自旋2
1.7 核子自旋疑难及其求解2
1.8 核子的张量荷3
1.9 Ar同位索链世偶极共振的相对论RPA研究3
1.10 包含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相对论RPA研究核的世共振3
1.11 相对论RPA近似下核物质的不可压缩性和有限核的呼吸模式4
1.12 密度有关的相对论Hartree-Fock理论研究Fock项和π对奇异核 性质的贡献4
1.13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N=9同中子异荷 素的能级翻转5
1.15 2sld壳质子晕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6
1.14 晕核结构6
1.16 用介质修正的介子交换相互作用研究形轻核性质7
1.17 A在12C的光生成7
1.18 政党形变全同带的性质研究7
1.19 三轴量子转子的初步研究8
1.20 167Lu原子核三轴超形变的理论研究8
1.21 147Gd巨超形变态性质的研究9
1.22 纯八极形变量子系统的集体谱9
1.23 原子核的世形变研究9
1.24 布朗马达的定向输运模型9
1.25 非自伴非紧的半可容抽象边值问题10
1.26 非自们抽象边会问题解的适定性10
1.27 最优控制理论在迁移理论中的应用10
2 实验核物理11
2.1 16O+152Sm、184W准弹性和弹性散射的位垒分布11
2.2 92Rh衰变的首次观测14
2.3 预平衡裂变对碎块自旋的影响15
2.4 18O+148Nd的准弹性碰撞研究和耦合道分析16
2.5 167Lu的三轴超形变研究17
2.6 近幻数中子核138Pr旋称反转的第一次观察19
2.7 84Rb奇-奇核结构研究21
2.8 奇质子核135Pm的高自旋结构22
2.9 126Ba高自旋负宇称态的集体行为25
2.10 126Ba转晕带的电磁跃迁概率25
2.11 147Nd衰变γ射线发射率的精确测量26
2.12 161Tb低能γ 射线发射率的精确测量26
2.13 飞行时间谱仪测量P-11B→3α反应截面27
2.14 P+T1和这+Mo截面测量28
2.15 快中子激发函数测量28
2.16 高电荷态原子光谱研究29
2.17 近似对称重离子-原子碰撞中KK空穴分配和双电子单光子跃迁能移30
3.1 239Pu(n,F)裂变产物Br Rb Gd等64种核素的产额评价31
2.18 类Ne、类N8、类Mg、类Al和类Sl BR离子的跃 迁没量31
3 核数据编评和计算31
3.2 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生Kr、Xe、ZrMo、Ce、Nd、Eu、Tb等18种裂变产物核素的产额评价32
3.3 235U标准裂变产物产额数据的评价32
3.4 238U裂变的参考裂变产额评价33
3.5 钨的光核反应截面数据评价33
3.6 151 153Eu(n,2n)(n,3n)(n,γ)和(n,x)反应活化截面的评价和计算34
3.7 A=196核结构和衰变数据评价34
3.8 141Pr全套中子核数据的计算35
3.9 147 148 149 150 151 152Sm全套中子核数据的计算35
3.10 169Tm全套中子核据的理论计算36
3.11 次临界装置的源中子放大倍数研究36
3.12 PHOENIX-P 42群库的更新和检验37
5.1 纵向型△E-E望而却步远镜系统38
5 实验方法和仪器38
4.1 热中子参考辐射场38
4 放射性计量标准的研究38
5.2 大体积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的制备工艺39
5.3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真空散射室及步进系统39
5.4 中子环形探测器的研制40
强激光与电物理41
1 强激光41
1.1 百集耳级KrF激光角多路振放(MOPA)系统研制进展41
1.2 天光2A激光装置1997年的进展42
1.3 “天光一号”强流电子束加速器高压充电系统的改进和标定43
1.4 天光装置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4
1.5 “天光一号”激光器实验进展报告45
1.6 天光一号预放级电子束引出系统46
1.7 MOPA系统同步关联工作进展47
1.8 高破坏阈值Al2O3/S1O2/MgF2紫外光学膜镀膜研究48
1.10 预放大器Marx及PFL设计与调整49
1.9 预放级激光触发开关的设计与加工49
1.11 KrF激光MOPA光学角多路系统的研制进展50
1.12 KrF激光束强度分布测量51
1.13 KrF激光的空间滤波和传输51
2 电物理52
2.1 1997年HI-13串列加速器状况52
2.2 HI-13串列加速器低频切割系统的建立55
2.3 束腔共振场预聚束器58
2.4 均匀聚焦系统和周期性聚集系统中束晕形成的模拟研究58
2.5 直线加速器中电荷束团的耦合包络线方程58
2.6 混沌控制与同步的一种统一描述和实现方法59
2.7 非线性反馈法实现混沌、超混沌及时空混沌的控制与同步59
2.8 非线性控制与混沌控制论60
1 MC计算柱通量的指向概率方法61
2 自由电子激光(FEL)光腔调整与激光测量的计算机系统研制61
计算机技术应用61
3 MCFR程序几何模块的研制与开发62
4 二维随机几何模型的蒙特卡罗研究62
5 随机摆放过程的计算机模拟62
6 虚拟仪器开发的新进展63
7 CAD中心在快堆设计中发挥作用64
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WEB服务器的建立与开发64
9 原子能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技术研究64
反应堆科学及技术65
1 中国实验快堆(CEFR)65
1.1 中国实验快堆反应堆装置工况分析65
1.2 中国实验快堆芯稳态热工流体力学设计65
1.3 中国实验快堆热钠泏及主容器稳态热工设计计算66
1.4 浸入式钠-钠热交换器的安装位置对快堆钠池自然循环特性的影响66
1.6 CEFR一二回路钠流量调节系统初步设计67
1.5 超微雾化水清洗除钠装置的建立67
1.7 丁氧基乙醇回收工艺的研究68
