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义进化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身立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2936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义进化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信息与负熵4
1.1 耗散结构理论向何处去?4
1.2 信息论的酝酿和诞生6
1.3 信息概念的普遍性意义10
1.4 熵、负熵与信息12
1.5 熵与负熵概念的约定性18
第二章 广义热力学第二定律与信息损失22
2.1 信息论文献中的几种表述23
2.2 信息在变换和传输中的损失28
2.3 黑洞会放射电视机吗?31
第三章 信息热力学33
3.1 热力学系统与通信系统35
3.2 热和功36
3.3 ?和?37
3.4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38
3.5 信息与能量38
3.6 从阴阳学说看熵与负熵的关系40
3.7 信息热力学对心理学的启发42
3.8 “永动机”与自动机的辩证法43
第四章 熵和负熵与时间之箭47
4.1 时间之箭47
4.2 两类不同的演化方向49
4.3 自然界演化的动因49
4.4 能障与熵障51
4.5 时间之箭知几许?52
4.6 心理学时间之箭55
4.7 关于时间箭头的伦理学57
第五章 从“熵的困惑”中走出来58
5.1 “多、变、广、乱”的熵概念58
5.2 “熵守恒”吗?60
5.3 熵与负熵不可混淆61
5.4 里夫金的世界观新在哪里?62
5.5 掉进了熵中的世界观64
5.6 一个笑话65
第六章 从负熵看自然科学中之“妖”67
6.1 拉普拉斯妖68
6.2 麦克斯韦妖69
6.3 兰茨伯格妖72
第七章 赫胥黎的广义进化思想75
7.1 进化概念的推广76
7.2 宇宙过程与园艺过程的对立统一77
第八章 融合与选择对生物群体中熵与负熵的影响80
8.1 基因熵的变化80
8.1.1 两群体含量相等时的情形80
8.1.2 两群体含量不相等时的情形82
8.1.3 群体和基因数目不限的普遍性情形83
8.2 选择导致负熵的产生85
8.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产生负熵的比较87
8.4 基因型熵与表型熵的变化88
8.4.1 一对等位基因时基因型熵的变化88
8.4.2 复等位基因时基因型熵的变化90
8.4.3 表型熵的变化93
8.4.4 杂交与混交对基因型熵的影响93
8.4.5 基因型熵作为群体混杂度的一种普遍性测度94
第九章 广义记忆与负熵97
9.1 广义记忆与进化97
9.2 神经性记忆的分子机制101
9.3 记忆的亚分子机制初探103
第十章 储存负熵的物质基础106
(一)DNA的生物能力学特征106
10.1 高度量子简并性107
10.2 广义共轭体系108
10.3 耐热性与能障和熵障111
10.4 三线态112
10.5 红外电磁振荡116
10.6 液晶态有序水结构117
10.7 半导性119
(二)遗传物质中电子激发能的转移方式120
10.8 共振转移121
10.9 重叠转移124
10.10 络合物电荷转移124
10.11 半导性能带的电子转移126
10.12 自由基127
10.13 激子转移129
10.14 质子转移与氢键130
第十一章 进化的仿生学133
11.1 遗传进化的仿生模型133
11.2 遗传进化的仿生理论研究136
第十二章 生命现象的“目的性”与负熵141
12.1 经典的目的论141
12.2 自动机的目的性141
12.3 “目的”的方向性142
12.4 目的学现象143
12.5 目的论与目的学的统一145
12.6 目的性与“信息势”147
第十三章 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争论149
13.1 莫诺向普里高津的挑战149
13.2 广义进化并非纯粹偶然151
13.3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153
第十四章 负熵和宇宙论156
14.1 宇宙热寂论156
14.2 黑洞与负熵159
14.3 黑洞与“三毛”160
14.4 黑洞的超越性161
14.5 拨正被颠倒了的黑洞热力学163
14.6 宇宙收缩与负熵165
14.7 奇点力167
第十五章 负熵论:一个未来的新学科168
15.1 负熵与生物学的时间箭头168
15.2 负熵概念对现代自然科学的普遍性意义171
15.3 关于负熵论的设想173
15.4 新学科命名的意义174
第十六章 背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177
16.1 从动力科学到信息科学177
16.2 从科学分化到科学综合180
16.3 从可逆过程到不可逆过程的研究182
16.4 从机械决定论到统计的观点184
16.5 带头学科:从物理科学到系统科学187
16.6 第二次与第三次浪潮中的自然观思潮189
参考文献194
热门推荐
- 2678668.html
- 2472630.html
- 3881621.html
- 133649.html
- 323508.html
- 1880105.html
- 2548017.html
- 2837940.html
- 307528.html
- 2096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9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9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6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7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