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思想讲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3173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思想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江山作品系列”序1
自序1
序言 为什么要学中国法思想史1
第一讲 中国法思想及其成因6
第一节 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法文化6
一、社会价值的基本理解7
二、中国社会的特性14
三、中国法文化24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起源与演化30
一、中国观念30
二、中国历史的初始条件32
三、中国历史分期76
第二讲 法自然之自然法观念83
第一节 法象意识的起源83
一、法象意识84
二、象尊89
三、象华夏正统105
四、制鼎象物110
五、中国古代法之起源的命题118
第二节 原始法和它的早期形态125
一、原始法问题127
二、人在法的起源128
第三节 自然刑罚的方法与观念139
一、刑罚的起源和方法140
二、刑罚的本质163
三、耻罪、耻刑、耻法观念164
第三讲 法人则圣的礼法思想185
第一节 西周社会背景的理解188
一、周人的起源与背景188
二、周公的文化与历史贡献196
第二节 礼论205
一、礼的世俗化回归与制度化205
二、礼器关系208
三、礼法的本质特征216
四、礼法的学术争端224
五、礼法思想的发展237
第三节 刑政思想241
一、犯罪的故意与过失242
二、慎罚思想243
三、刑罚惩罚与刑罚威吓244
第四节 教化观念246
一、德政与明德247
二、教化思想251
第五节 礼法的基本原则256
第四讲 诸子百家面面观262
第一节 百家争鸣及其背景262
一、士阶层的文化能量263
二、文化普及的意义267
三、南北文化融合269
四、文化积累271
五、政治大一统的解体272
六、知识者的真理向往275
七、文化演绎的逻辑性276
八、解释哲学的必然性277
九、现实的需求280
第二节 四家异同282
一、四家之同282
二、四家之异285
第三节 法家的刑治思想290
一、法家之起源290
二、法家之法292
第三节 墨家的法思想296
一、墨家之源296
二、墨家的法观念299
第五节 自然主义的法观念302
一、老子思想303
二、《郭店楚简》307
三、庄子思想308
四、老庄以外或以后的思想321
五、魏晋玄学332
第五讲 道德理想主义的仁法体系344
第一节 礼法之弊与孔子之业346
一、周公思想之弊346
二、孔子的志业与贡献348
第二节 做人之道的价值观356
一、自然的义理化356
二、儒家理性法思想的特征358
三、儒家法思想的基本内容370
四、儒家内部的差别问题383
第三节 仁法内涵之层次391
一、仁法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法则392
二、仁法是区别君子、小人,追求特殊人格价值的规则393
三、仁法是精神至善的法则394
四、仁法是合群的规范410
五、仁法的最终价值实现——人之所以为人435
第四节 仁法的主要过误439
第六讲 王道大一统的法观念449
第一节 经学及其历史452
一、经学452
二、经典452
三、经学的兴起460
四、经学的演变及几个基本概念470
第二节 天道王道的法观念483
一、董仲舒思想的背景484
二、董仲舒的天道王道体系489
三、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517
第七讲 天人合一的理法体系521
第一节 理学产生的背景522
一、论域的转换522
二、理与道526
三、历史逻辑与文化逻辑的悖论527
四、知识与心智的挑战、应战530
五、综合与超越536
第二节 理法的哲学基础539
一、哲学的一体性539
二、宇宙人生一体的哲学541
三、儒道佛一体的学问543
四、理气一体的本体论548
五、本体论与存在论一体的哲学551
六、心理一体的存在本质论与心理一体的本体论558
七、本体论、本质论与价值论、知识论、实践论一体的哲学564
八、内外一体的方法论567
九、守创一体的实践论569
第三节 中国法理念的终结——宇宙的三重合一570
一、理法是宇宙所以然之故572
二、理法是宇宙所当然之则573
三、理法是生生不息、流化的必然与规定573
四、理法是宇宙存在之等级的规定574
五、理法是人类共识的法则575
六、理法是人克己去私、修身完善,协调实然与本然之差异的法则575
七、理法是人类守创一体的法则575
八、理法是人类精神超越、无限完善的法则576
九、理法是宇宙三重世界合一的法则576
第四节 理法思想的缺憾577
跋语582
热门推荐
- 3772745.html
- 3692989.html
- 3517113.html
- 1892798.html
- 3783887.html
- 1405854.html
- 1838079.html
- 1997949.html
- 153703.html
- 1233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5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7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0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4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8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0483.html