1.8 氧化铀堆芯的主要中子学特性69
2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70
2.1 CARR堆本体结构方案的优化70
2.2 CARR堆芯容器可行性研究及改进70
2.3 CARR堆芯优化计算研究70
2.6 CARR瓜堆冷却剂系统优化设计71
2.5 CARR重水箱设计方案的改进71
2.4 CARR调节棒、补偿棒驱动机构的设计研究71
2.7 CARR爆炸性气体载体系统方案比较72
2.8 CARR电气、控制、仪表设计进展72
3 反应堆物理和热工水力73
3.1 加速器驱动游泳池反应堆堆芯分析73
3.2 重水零功率堆热中子谱测量73
3.3 洁净核能系统次临界零功率反应堆实验73
3.5 重水零功率反应堆无限增殖系数测定74
3.4 上海微型瓜堆超热中子辐照装置的安装和反应性调整74
3.6 中国先进研究堆热工水力设计计算程序的开发75
3.7 CARR热工水力性能改进76
3.8 SF6气体强迫循环热工水力回路76
3.9 RELAP5/MOD2/RMA程序的开发应用77
3.10 RELAP5/MOD2/RMA传热模型研究与改进77
4 反应堆材料及燃料研究77
4.1 秦山核电站大气环境下某些结构材料的腐蚀行为77
4.2 LT21铝合金堆内挂片腐蚀研究78
4.3 碘腐蚀试件早期破损原因 探讨79
4.4 中国先进研究堆燃料元件铝合金包壳中温动水腐蚀试验研究82
4.5 点腐蚀的电化学噪声在线监测83
4.6 核电厂腐蚀控制技术——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工程试验84
4.7 用于铝合金包壳材料耐水冲刷腐蚀考验的动水小回路85
4.8 101重水反应堆及49-2游泳池反应堆寿期认证——49-2堆池壁、水平孔道和101堆内壳材料腐蚀寿命评估86
4.9 不同处理工艺下国产含T1 316不锈钢蠕变断裂性能及断口微观分析86
4.10 块堆控制棒B4C/Na/SS相容性研究87
4.11 钠回路管道缺陷分析88
4.12 氚在具有S1O2和T1N+T1C+T1N表面涂层的316L中的渗 透行为研究90
4.13 316L不锈钢表面涂层的防氚渗透机理初探91
4.14 对秦山核电厂燃料棒PCMI效应和包壳疲劳分析93
4.15 燃料元件堆内瞬态行为试验研究93
4.16 概率断裂力学及其在核压力容器中的应用94
4.17 快堆用碳化硼材料的比热测量95
4.18 3*3燃料组件再次回堆考验96
4.19 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计算软件包PSUI-LEOPARD/NGMD的研制96
5 反应堆运行及维护97
5.1 中国先进研究堆进展97
5.2 游泳池反应堆1997年年度运行报告97
5.3 重水研究堆997年年度报告98
5.4 1997年度原型微堆运行总结100
6.1 广东大亚湾及岭澳核电站1级PSA101
6 核安全101
6.3 U型管内蒸汽冷凝回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102
6.2 反应堆一次循环水泵故障诊断报告102
6.4 OASIS程序的接收和应用103
7 其它104
7.1 末知氚源的氚分压测量方法104
7.2 氢水催化交换试验小回路的建造和催化剂性能的研究104
7.3 电感式单点钠液位计的研制105
7.4 数字周期计的研究106
7.5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制作抢答器106
放射化学、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及核保障技术研究108
1 放射化学108
1.1 N,N-f二乙基羟胺与亚硝酸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108
1.2 N,N-二乙基羟胺与钒(V)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108
1.3 HNO2和Fe(Ⅲ)对Np(Ⅵ)与N,N-二乙基羟胺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108
1.5 酰胺荚醚萃取剂处理高放废液研究109
1.4 用正丁醛作还原剂从铀和钚中分离镎的研究109
1.6 螯合萃取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硫化吡唑酮(HBMPPT)的合成及表征111
2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113
2.1 237NP(Ⅵ)与无机阴离子的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3
2.2 237NP(Ⅳ)F-、C1-、SO2-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4
2.3 237NP(Ⅴ)与无机阴离子的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6
2.4 237NP在膨润土中的吸附研究117
2.5 99Tc在膨润土中的迁移行为研究118
3 核保障技术研究120
3.1 断层γ扫描装置(TGS)物理设计120
3.2 乏燃料组件测量120
3.3 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技术研究工作进展121
3.4 有源井型中子符合计数仪的应用研究121
3.5 核查封记技术研究121
3.7 核电厂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视察程序122
3.6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材料管制视察规定》122
3.8 核燃料元件制造厂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视察程序123
1 放免分析盒研制124
2.1 18FDG注射液放射化学纯度测定124
2.2 99Tcm-DTPA注射液的原料药含量测定125
