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机理与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婧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531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机理与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城市化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应更加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相协调1
1.1.2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大,但保障程度堪忧2
1.1.3 我国农村地区人减地增,用地效率较低3
1.1.4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利用的历史机遇与现实挑战3
1.2 研究意义5
1.2.1 理论意义5
1.2.2 实践意义5
1.3 总体研究框架6
1.3.1 研究思路与目标6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6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8
第2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政策10
2.1 相关概念辨析10
2.1.1 城乡建设用地10
2.1.2 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失衡12
2.1.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13
2.1.4 机理与模式14
2.2 理论基础15
2.2.1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15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16
2.2.3 综合效益最大化理论16
2.2.4 参与主体利益博弈理论17
2.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17
2.3 相关政策18
2.3.1 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演进与阶段性划分18
2.3.2 改革开放以来宅基地管理制度政策回顾19
2.3.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21
第3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实践进展23
3.1 关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23
3.1.1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时空过程与特征23
3.1.2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对耕地的占用25
3.1.3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25
3.1.4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预测26
3.1.5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控制27
3.1.6 城市建设用地保障程度28
3.2 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28
3.2.1 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28
3.2.2 农村“空心化”29
3.2.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30
3.3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32
3.3.1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33
3.3.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进展33
3.3.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问题34
3.4 相关研究或技术方法的进展36
3.4.1 RS和GIS在用地增长研究中的应用36
3.4.2 基于经验统计的方法在用地增长因素研究中的应用36
3.4.3 三个主要模型在用地增长预测研究中的应用37
3.4.4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阶段的相关研究方法37
3.5 研究进展的总体评价与启示38
3.5.1 总体评价38
3.5.2 启示与展望39
第4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人地背景41
4.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特征41
4.1.1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41
4.1.2 农村建设用地变化特征44
4.2 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及其耦合关系47
4.2.1 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特征48
4.2.2 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耦合关系49
4.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保障预测58
4.3.1 城市建设用地预测58
4.3.2 农村居民点置换潜力预测60
4.3.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保障预测61
第5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综合机制63
5.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63
5.1.1 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建设用地资源总量与置换潜力63
5.1.2 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与布局64
5.1.3 城市化与人口流动66
5.1.4 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66
5.1.5 政府主导与政策因素67
5.1.6 其他影响因素67
5.1.7 综合分析69
5.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数量变化与空间运行机理69
5.2.1 城乡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变化机理69
5.2.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空间运行机理71
5.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中的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73
5.3.1 政府机制73
5.3.2 市场机制77
第6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实践探索83
6.1 国内典型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84
6.1.1 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84
6.1.2 天津:宅基地换房85
6.1.3 山东:农村社区化87
6.1.4 重庆:地票交易市场88
6.2 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概况90
6.2.1 研究区域选取与城乡土地利用特征90
6.2.2 德州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演变99
6.2.3 德州市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概况100
6.2.4 禹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概况101
6.3 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过程分析103
6.3.1 城区及周边103
6.3.2 镇驻地及周边112
6.3.3 纯农区116
6.3.4 自然或区位条件限制区120
6.3.5 其他类型区120
6.3.6 新增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方式与综合效应分析120
6.4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综合比较与问题剖析127
6.4.1 典型省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综合比较127
6.4.2 山东省德州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综合比较128
6.4.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问题梳理134
6.4.4 启示139
第7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优化模式141
7.1 基于实践区域划分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优化模式142
7.1.1 基于县域范围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模式142
7.1.2 基于市域范围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模式145
7.1.3 基于省域范围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模式146
7.2 基于用地需求划分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优化模式148
7.2.1 以提高城市用地效率为基础的适度控制型统筹置换模式148
7.2.2 以快速城市化为引导的保障带动型统筹置换模式150
7.2.3 以产业集聚发展为需求的集约联动型统筹置换模式151
7.2.4 以小城镇发展建设为需求的支撑推动型统筹置换模式152
7.2.5 以农村发展建设为需求的增长预留型统筹置换模式154
7.3 基于操作过程划分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优化模式155
7.3.1 以保护基础参与者权益为前提的拆迁与安置模式155
7.3.2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补偿与保障模式157
7.3.3 “创新、发展、公平”的资金运作与管理模式158
第8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技术路径160
8.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主要过程及技术需求160
8.1.1 前期研究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161
8.1.2 规划与设计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162
8.1.3 建设与整理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163
8.1.4 指标置换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163
8.1.5 后期评估与验收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163
8.2 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技术路径164
8.2.1 评价目的164
8.2.2 指标体系164
8.2.3 评价方法165
8.3 农村居民点整治增地潜力测度的技术路径166
8.3.1 理想潜力测度166
8.3.2 因素限定测度166
8.3.3 实测潜力测度167
8.4 村域尺度土地综合整治优先序评价的技术路径167
8.4.1 评价目的167
8.4.2 指标体系168
8.4.3 评价方法169
8.5 中心社区规划的技术路径169
8.5.1 基本内涵169
8.5.2 主要内容170
8.6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效果综合评估的技术路径171
8.6.1 评估目的171
8.6.2 指标体系171
8.6.3 评价方法173
8.7 土地增值收益及其最低返还标准测算的技术路径173
8.7.1 理论解析173
8.7.2 测算原则174
8.7.3 模型构建174
第9章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研究的总结与思考176
9.1 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176
9.1.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势在必行,亟须综合性研究作支撑176
9.1.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潜力可观,人地协调发展尤为重要176
9.1.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多角度多要素多主体综合作用机制177
9.1.4 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启示177
9.1.5 基于区域、需求、过程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优化模式178
9.1.6 基于实践调查研究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技术路径启示178
9.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主要对策179
9.2.1 完善政府机制179
9.2.2 健全市场机制179
9.2.3 明确参与机制179
9.2.4 全程监督评估180
9.2.5 加强科技支撑180
9.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政策建议181
9.3.1 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挖掘城市集约用地潜力181
9.3.2 基于分类抽样开展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综合评估181
9.3.3 尽快出台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相关操作细则181
9.3.4 完善部门协作机制联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置换182
9.3.5 创新开展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综合模拟研究182
9.3.6 深入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地方试点182
9.4 尚需继续加强研究的领域182
参考文献184
附录193
热门推荐
- 1337447.html
- 2693173.html
- 3294720.html
- 2421095.html
- 3907628.html
- 1721421.html
- 3737515.html
- 1455801.html
- 2644013.html
- 3406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0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7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8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6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5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