2.3 153Sm-EDTMP中总钐含量测定研究125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Re(V)-DMSA125
3 放射源研制及测量装置126
3.1 57Co点源研制126
3.2 电沉积法制备铁靶126
3.3 富集镉回收126
3.4 居里级工业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设计127
3.5 241Am火警源α能谱分析127
3.6 241Amα能谱测量的真空样品室128
1 重离子诱发的人类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研究129
核技术应用129
2 Q3D谱仪作材料的高深度分辨的分析130
3 GAAS中子辐照效应研究131
4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中子能量响应函数的刻度131
5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探测高能重离子的研究132
6 核径迹衰退的烟雾运流模型研究133
7 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研究钼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活性相133
8 83Y和84Zr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134
9 质子轰击厚靶和U/Pb靶中子产额能谱和空间分布的研究134
10 入射离子特征X射线测量研究135
11 粉末衍射两步法软件的开发136
12 用粉末中子衍射研究亚稳态化合物Nd,(FeD85CoD15)23B3的磁结构136
13 NdFe10 5MO1 4T0 1(T-Zr,Nd和B)中子衍射研究137
14 Nd5Fe17的结构和磁性138
15 粉末中子衍射对Pr(Fe,Mo)12及其氮化物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140
17 用中子粉末衍射研究纳米铁基软磁合金Fe73 5Cu1Nb3S1 13 5B9的结构141
16 粉末中子衍射对Y(Fe,Mo)12及其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141
18 粉末衍射峰形拟合程序(PROF)142
19 小角散射中超微颗粒系的粒间相干模型142
20 古钱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143
21 氧化物的氢气还原143
22 某些国际生物标准物质中选择元素的认证144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45
1 电离辐射与工业毒物监测145
1.1 个人监测145
1.2 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148
1.3 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153
2 流出物监测技术155
2.1 气态流出物中131Ⅰ的连续监测装置155
2.2 110Agm掺标物质的制备、效率测定及测量的比对155
3.1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限值优化研究156
3 辐射环境影响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156
3.2 核设施退役环境安全及相关技术对策研究158
3.3 长寿命核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158
3.4 某铀分离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159
3.5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22监测断面放射性水平调查160
4 公众健康危害评价161
4.1 化学致癌物致癌强度因子与化学非致癌污染物参考剂量编评161
其它162
1 氧化锆管生产主要工艺参数优化组合控制162
2 ZrO2氧传感器的显微结构、力学及电化学性能研究163
附录164
1 1997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情况164
2 1997年我院举办的学术报告会167
3 1997年我院获奖项目169
4 1997年我院在中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译目录173
5 1997年我院在外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译目录189
热门推荐
- 1411709.html
- 574842.html
- 1371745.html
- 2032587.html
- 3824450.html
- 2301741.html
- 3125380.html
- 1169676.html
- 3695647.html
- 484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2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0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0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9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6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5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9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